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天津市天津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卷历史(word版)

2018—2019天津市天津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卷历史(word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号召工人接受低水平工资以降低成本B.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率以保护本国市场C.鼓励国内各行各业充分发挥生产能力D.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

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3.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废除分封制度,建立郡县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4.到1971年,英国的黄金储备(102. 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

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 6 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

这表明()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C.欧元的启动导致美元地位下降D.美国已丧失经济霸主地位5.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

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

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

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清代晋商活动范围较广B.晋商财力雄厚C.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D.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

”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7.北宋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B.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C.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D.设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8.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A.手纺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9.《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工厂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开展D.海外市场的扩大10.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有关材料中的"他的经济改革"不正确的是()A.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D.推行“新经济体制”,以工业改革为重点11.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

”这一材料反映出当时()①城市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②唐代实行坊市制度③原有城市格局已有突破④政府严厉打击商业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2.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①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②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③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反攻的开始④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

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

”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官吏B.征收赋税C.行政管理D.笔录政事14.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在于()A.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B.增强欧洲力量以此摆脱美国控制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增强欧洲对抗苏联的力量15.明清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观点,从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

他们的思想说明()①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②反对教条,倡导个性解放③儒学正统受到冲击④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办厂的特权17.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胜利18.某学校的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这些材料冠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美苏冷战B.和平与动荡并存C.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D.多极化趋势加强19.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思想和政治运动,其能掀起人心于一时者大抵以民族主义为出发点,并基本上假借民族主义的动力。

”下列口号与此不符的是()A.“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打倒孔家店!”D.“打倒列强除军阀!”20.1900—1920年,中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只占14%。

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

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B.民国初年近代工业发展迅速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D.中国资本主义缺乏发展空间21.《旧唐书》载:“(元和十三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镈)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

敕下,给事中崔佑封还诏书,其事方罢。

”这反映了在唐代()A.门下省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B.中书省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C.尚书省已不能参与核心政务D.监察机关有效制约行政机关22.某论著的目录为:“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

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2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厂,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全面推广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24.1957年毛泽东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十六大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25.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为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由此可见,这次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是()A.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B.迫使各国加快合作以应对危机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各国的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第II卷(非选择题共25分)26.一些中日关系专家说2016年的中日关系依然不会平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

……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

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

相反的,他们把抗战看成只是政府的事。

——《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日材料三“如不解决中日关系,就不可能有日本的稳定。

第三,日本的安全保障……对日本来说,不仅依靠日美安保条约,还要与中国结成友好关系。

如中日美三国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话,远东的和平就能实现。

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比在亚洲建立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能成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日]毛里和子《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发生的变化。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中国的政治形势。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共与国民党各自的抗战理念。

(3)材料三中“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开始于何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的背景及影响。

27.苏俄的革命道路和苏联的建设模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材料二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的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