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百科名片
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1976年开始建造的一个核动力潜艇等级。

共有18艘俄亥俄级潜艇在美国海军中服役。

由于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前几舰舰体老化,无力承担战略核威慑巡航任务,因此,俄亥俄级俄亥俄号潜艇、密歇根号潜艇、佛罗里达号潜艇和佐治亚号潜艇在2002年开始进行了改装,成为携带常规制导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

发展沿革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发展来取代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与伊桑·艾伦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因为原始设计的限制使她们无法换装较新型的C-4三叉戟弹道导弹。

在美国海军最初的规划中,俄亥俄级只是一种放大改良版的拉菲特级战略核潜艇,并且仍旧使用S5W反应炉,极速约在20节左右。

但是为了增加静音能力,本级舰采用许多先进静音科技;而为了符合成本效益,最后俄亥俄级竟然设计成拉法叶级的两倍大,成为美国海军最大的潜艇,并使用了推力达60000轴马力、引进自然循环技术来大幅降低噪音的S8G反应炉,弹道导弹搭载量更从16枚增加到24枚,是全球弹道导弹潜艇导弹搭载数量最多的。

舰体设计
俄亥俄级的舰体同样是圆柱形泪滴流线舰壳设计,帆罩较拉法叶级小,前平衡翼位于其上。

俄亥俄级的弹道导弹发射管长度突出耐压壳,因此舰体上部有一层上层建筑,从舰艏涵盖到舰体后段,并充分融入舰体的线型,没有破坏流线性,不像苏联德尔塔级核潜艇的背部突兀地突起一大块结构,增加了航行阻力与流水噪音。

本级舰的十字尾翼与洛杉矶级核潜艇相同,都在水平翼端增加两片垂直方形小翼面。

俄亥俄级的设计极端注重静音能力,其轮机设备都置于减震浮筏上,拥有两组蒸汽涡轮系统,一组是在高速时使用,另一组则是在低速时使用的涡轮导气驱动系统,具有极佳的静音特性。

俄亥俄级的静音性能优于改良型洛杉矶级,在海狼级核潜艇服役前是全世界最安静的核动力潜艇。

电子设计
俄亥俄级的声纳系统较先前弹道导弹潜艇先进,前一代的拉菲特级战略核潜艇的声纳系统较为简陋,体积较小,因此鱼雷管可以置于舰首。

而俄亥俄级则如同美国攻击潜艇般拥有舰首大型球形声纳,鱼雷管位被挤到舰身底侧。

本级舰使用的BQQ-6声纳系统除了省略舰首球型阵列声纳的主动拍发功能(仍保留听音阵列)之外,其余部件均与同一时期的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的BQQ-5声纳系统相当,搭配的计算机则为MK-118。

未来美国计划改良俄亥俄级的BQQ-6声纳系统,包括加装新开发的TB-29拖曳阵列声纳。

舰载武装
前八艘俄亥俄级都使用1970年代研发的三叉戟C-4弹道导弹,尺寸大小与其所取代的UGM-73A海神C-3导弹完全相同,其使用的MK-5惯性导引系统在功能上也与C-3使用的MK-3导航系统毫无差别;不过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MK-5的重量与体积均比MK-3低得多,因此C-4导弹具有更多空间来加强推进系统,因此其射程由C-3的4600km大幅增加至7400km,相当于苏联于1973年推出的SS-N-8弹道导弹。

三叉戟C-4随着俄亥俄号于1979年加入美国海军服役,弹体长10.39m,直径1.88m,发射重量33.14吨,采用新的三级固态火箭推进,射程7400km,圆周误差公算约380m,配备八枚MK-4多重独立目标重返载具,每个含有一具W-76十万吨TNT级核弹头。

由于拥有射程长得多的弹道导弹,俄亥俄级在美国势力范围的海域内就能发挥战略吓阻作用,不需如同以往使用C-3导弹的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必须部署于接近苏联的危险海域才
能瞄准苏联主要城市。

从九号舰田纳西号开始的俄亥俄级改配备更具威力的D-5三叉戟Ⅱ型洲际导弹,1989年首度试射成功。

D-5的尺寸比C-4增加不少,可视为全新的导弹,长13.41m,直径2.11m,发射重量58.5吨,配备三级固态推进火箭,由于大量采用重量较轻的材料,因此同样携带8个MK-4(配合W-76核弹头)MIRV时,射程增加至11000~12000km;每一枚D-5最多可携带14枚MK-4型MIRV,此时射程就会减少到8000km以下。

此外,D-5还可携带威力更强的MK-5 MIRV,每一个MK-5配备一个47.5万吨TNT威力的W-88核弹头,装载8个MK-5 MIRV时,D-5射程约6000km以上。

俄亥俄级的弹道导弹发射管直径为87英寸(2200mm)。

俄亥俄级的舰首两侧共配备四门533mm鱼雷发射管,采用涡轮气压帮浦发射系统,由一组高压气体驱动的涡轮泵浦,抽取艇外海水注入发射管,发射时则将鱼雷管内海水加压,将武器打出去。

早期如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固定排水量线性泵驱动水压弹射鱼雷管相较,涡轮气压泵的组件以旋转代替直线运动,整个系统的体积重量更低,维修更便利,发射时产生的噪音减少,并具备更广的发射包络(即与更多种类的武器兼容)、发射前的准备周期更短等优点。

气压涡轮没有高压空气进入海水或回收气体导致舱压升高的问题,虽然发射时仍有噪音,但不是压缩空气的轰然巨响,更没有高压空气入水而衍生的气泡问题。

改装为SSGN
进入新世纪,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服役已满三十年,较早入役的前几艘已经开始老化,已无力承担常态战略核威慑巡航值班。

美国海军决定将俄亥俄号潜艇、密歇根号潜艇、佛罗里达号潜艇和佐治亚号潜艇改装成为携带常规制导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

2002年9月26日,美国海军与通用电器船舶公司签署4.429亿美元的合约,为首舰俄亥俄号进行改装;而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在2002年度的进一步预算为3.55亿美元,2003年度8.25亿美元,2004年度9.36亿美元,2005年度编列5.05亿美元,2006年度则为1.7亿美元,因此改装四艘俄亥俄级的总经费约为7亿美元。

俄亥俄号在2002年11月停役回到通用电器船舶的船坞,首先进行炉心更换作业,然后开始改装,改装完成后于2005年12月完成海上测试,在2006年2月7日重新就役;佛罗里达号则于2003年8月开始进行改装,在2006年4月重回舰队服役;而密西根号则在2003年11月开始改装,2006年11月重回现役;乔治亚号在2004年10月开始改装,2008年3月28日重回现役。

服役现状
本级舰堪称是冷战时期核能潜艇的代表作。

原本美国海军预计建造24艘俄亥俄级,但在1991年美苏签署的第二次战略武器缩减条约中,苏联将美国的核打击力量焦点放于俄亥俄级潜艇上,因此本级舰建造计划中的最后六艘遭到取消。

到了2000年,十八艘俄亥俄级已经是美国海军全部的弹道导弹潜艇。

苏联解体后,世界局势已经全面和缓,两强对抗并且以彻底毁灭作为威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所以各国的弹道导弹潜艇与潜射弹道导弹的数量都在减少。

进入本世纪由于舰体老化,无力承担核威慑任务。

为此,俄亥俄号潜艇、密歇根号潜艇、佛罗里达号潜艇和佐治亚号潜艇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改装,成为携带常规制导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

因此俄亥俄级核潜艇被分为了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和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两类,为了加以区别,也可将上述四艘称之为俄亥俄级,后14艘以首艇称之为亨利·杰克逊级依照美国海军在2010年代初期的计划,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将从2027年起陆续除役;而替代的俄亥俄级的新一代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计划SSBN(X)则在2010年左右启动),首舰预计在2031年左右服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