白银行业研究报告主要观点:我们认为,预测白银未来价格走势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即白银作为商品的投资/投机需求及白银本身供求方面因素。
其中商品投资需求与全球资金流动性(通货膨胀水平)、美元走势具有很大关联性。
预期2009 年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于商品投资的需求仍然低迷,对白银的净投资很可能为负。
而供求方面,我们预期白银在2009 将出现供过于求,而2010 年开始,由于中国初级白银出口大量减少,供应面将开始对白银价格有利。
白银需求方面分析,2007 年白银的需求有约51%来自工业领域,包括电子电气、银基焊料及其他。
受益于全球经济繁荣,工业领域的白银需求过去6 年来稳定增长,CAGR 为5.2%。
预期2009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领域的需求将出现小幅下跌,下跌幅度约3-5%左右。
而2007 年白银消费需求(包括摄影业、首饰及银器、银币及奖章)约占白银总需求的43%,由于摄影业需求持续下跌,白银的总体消费需求短期内难以摆脱持续下降的颓势。
白银供应方面分析,由于白银产量中的70%左右来自铜、铅、锌、黄金矿所产生的副产白银。
而2005-2007 间,由于该等金属价格大幅上升催生大量矿山产能在2009-2010 年投放,我们认为,只要基本金属市场价格仍然高于其生产成本,预期白银的供应仍将随着铜铅锌产量增长而稳定增长(尽管2008 年以来基本金属价格已大幅下跌)。
2008 年国家出台多项旨在对中国白银初级产品及半制成品出口进行规范的文件,并自2008 年8 月1 日取消了白银出口退税,预期2009-2010 年中国白银出口将大幅萎缩,由于2007 年中国白银出口占全球产量的17%,预期2 009 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将很快面临白银供应下降、价格上升的局面。
白银深加工将成为今后我国白银投资的热点,投资重点项目主要有电子银浆、纳米银粉、纳米银抗菌材料、高性能银基合金及触电等。
目录一、白银概述1. 白银的物理及化学特性2. 白银的主要用途3. 银的主要提炼方法二、白银市场及价格1. 全球银矿储量2. 白银价格走势回顾3.主要需求驱动因素4. 白银供应分析5. 白银生产成本分析三、中国白银产业现状分析1. 白银产业政策2. 中国白银储量3. 中国白银产业结构特点分析4. 白银供应分析5. 白银消费结构及需求分析6. 白银进出口分析7.主要白银生产企业白银行业研究报告一、白银概述1. 白银的物理及化学特性银(Ag)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
熔点961.93℃,沸点2212℃,密度10.5 克/立方厘米(20℃),熔解热为11.30 千焦/摩尔,汽化热为250.580 千焦/摩尔。
银质软,摩氏硬度为3.25 度,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
1 克银可拉成1800 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 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银的化学特征: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
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 化合成黑色Ag2S 的缘故。
银易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而不溶于冷的稀硫酸。
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能,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
2. 白银的主要用途白银的独特性质包括强度、柔韧性和延展性,良好的电热传导性,较高的感光性和光发射性。
白银的这种多功能性意味着其在大多数的应用领域中都是不可被替代的,尤其在要求可靠性、精密性和安全性的高技术领域中,白银的应用更具优势。
(1)工业用途银主要用于制合金、焊药、银箔、银盐、化学仪器等。
由于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导热性,银常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各种自动化装置、火箭、潜水艇、计算机、核装置以及通讯系统,所有这些设备中的大量的接触点都是用银制作的。
在使用期间,每个接触点要工作上百万次,必须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严格的工作要求,银完全能满足种种要求。
如果在银中加入稀土元素,性能就更加优良。
用这种加稀土元素的银制作的接触点,寿命可以延长好几倍。
在所有金属中,白银具有最好的电传导性和热传导性,因此应用于众多电气产品中,尤其是用于导体、开关、触电和保险丝中。
触点是在两条导线之间设立可断开的连接点,电流可以通过连接点传导;触点在电子行业白银需求中占有最大份额。
白银在电子行业中最重要的用途是用于制备厚膜浆料,典型的用于丝状网孔电路、多层贴片陶瓷电容器(MLCC)、薄膜开关中的银-钯浆料,以及用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电动加热银薄膜和传导粘合剂中的银薄膜。
光伏电池生产已经在中短期作为白银需求增长的领域,而零售价格的下降带来等离子显示器在电视机中的应用激增,因此推动了这些电子产品中白银的需求。
银墨水现在也用于智能卡和射频识别标签(RFID),这也是消费快速增长的领域。
从双碱金属氰化物,如氰化银钾,或者使用银阳极板来进行电沉积白银的方法比较简便,因此在电镀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银溶液由氰化物、碳酸盐、银和光亮剂制成。
白银通常以单盐、银的氰化物或复盐、氰化钾银的形式作为添加剂。
各种形式的白银均可用于制作银阳极板,可以是片、条、杆、颗粒,或者消费者定制的形状。
白银还可以作为激光唱盘和数字视频光盘的涂层材料。
白银具有独特的光反射性,抛光后的反射率可以达到100%,因此白银用在制镜业、玻璃涂层和玻璃纸上。
许多电池、充电电池和一次性电池,都用银合金作阴极。
虽然含银电池比较昂贵,但它具有优于其他类型电池的动力-重量特性。
最常用的是纽扣型氧化银电池(其中银的重量百分比为35%),这种电池通常用于手表、照相机和类似的电子产品中。
网孔状和结晶状的白银在大量化学反应中作为催化剂使用。
例如,在生产塑料时白银用在甲醛催化剂中;从更广的范围看,白银用于石化行业的氧化乙烯催化剂。
在水净化系统、表面处理和消毒等方面,白银越来越多的作为杀菌剂和灭燥剂来使用。
白银的流动性和强度利于材料的联结(温度在600 摄氏度以上时称为铜焊,低于该温度时称为锡焊)。
银仟焊合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空调器、制冷设备到电力传输设备。
(2)摄影业摄影过程基于卤化银晶体的感光性,卤化银晶体由可溶解银溶液混合而成,通常是含有可溶性碱金属卤化物,如氯化钠或溴化银的硝酸银。
这些颗粒悬浮在未曝光的胶片中。
光对卤化银的作用打乱了这种混合物的结构,通过还原剂有选择的将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这种还原剂被称为显影剂。
在特点条件下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底片上的图像就被转换为正片。
照相软片用于X 光照相术、印刷制版和消费者摄影中。
照相软片的制造商需要高纯度的白银。
(3)首饰业和银器白银拥有与黄金类似的特性,具有很好的反射率,较其他任何金属都能达到很好的抛光效果。
因此,银匠的目标一直是将白银本已光亮的表面抛得更光。
纯银不易失去光泽,但为使首饰耐磨,通常会在其中掺入少量的铜制成合金。
白银也与基本金属一起用于金合金中。
自十四世纪以来,纯度为92.5%的纯银就是制作银器的标准材料,尤其是作为制造餐具的材料。
(4) 银币历史上,白银比黄金更广泛的用于造币,因白银的供应量更大,价值更低,因此在日常的支付中非常实用。
十九世纪以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银本位制,银币是主要流通货币。
但在“淘金热”后,银本位制快速让位于黄金。
白银逐步从正规的造币中退出,但仍存于部分流通银币中,尤其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墨西哥,仍用银币作投资。
3. 银的主要提炼方法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仅占1×10-5%,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的自然银存在,但主要是化合物状态。
从银矿中提取银采用氰化法,即用稀氰化钠处理硫化物矿,银转化为可溶性的银氰化钠,加入锌粉,还原成银。
大约有75%的金属银来自铜、铅冶炼中的阳极泥,它用浓硫酸处理,可转化为硫酸银,再用铜将其还原为金属银。
含银较多的还有废定影液,可先将其中的银沉淀为硫化银,然后用锌粉置换得金属银。
进一步提纯需要用电解精炼。
二、白银市场及价格1. 全球银矿储量根据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08 的资料,目前,全球白银资源储量约为27.2 万吨,主要分布在波兰、墨西哥、秘鲁、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及加拿大,以上七个国家约占全球白银资源储量的82%, 其中,中国白银资源储量约26000 吨,占全球总量的10%左右。
2. 白银价格走势回顾2007 年国际国内银价维持高位震荡态势,伦敦金银协会(LBMA)白银全年均价在13.384 美元/盎司,较2006 年上升15.89%;白银价格连续4 年出现双位数增长。
2007 年国内市场上海华通现货市场白银现货均价为3544 元/公斤,较2006 年同期均价上升8.51%,如果以美元计算,2007 年国内均价比国际高1.02 美元/盎司;如果以元/千克计算,2007 年国内白银均价比国际均价高24 9 元/千克。
我们认为,国内银价虚高可能与国内白银市场定价机制有一定关系(在鑫达调研时了解到上海华通市场定价不具有权威性),同时,国内市场以现货为主,在白银价格上涨时相对期货价格高水。
2008 年年初,白银价格在黄金价格冲击1000 美元/盎司历史新高及油价飙升所带动,而投机因素推动商品投资需求强劲也使白银价格不断走高,2008 年3月17 日,白银价格达到21 美元,创近1980 年以来27 年以来新高。
随后,受美国金融危机投资需求下降影响,黄金及石油价格均大幅下跌,白银价格也跟随一路走低,从最高点跌幅过半。
2008 年10 月最低见8.72 美元/盎司,短短几个月时间从高点下跌约59%,其后在10 美元/盎司波动,目前价格约11 美元/盎司。
图2:LBMA2000-目前价格走势33.主要需求驱动因素分析白银的价格走势,我们主要分析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即(1)投资需求和(2)工业需求及(3)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指流入白银市场的净投资增长,英国黄金矿业服务有限公司(GFMS)研究发现,2001 年以前,白银市场仍在消化私人抛售的大量库存,这是20 世纪70-80 年代白银市场投资繁荣后衰退的结果。
但从2001 年开始,上述抛售开始萎缩,2001 年开始出现正投资,2003-2007 年,白银市场转而出现净投资增长(见下表)。
工业需求方面,2001 年白银在工业中的用量达到最低点,为10426 吨,而截至2007 年,工业用银达到14162 吨,6 年间需求净增长3736 吨,年均复合增长达到5.2%。
显示世界经济繁荣对白银工业消费带来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工业需求短期内对白银价格敏感度不高。
消费需求则包含摄影业、首饰及银器和银币及奖章需求,概括而言,消费需求自1999 年的16340 吨下跌到2007 年12079 吨,6 年间需求减少了4261 吨,完全抵消了工业用银需求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