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86
周刊学
教育科学2011年第2期
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物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身边的一些现象及原理,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指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帮助他们学会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是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探究的主要问题。

以下
就谈谈我对物理教学的一些思考,就此机会和大家交流。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在教学中,教师也应适应时代对人才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吸取新营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统讲授式为开放讨论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方法培养,变重理论计算为重实际应用。

二、加强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要加强学习过程性评价管理,做好课
堂上的优良表现记录和不良表现记录。

我在课堂上依据课堂参与情况,直接以“加分奖赏”形式要求物理科代表在每堂物理课上及时记录同学的参与情况,过程性评价记录是期末物理科学分认
定的重要依据。

每月定时统计并公布学生作业上交情况、出勤、课堂参与情况。

在上学期举办的“高一优秀物理作业展”深受学生喜爱,也受到
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优秀作业进行评比展览,发给奖状,及时给予鼓励,不但对作业优秀的同学是一个促进,对其他学生作业规范化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钻研教材中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另外,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过去的一年来,我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做法是从指导阅读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语句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点,良好的习惯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操作
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

物理学的原理、规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实践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这也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广泛的
平台。

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如电路连接、重力作用、火车拐弯、惯性等,激起学生主动探求的动机和兴趣。

这样既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使他们能更加深入地认识生活,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应加强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实验操作可以直观形象地将物理规律、原理再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能力得到提高。

四、平时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建模”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高中课改后文理科的界线渐渐淡化,所以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物理思想的建立,以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这对选择文科的学生也是很有意义的。

五、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科学的方法
掌握一门学科,对其感兴趣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如巧设悬念、自由讨论、播放录像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这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除了对学科有兴趣外,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学习物理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猜想与假说等,它们组成一个大系统。

不管何种方法,都应使学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责任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各种基础能力,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不仅要备学生,还要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因素,做到自觉地、坚持不懈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学习,从而形成严谨、正确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科学方法、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只有合理选取、组织、设计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真正切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并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刘恒涛 ︵河北省辛
集市育才中学 052360
︶摘要: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

关键词:教学方式;自主学习;能力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要我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即积极动手做、动脑思、动耳听、动口说的“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下面笔者以《人类遗传病》一课的教
学为例谈谈感想和认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理念更加强调学习是一个主
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而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机械的接受者,忽略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

当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独立学习水平、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中,教师应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更新教学内容,将课后的调查内容“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和资料搜集分析(基因诊断、人类基因组计划)与该课教材内容相结合。

让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周围人群中的红绿色盲、白化病的发病情况,并通过社会调查及上图书馆、上网查阅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相关资料、预防的措施及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诊断的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加以统计、整理、归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周围人群的红绿色盲、白化病的发病情况的调查,初步学会了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并切身体会到人类遗传病就在我们的周围,同时运用课上所学的遗传知识来总结该遗传病的特点,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通过进行社会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的过程,不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了解了生物科技的发展成果,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自学能力。

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探索,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
王凡
(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一中学 161300)
教学方式初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