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 或者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 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二)行政许可的法律特征
1、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意味着法律的一般禁止。 3、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4、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险
或影响秩序的因素。 5、是要式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的特点:
普遍禁止,个别解禁。
(四)设定行政许可的权限
创设权与规定权。
行政许可的创设权:享有国家立法 权的机关制定、认可、修改、废止 行政许可事项的权利。
行政许可的规定权:对已有的行政 许可事项加以具体化的权力,以便 使行政许可更具有可操作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务委员会、国务院、省级 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较大的市的 地方权。
(五)行政给付的程序
第四节 行政确认
一、概念 (一)定义及特征 特征:
从属法律性 主体限定性 范围广泛性 对象特定性 内容无创造性 效果间接性 性质中性 非处分性
(二)原则 (三)作用
二、形式、内容与分类
1、主要形式 2、内容 3、基本分类
二、行政确认与相关具体行政 行为的关系
第五章依申请的行政行 为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第五章 依申请而为的行政行为
第一节 概述
一、特征
以相对人申请为前提
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险或抑制 影响公益的因素
依法要式作出
二、依申请行政行为的程序
受理 审核 决定
第二节 行政许可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行政许可法》NO.2:本法所称行政
五、行政许可的种类 我国许可行为的表现形式:
许可证 执照 注册登记 准×证 ××证 凭照
第三节 行政给付与行政奖励
一、行政给付 (一)含义与特征 (二) 原则
(三)意义
(四)内容与形式
1、内容:物质上的权益、与物 质相关的权益。
2、形式:安置、补助、抚恤、 优待、救灾扶贫。
3、在采取登记制度即可实现行政管理目的 时,不设行政许可;
4、在严重影响公众基本权利和自由实现的 领域可以设行政许可进行规制。
(二)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NO.12
(三)可以不设行政许可的事项 NO.13
意义:
突出和尊重了社会成员的自主性 、强调了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 作用、提出了社会领域的自律管 理能力。
二、行政许可的影响 (一)积极作用
1、促进宏观调控 2、控制危险 3、配置资源
(二)消极影响
1、如果调节范围过广
2、如果运用不当
3、如果过滥的许可制 度的保护
4、如果不加以法律规 制
三、行政许可的原则
我国行政许可法涉及到的法律条款:
第4条: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 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一)与行政许可
(二)与行政裁决和行政处罚
第五节 行政裁决
一、概念 (一)含义及特征 特征:
身份准司法性 对象民事性 处理强制性 结论非终局性
第5条: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 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6条: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 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
第8条信赖保护原则。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
(一)设定原则
1、在经济生活领域,行政许可仅限于市场 无法解决的非私益物品问题的管理;;
2、在公众采取自治管理的方式无法解决或 难以解决的情况下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