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升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途径

提升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途径

Theory Studies・Intemet fortune・网络财富提升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途径程国花(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2)【摘要】领导干部道德修养要通过自律和他律来实现。

其中,他律从加强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两个环节入手。

自律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两方面努力。

【关键词】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他律;自律道德指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权力的体现者和行使者,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普通的人际关系,而是党、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他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制定、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不仅仅是具体的事务,还要调整官与民、上级与下级、公与私、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要求领导干部具备特殊的道德修养。

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而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邓小平认为,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坚持,关系到方针政策的落实、经济发展、国家兴衰,对领导干部道德的重要性作了高度的、全面的评价。

那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呢?领导干部道德修养要通过自律和他律来实现。

在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要强调自律与他律的整合,只有将二者辩证的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真正实现领导干部道德的理想目标。

一、加强领导干部道德的他律所谓加强他律,就是通过制度、法律、舆论等手段,建立健全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尽可能避免或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道德失范的现象,保证道德的实现。

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权力的体现者和行使者,其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而权力是极具扩张性的。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领导干部道德作为制约权力的一种手段,首先要从外部环境入手,加强他律。

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两个环节入手。

(一)制度建设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以往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我们专注了领导干部道德的个体修养,而对领导干部道德赖以存在的制度本身的问题却忽视了。

人是在制度中生活的,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如果制度不合理、不健全,那么,个人的道德行为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而只能作为修身养性、独善其身的手段。

反之,如果制度是健全的,那么,即使某些个体有不道德的行为,它对社会的危害也会受到抑制。

对此,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因此,进行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仅靠思想教育还远远不够,制度至关重要。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现代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的权力至上,依靠人民的意志而治的政治。

只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做保障,让人民有效的行使民主权利,有效的监督政府及其政府官员,积极的参政、议政,官才会切实的为人民服务。

因此,民主建设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2、建立科学严密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

在官员任用、考核、晋升、调动、罢免、收入、公务活动、对外交往等各个环节都建立一套严密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在选任环节上,要按照党的领导干部德才兼备的标准,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来选择和提拔领导干部,将有才无德甚至无才无德的人淘汰出各级领导岗位。

3、加快领导干部道德制度化的进程。

领导干部道德制度化,是指将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转化成各种具体社会制度,使之成为普遍的、具有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力量。

近些年来,我国制定了一些这方面的制度,如领导干部的子女和配偶不得在本地区从事经营活动、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婚丧嫁娶不能大操大办等,但还不够完善、不够具体,因此,亟需建立相关的制度来规制领导干部,通过制度使他们成为道德上合格的领导干部。

(二)社会监督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从他律的角度看,不仅需要制度化的正式约束,还需要非制度化的社会监督,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和大众舆论的监督。

人民监督对于领导干部道德自律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舆论监督具有时效性强、辐射面广、透明度高和震慑力大的独特优势,要注意发挥并强化新闻监督功能,使官员在“他律”的压力环境中保持较好的职业道德。

二、积极培养和加强官员的道德自律自律就是人作为主体自主地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

领导干部道德自律既是一种客观的道德要求,又是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

领导干部道德自律是如何形成的呢?现代医学、心理学、教育学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人性不是先验的“善良意志”的产物,而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教育与个人道德意识、道德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领导干部的道德,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实现,才能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由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的转变。

(一)加强领导干部道德的教育近些年来,我们党不断开展的“三观”教育、“三讲”教育、“三个代表”的学习、先进性教育就是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教育。

我们一定要继续探索这类教育的新方式、新路径,在党校的的干部培训中,开设相关的课程,运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二)加强领导干部道德的修养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是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使自己的道德品质不断向着高尚的境界升华的活动,这是实现道德自律的重要的途径。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

领导干部必须掌握或了解当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准确判断事物,不能作出科学决策。

领导干部“四化”之一的知识化,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

一般来说,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在观察、分析、处理问题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即使是面临纷繁复的局势,他们也能轻车熟驾,稳定大局。

2、要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说“没有自我反省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人生。

”这都是要求人们常常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激励。

3、从细节严格要求。

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领导干部在道德修养中,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有少数官员违法犯罪的官员,如成克杰、王益等人,之所以成为人民的罪人,都是从行小恶开始,以成大恶而告终的。

我们必须引以为戒,从小处、细微处严格要网络财富・Intemet fortune・Theory Studies求自己。

要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一定要从他律和自律两个层次去努力,他律提供的是制度化的外部力量,自律提供的是自我内心的力量,只有将这两种力量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程国花(1962—),女,湖北浠水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授。

旅游景区专职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永丰(广东白云学院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450)【摘要】旅游景区专职导游是景区对外宣传的名片,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针对旅游景区专职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提高其讲解水平,对景区树立健康正面的形象以及带来更多的客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景区;专职导游;讲解旅游景区专职导游是旅游景区专门聘请在景区范围内为游客提供线路指引和讲解服务的人员,与旅行社派遣的导游区别在于讲解要求更高,讲解内容要求更富有知识性、艺术性以及形象生动,能让游客真正了解旅游景区的人文与自然价值,并对景点产生深刻的体验或印象。

因此,旅游景区专职导游讲解是游客接触、了解并感知景区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内涵的重要途径。

虽然我国旅游行业在不断的成熟和发展,旅游景区专职导游讲解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旅游景区旅游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对旅游景区的营销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旅游景区专职导游讲解的水平是各旅游景区主管部门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旅游景区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1、景区导游词不规范,讲解随意性强。

很多旅游景区的导游词一成不变,并没有随着景区的发展和游客的知识需要的变化而改变,景区专职导游对导游词的熟悉只在表面,没有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理解,只停留在背诵和照本宣科的阶段,无法引起游客的兴趣和体验。

另外,景区对专职导游讲解内容考核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使得导游讲解内容随意性强,致使某些责任心不强的导游在讲解时偷工减料。

如带领游客游玩景区时“只游不导”或者讲解很少;有些则是讲解自己熟悉的、容易记忆的景观,而忽略掉部分精华景观;也有在带领顾客匆匆游览一下景点就赶下一个景点,匆忙讲解,没给游客欣赏品味的时间,让客人有种被赶鸭子的感觉;更有的用有色眼光看人,根据游览对象的不同而随兴的讲解,如对同一个景点,面对这群游客他可以讲两个钟,面对另一群游客也许半个小时就讲解完了,而这个过程当中,客人是不能觉察也没有一个标准可供他们衡量,致使他们在无形之中得不到该有的讲解服务。

2、景区讲解同质化严重,讲解内容庸俗功利。

笔者曾比较过多个自然风景区的导游讲解词,基本模式是先给某风景冠上一个民间故事,然后到了某处风景的某个角度,开始诱导游客想象某处形状像是某种事物,例如动物、人像、器物。

每处风景区的故事都大同小异,例如某处溶洞是神仙的洞府,洞内仙云密布,还有一座座亭台楼阁,是神仙们常游玩的地方,下方哪是牛魔王的洞府,哪块石头是孙悟空,等等,写出来的讲解词也是互相抄袭。

这些了无新意的景区在全国各处轮番出现,版本雷同又牵强附会,同质化的情况让游客感到兴致索然。

某些景区专职导游为了激发游客购买景区纪念品的欲望,提高个人的收入,对讲解的内容胡乱编造,利用常人祈愿的心理,将美丽的自然风景附会各种充满封建色彩的灵验故事,让游客心甘情愿掏钱购买。

例如某旅游景区有棵古树,景区专职导游一般都会宣称会给人带来好运,抱着它就能遇到姻缘,拜某棵树能消灾降财,为了让游客信以为真,导游还会根据树木形状讲出许多例证,与历史上的诸多大事一一联系,证明其灵验无比,而其他奇石、泉水、庙观莫不如此。

景区专职导游甚至会举例,某位在国内大医院被诊断为绝症的病人,不远千里前来此地,诚信祈福、饱饮山泉、烧香拜佛之后,身体逐渐好转,最后身体痊愈。

3、景区讲解语言书面化,讲解方法死板老套。

某些景区专职导游文化素养不高,对我国的自然人文知识理解较差,对景区导游词不能结合实际融会贯通,在讲解时没有把书面语转化成口头语就直接运用,让游客听了难以理解和感觉生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