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五维十阶提升室内深度覆盖

案例-五维十阶提升室内深度覆盖

五维十阶提升室内深度覆盖目录摘要 (4)前言 (4)一、LTE室分系统网络质量评估体系 (5)二、弱覆盖优化 (7)2.1优化流程 (7)2.2流程分析 (8)2.2.1故障告警 (8)2.2.2设计合理性分析 (9)2.2.3分布系统故障排查 (10)三、质差小区优化 (10)3.1影响掉话问题的常见因素 (10)3.2优化流程 (11)3.3流程分析 (12)3.3.1参数核查 (12)3.3.2操作日志、设备故障、告警/外部事件排查 (13)四、业务吸收(零流量、低流量) (13)4.1优化流程 (13)4.2流程分析 (14)4.2.1告警故障 (14)4.2.2参数设置 (14)4.2.3无源器件故障问题 (15)4.2.4用户因素 (16)五、用户感知速率 (16)5.1优化流程 (17)5.2流程分析 (18)5.2.1下行速率的基本分析方法: (18)5.2.2上行速率的基本分析方法: (19)5.2.3空口问题指标 (19)5.2.4检查覆盖和干扰水平 (20)5.2.5MIMO天线功率不平衡 (21)5.2.6检查空口误码率(BLER) (21)5.2.7RSRP过高的影响 (22)5.2.8上下行Grant调度次数不足 (22)5.2.9MCS阶数过低 (23)六、互操作(高重定向) (23)6.1优化流程 (24)6.2流程分析 (25)6.2.1告警故障排查 (25)6.2.2邻区错漏配核查 (25)6.2.3切换测试分析 (25)6.2.4无源器件故障问题 (25)6.2.5室分深度覆盖不足问题 (26)七、案例 (26)7.1崇仁新师范合路器规格错误导致室分无信号(零流量) (26)7.1.1问题描述: (26)7.1.2处理流程 (27)7.1.3处理方案 (28)7.1.4处理结果 (29)7.2东乡区人民医院无源器件故障导致室分弱覆盖(弱覆盖) (29)7.2.1问题描述: (29)7.2.2处理流程: (29)7.2.3处理方案: (30)7.2.4处理结果: (30)7.3抚州青云营业厅合路器异常导致室分速率低(低速率) (31)7.3.1问题描述: (31)7.3.2处理流程: (32)7.3.3处理方案: (33)7.3.4处理结果: (33)7.4崇仁县行政中心耦合器故障导致高重定向(互操作) (34)7.4.1问题描述: (34)7.4.2处理流程: (34)7.4.3处理方案: (35)7.4.4处理结果: (35)7.5东华理工第一教学楼用户感知速率低 (36)7.5.1问题描述: (36)7.5.2处理流程: (36)7.5.3处理方案: (37)7.5.4处理结果: (37)7.6临川县诺贝尔国际小区室分切换成功率低 (37)7.6.1问题描述: (37)7.6.2处理流程: (38)7.6.3处理方案: (38)7.6.4处理结果: (38)八、总结 (39)摘要截止到目前抚州LTE室分小区日流量占全网比例日趋增加,作为解决室内深度覆盖的主要手段,室分系统正在抚州网络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编写本专题主要是对抚州室分系统弱覆盖、质量(低接通、高掉话、高干扰)、业务吸收(零流量、低流量)、用户感知(速率)、互操作(高重定向)五大类问题进行优化分析指导,在构建FDD-LTE网络质量评估体系的同时形成问题排查定位的方法,为4G室分优化提供指导意见,提升全网LTE室分网络质量,同时为提升解决同类型问题点时的效率。

前半部分主要是对五大类型问题进行定义解释及指导,后半部分主要是介绍抚州室分网络五大类问题解决案例,这些案例为后期处理同类型问题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前期抚州室分专题优化过程中遇到了36个问题点,目前已经解决了11个问题点,其中质差小区、零(低)流量问题点解决率都达到了100%,低感知速率问题解决率也达到了50%,弱覆盖及高重定向问题由于需要客户配合及安装问题目前只解决了4个问题点,后期室分专项中还会重点跟踪未解决问题点,争取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点。

关键字:五维十阶室分弱覆盖优化用户感知前言随着4G用户和业务的迅猛发展,如何提升LTE室内深度覆盖、吸收热点业务量,保障室分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室分系统涉及规划、建设、验收、优化、维护等多个环节,基站信源、有源设备、无源器件、天馈系统以及优化参数的设置都会对室分网络的质量造成影响。

目前室分系统常见的问题包括弱覆盖、质量(低接通、高掉话、高干扰)、业务吸收(零流量、低流量)、用户感知(速率)、互操作(高重定向)五大类问题。

由于用户更多在室内进行业务,室内覆盖质量尤其重要。

4G时代网络优化亟待以道路指标为主向以室内深度覆盖为主转变。

室内覆盖涉及各种场景,不同场景的无线环境特性、用户行为特性各有特点,这导致在分布系统选型、天线选型和安装、容量涉及、室内外协调各方面都不尽相同。

一、LTE室分系统网络质量评估体系从现网室分问题小区数量和指标重要性出发,制定LTE室分网络质量评估体系。

LTE室分优化现阶段重点关注覆盖、网络质量(劣化小区)、业务吸收、用户感知(速率)、互操作五大类共10项指标。

五维十阶质量评估体系如下:➢MR弱覆盖室分小区通过U2000订阅的MR数据,采用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工具处理所采集的测量数据可用于全网无线环境的评价,代替大量的例行路测和定点测试,节约运维成本。

以用户实际发生通话时的测量报告来评价网络,较路测和定点测量更有针对性,还能对这些采集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在小区中的分布等信息,方便制定网络优化策略。

根据抚州现网大数据平台MR 采集数据结合弱覆盖定义要求,综合现场摸排测试情况,暂定MR弱覆盖室分小区为:采样点数>1000且小于-110dbm采样点比例>10%。

➢弱覆盖(测试)室分小区室分小区弱覆盖(测试)标准为:覆盖率RSRP>=-110dBm的采样点占比<95%。

➢高重定向室分小区LTE中的重定向是指系统通过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中的redirectedCarrierInfo指示UE在离开连接态后要尝试驻留到指定的系统/频点。

重定向有两种方式,基于测量的和基于非测量的,基于非测量的重定向也就是盲重定向。

在异系统重定向过程中,若UE不支持异系统测量能力,eNodeB可以通过盲重定向流程使UE转移到邻区。

盲重定向流程省略UE测量邻区信号质量的过程,减少空口信令交互,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eNodeB不下发GAP测量和相关的测量控制信息,直接下发重定向指示。

我们的重定向是基于覆盖的重定向,因此过高的重定向反映出室分小区存在覆盖问题。

重定向现网设置:异系统A1 RSRP触发门限:该参数表示异系统切换测量的A1事件的RSRP触发门限。

增大该值将增大A1事件的触发难度,即停止异系统测量,减小该值将使得A1事件更难被触发,容易停止异系统测量。

异系统A2 RSRP触发门限:该参数表示异系统切换测量的A2事件的RSRP触发门限。

增大该值将降低A2事件的触发难度,即容易启动异系统测量,减小该值将使得A2事件更难被触发,延缓启动异系统测量。

异频异系统盲切换A1A2事件RSRP门限:该参数表示A1A2事件的RSRP触发门限。

目前重定向至UTRAN的A2配置-124dbm。

根据配置可见,当用户发生重定向时,其所处位置的LTE无线环境已极为恶劣,若某室分小区重定向次数较高,则该室分小区下存在覆盖问题。

根据现网全部室分小区重定向统计分析结合现场测试情况,暂定高重定向室分小区为:日均重定向次数大于150次且重定向占比大于4%(重定向占比=重定向次数/ERAB建立完成次数,反映用户在室分小区下发生重定向的比例情况)。

➢零流量小区对于现网室分小区如出现零流量,需要及时进行排查整治。

零流量小区定义:一周小区PDCP层所接收到的上下行数据的总吞吐量为零的小区。

➢低速率小区(感知及测试速率)室分小区测试单流下载速率低于60Mbps,室分小区测试双流下载速率低于120Mbps,即定义为低速率小区。

PRS网管统计每用户下行感知速率低于12Mbps,即定义为低速率小区。

二、弱覆盖优化2.1优化流程MR弱覆盖是网络优化重点关注指标之一,MR弱覆盖问题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根据MR弱覆盖成因,MR弱覆盖排查遵循由近到远、由内到外的室内分布排查原则逐步进行。

2.2流程分析2.2.1故障告警后台网管查询MR弱覆盖小区在统计周期内是否存在告警,确认告警发生时2.2.2设计合理性分析经前面排查流程均无异常,可结合分布系统内遍历性测试结果和室分设计图纸判断是否为深度覆盖不足导致,此时应重点关注是否由于天线点位不足、设计方案不合理、建筑室内结构布局复杂,信号阻挡严重导致弱覆盖等。

如天线布放过远,使得天线与天线的交叠覆盖处存在弱覆盖区;地下层与标准层或出口处,天线的布放没有充分考虑信号的连续性,使得交叠处存在弱覆盖。

2.2.3分布系统故障排查结合设计图纸,对分布系统进行遍历性测试,定位是否存在弱覆盖区域。

通过设计图纸核查定位弱覆盖区域设备器件布控情况,如具体的干路、支路或天线点位。

判定天线输出是否正常,可在天线下方1米处测试信号强度。

LTE的边缘场强要求、天线口功率要求:1.天线口功率输出标准为-15~-10dBm;2.室内RSRP边缘场强>-105dBm;室内比室外弱在10米处>10dB,或室内<-100dBm。

现场核查室分设备是否完好,是否存在被破坏的情况。

三、质差小区优化此次主要描述掉线类问题。

3.1影响掉话问题的常见因素3.2优化流程3.3流程分析掉话率长期趋势分析,确认是逐渐恶化还是突然恶化。

如果是突然恶化,那么在转折点附近寻找异常;如果是逐渐恶化则需要分析负载、容量、当地话务模型。

掉话率趋势线与切换成功率、RB利用率、用户数、CPU负载趋势线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这些趋势线推导掉话率恶化原因。

3.3.1参数核查参数核查需要进行全参数核查,掉话强相关的参数需要优先确认。

3.3.2操作日志、设备故障、告警/外部事件排查对于与掉话不相关或影响不大的告警,可以暂缓处理;但对于影响掉话和网络性能的告警,需要首先处理完成。

四、业务吸收(零流量、低流量)现网4G覆盖区域,各在网运行站点小区下基本不存在无4G用户的情况。

因此对于现网室分小区如出现零流量,则需要定位具体原因。

4.1优化流程零流量问题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4.2流程分析4.2.1告警故障后台网管查询零流量小区在统计周期内是否存在告警,确认告警发生时间与指标统计周期是否吻合。

如以下告警易致使室分无法承载业务:4.2.2参数设置后台网管对接入类参数配置进行核查,如参考信号功率、最小接入电平、禁止接入开关等设置是否存在异常,导致室分小区下用户无法正常接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