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辩证
2. 肾阳不足型 主证有头昏耳鸣,神疲乏力,小腹冷感,肢冷畏寒,舌淡, 脉沉弱。治法为温补肾阳、强壮筋骨 。
施护,忌凉润,忌辛散,宜甘温益气之品,以补阳配阴,使沉 阴散而阴从于 阳。可食用羊脊骨粥,多食干姜、山药、桂圆以温补肾阳。服用右归丸或金 匮肾气丸加减。
正虚邪侵型
腰背疼痛,肌肉枯萎瘦削,神疲倦怠, 肢体无力,食少便溏,或久泄不止,虚浮 无华,心悸无眠,甚至肢冷畏寒,舌质淡, 脉细弱无力。 宜补益脑肾,重视食疗,进食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食物。
先天不足型
腰背疼痛,足跟作痛,神疲倦怠;腰背 痛喜按揉,肢体痿软无力,面色虚浮无华, 心悸失眠,舌质淡等,脉细无力。 应重视运动锻炼,经常参加户外运动, 促进气血运行。
饮食护理
中医历有食性与药性相同之说,食物的正确选择不仅可减少药物对 人体的损害,还可补精益气,提高治疗效果。所以必须建立合理的饮 食结构。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 品、虾皮,每日饮牛奶二杯。多食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蘑菇、鱼。因 钙与维生素D的补给不仅可预防骨质疏松症,而且有治疗作用。而豆 制品含有雌激素,可预防骨质疏松症。适量选用优质蛋白如蛋类、瘦 肉、鸡等。多食用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以及黑木耳、 松仁、板栗、香菇等。荤素结合,减少糖、盐摄入。荤素搭配,可保 证营养成分的均衡。而糖是酸性食物,可消耗钙元素。食盐过多可影 响钙质在骨质中沉积,故应以低盐、少糖为佳。烟、酒不宜,酒精可 影响钙质的吸收。此外:肝肾两虚型可多食红枣、肝脏、百合莲子粥、 绿豆汤等补益之品。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煎炸品。脾气虚型可多 食益气健脾食物如山药、莲子等。豆制品、水产品也有健脾之功。易 引起气滞的红薯、糯米、土豆等不宜。忌油腻、生冷、硬固之品。血 瘀型可给予清淡、素爽流汁或半流饮食。
谢谢!
功能锻炼
1. 每日坚持体操锻炼,如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 伸背运动、下肢后提运动、收腹运动和下肢外展 运动等,早晚各1次,每次约20min。 2. 坚持步行500~1500米,每日1~2次。 3. 每日还可参加气功、太极拳、舞剑等活动。
防治要点
预防工作应从中年开始,根据个体的体力、性格、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的差异,开展各种体育运动。 强健的肌肉,对骨关节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运动能延缓骨质的丢失,增进食欲,运行气血,有利于 对肾的充养。随着年龄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逐渐改变和调整。 保持良好的姿势,力争直立、正坐,床铺要松软而承托力均匀,能延缓和减轻变形,避免卧位转动 时引起疼痛。必要时早期使用腰围。 不要烟酒过度,以免损伤肝脾,引起后天不足,肾元所养。进入老年,不要食用削伐太过、损害肾 精的食品。人为血肉有情之躯,需要血肉有情之品充养,故肉类、奶类应经常食用,经常多饮鲜牛 奶或各种矿物质配比合理的奶粉,有益身体。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学认为是肾亏所致,治疗时亦以肾为本。平时可以服食虎潜丸、龟鹿补肾 液、壮腰健肾丸、六味地黄丸等补肾填精的中成药。中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补肾为大法。补 肾法中,要辨别肾阴虚和肾阳虚,根据“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道理,治疗时应阴阳同补而有所 偏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人体随着年龄逐渐老化、肾精逐渐衰竭的结果,难以避免地逐渐加重。但可 以通过医药、饮食调节、生活调节等综合方法,延缓其发展,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其有限度的逆 转,使临床症状上得以减轻甚至缓解。 所以各种防治措施要持之以恒,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法。 对中年以后尤其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应高度警惕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不可完全依赖X线照片作为诊断 依据,因为X线检查对本症并不敏感。在无法作高度敏感的检查时,可以根据病人的饮食、生活、 活动能力下降的表现作出判断,以便尽早开始防治。 出现症状后,过分强调卧床休息,对防治本症不利,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给予必要的限制活动的 目的,在于防止变形或并发骨折,故不应过份强调和连续长时期的限制。 本症易并发骨折,特别是脊椎的压缩性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所以首次的较剧的疼痛出现,应高度警 惕骨折的可能。
简易食疗
(1)鲜牛奶1杯,每晨服用,长期坚持。(2)虾皮30~ 50g,与鸡蛋1~2只搅拌均匀,放入蒸锅中蒸熟佐饭吃。 常食有效。(3)豆腐200g,鲜虾100g,加姜、盐等调料 置锅内同炖熟,每日食用。(4)羊脊骨粥:羊脊骨1副, 肉苁蓉30g,菟丝子30g。羊脊骨洗净,捶碎,与苁蓉、 菟丝子共用水熬汁,去渣,入大米适量,煮粥,入五味, 可经常食用。该方有温肾壮阳、填精补髓之效。适用于肾 阳虚证之骨质疏松症者。(5)生地黄鸡:乌鸡1只,地黄 250g,饴糖适量。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地黄与饴糖和 匀置鸡腹中,缝合切口,入锅中煨炖,熟烂即成,食肉饮 汤。本方有补肾填精之效,用于肾精不足者。(6)猪骨 豆汤:猪骨2份,黄豆、豇豆各1份。文火烧烂,五味调和, 酌情食用。该方用补肾填精之功能,适用于肾精不足 者。
主要临床表现
1)骨全身痛,以脊柱与骨盆及骨折处为主, 当改变体位或上、下楼梯时更甚。 2)身材变矮。 3)易骨折。
辩证施护分为三型
肝肾亏虚型
主证有腰膝酸软,时或隐痛,足跟作痛,喜按喜揉,遇劳则甚,休息时减轻, 神疲乏力,耳鸣,头昏,齿摇,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治法为补肾填精、生 髓壮骨 。施护:服用补髓丹加减,中药和饮食要热服,忌生冷的食物,可食 用猪骨豆汤、生地黄鸡。疼痛者可采用热敷法(防风、威灵仙、川乌、草乌、 透骨草、续断、狗脊各100g,红花60g,川椒60g,共研末,每次用50~ 100g,醋调后装沙袋,敷于皮肤上,并在药袋上加敷热水袋,每次半小 时)。 1. 肾阴虚损型 主证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呜,口燥 舌干,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治法为补肾益阴、强筋壮骨 。宜甘润益肾之 剂,以补阴配阳,使虚火降而阳归主阴。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饮 食应避免膏粱厚味,忌过于苔寒,忌辛燥。
骨质疏松症的辩证施护
薛雪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 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 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而以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最为 多见。
病因病年以后,肾 精逐渐衰竭,督任二脉损伤,肾亏则髓空,骨不 充养而瘦弱。腰为肾之府,故腰痛;筋骨痿弱故 无力。肾虚于下,五脏得不到温煦,阳气衰微, 阴精不足,故虚热往来,气怯自汗。脑为髓海, 髓不充,故神疲、眩晕。也有或因烟酒过度,致 耗损真元;或因后天不足而致先天失养;或因养 尊处优,脾阳不运,气血壅滞,都可以引起肾亏 而导致骨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