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抽混出(分出)采油工艺简介

分抽混出(分出)采油工艺简介


措施前功图 100 80
载苛(KN)
措施后功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 位移(m)
18
60 40 20 0 0 2 位移(m) 4
载苛(KN)
4
2013-1-11
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四口井实施前后产量对比情况表
措施前日均(t) 井号 措施后日均(t) 日均增(t)
解封方式:上提解封。 操作简单、易行,有效消 除油管及泵筒变形。
2013-1-11 27
油管扶正器
主要用于井内油管扶正居中。 结构: 由主体、扶正体、旋转机构、 弹簧总成。 特点: 确保油管居中,减少偏磨现象 发生。 结构简单、转动灵活、摩擦力 小,扶正效果好。 用于封隔器两端,可以提高封 隔器械的性能,延长封隔器的 使用寿命。
2013-1-11 2
分采泵管柱示意图
分采泵
连接密封 插入密封
采油层 封隔器
采油层
2013-1-11
连接式分采管柱图
3
2013-1-11
4
二、结构
上接头 上泵筒总成
分抽混出抽油泵
上、下接头、 上、下泵筒总成、 上、下柱塞组合总成、 桥式双通道进液分流阀 总成、 下固定阀等部件组成。


含水
10 51 56 71

1.6 2.5 2.6 1.6

1.44 1.25 1.17 0.8
含水
10 50 55 50


含水
10 50
备注
化277-2 化227-1 化227-2 化228-2
2013-1-11
0.72 0.55 0.9 0.8 0.8 0.38 0.38 0.2
0.88 0.89 1.6 1.8 0.8 0.87 0.79 0.6
名称
工作制度
日产液 (t/d)
日产油 含水 (t/d) (%)
气液比
(m3/t)
备注
措施 前 措施 后 增幅
2013-1-11
Φ38×4.8×5
2106.3
1678
3.7
3.4
8.1
11.2
216
Φ38×4.8×5
2106.3
7.1
6.1
14.1
20.9
3.4
2.7
9.7
17
文侧14-1防气措施前后功图对比
管 式 泵
10
105 451 1196 125 535 1421 145 6
451 1196 125 535 1421 145 620 164
2013-1-11
14
分采混抽泵设计特点
全新的分流阀设计,运用独特的双进液口保证了两个油层 内的液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过桥式下泵筒提高了泵筒的强度,完全杜绝了环形阀外径 尺寸大、密封环节多、容易漏失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 固定阀组的可靠性能, 上泵采用中空防气泵,有效解决了下部油层气锁问题,提 高了泵效。 外径尺寸较小等特点。 利用现有的作业设备即可完成施工作业,施工工艺简单。 2001~ 124
1350
114
24
25
60~80
/
114~134
120
2013-1-11
25
Y221-114补偿自锁封隔器
未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
2013-1-11
26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此封隔器不能重复座封, 应准确计算座封位置。 座封:用1米提升短节连接组配管
柱,下到设计座封位置后,上提管 柱一米旋转8-10圈后,缓慢下放管 柱1 米座封后,再上提1米,去掉 短节,更换(油管挂)萝卜头入井, 座井口即可。
2013-1-11
15
2013-1-11
16
现场应用及典型井例
文侧14-1井措施前后效果对比
2009年1-12月份,中原油田采油一厂共实施防气工艺措施64井次,有效 60井次,有效率93.8%,累计增液28447.4t,增油2691.4t。
泵挂 深度 (m) 动液 面 (m) 泵效 (% )
2.40
1.3
35.6
1423
7.3
3.3
46.3
1550
4.92
陈283-346
2.58
1.79
15.5
1323
4.26
2.69
24.8
1400
1.68
陈283-347
3.36
1.78
37.1
1505
5.64
1.76
62.9
1468
2.28
刘73-10
2.15
1.76
3.7
1290
3.60
2.22
27.6
1296
1.45 20
2013-1-11
分采混抽防气泵实测示功图
陈281-345
陈281-347
陈283-346
陈283-247
2013-1-11
21
Y221 -114自锁补偿封隔器(改进型)
胶筒位于卡瓦之上,避免卡瓦砂埋。 技术集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补偿器 上接头
2013-1-11
直径间隙值
20~70
71~120
121~170
2013-1-11
13
泵各级配合间隙允许漏失量
类 型
公称 直径 mm 32 38 44 56 57 70 83 95
试验 压力 MPa
漏 失 量
L
隙 等 级 ⅠⅡⅢ 最 大 漏 失 量,mL/m

Ⅲ 1196 125 535 1421 145 620 1645 184 789 20
2013-1-11 29
2013-1-11
30
2013-1-11 24
Y221-114补偿自锁封隔器技术参数
油管扶正器:外径ø114mm,总长400mm 补偿器:最大伸缩补偿量1000mm,
型 号
适应 套管 mm
总长 mm
最大 外经 mm
最小 工作 内径 压力 mm MPa
坐封 载荷 KN
反洗 排量 m3/h
扶正体 外径 mm
工作 温度 ℃
分抽混出采油工艺技术
一、概述
分抽混出抽油泵
用同机、一杆两泵,同采二个或二个以上油层的油 液。 用于分层开采,消除或减少层间干扰,增加油井产 液能力。 适用于供液能力充足,出砂量不大,结蜡不严重而 层间干扰严重的抽油井。 可用于上层注汽下层开采稠油。 隔层应不小于5m,确保封隔器有效座封。
2013-1-11 8
气液分层抽油混出机理
当封隔器座封后,封隔器下油 层环空密闭,下部油层的气体 容易引起上层抽油泵气锁,在 上部泵筒上增加储气包,开辟 了井下气体的流出通道。 当柱塞上行时,固定阀打开油 气混合物进入上级泵筒,气体 进入储气腔。 当柱塞下行时,气体密闭在储 气腔内;柱塞下行至下死点时, 气体进入油管内。如此连续过 程,井下油气排入泵筒。
座封剪 切销钉
胶筒自 锁机构
22
小直径分采泵座封导致泵管弯曲改进措施
管柱组成(自上而下) 下泵筒外管加焊扶正块。 分抽泵两端都加油管扶正 器。 使用Y221-114自锁补偿封 隔器(胶筒添加自锁机 构)。
2013-1-11 23
工作原理
为消除封隔器坐封后,管柱的变形而影响小 泵径分抽泵的正常生产,对Y221封隔器进行 了改进,添加了胶筒自锁机构和油管补偿器。 实现了上提、旋转、下放管柱坐封,封隔器 胶筒自锁,同时补偿器剪钉被剪断,进入工作 状态,补偿器以上管柱恢复悬挂状态,消除 管柱弯曲变形,实现正常抽油。 管柱上提解封。
7
分流阀总成
下泵筒的液体经过下柱塞、加 长杆到达分流阀下端游动阀, 打开下端游动阀,经过斜孔进 入上柱塞内; 由下泵筒环形空间的液体由外 斜孔进入上端游动阀,打开上 端游动阀进入上柱塞,两层液 体由此处混合,由上柱塞上部 的阀罩排出。 由分流阀中两个阀球各密封其 通道,从而避免了两层间压力 不同而带来的层间互扰。
2013-1-11
下泵筒总成
桥式双通道进 液分流阀
下固定阀
5
2013-1-11
6
工作原理
上泵抽下层、下泵抽上层
地面 泵上 油管
上部地 层油液
桥式双通道 侧向进油口
下泵筒
下部柱塞 游动凡尔
上泵筒 底部凡尔
上泵筒
下部地 层油液
2013-1-11
筛管 尾管
固定 凡尔
桥式双通道 下进油口
下泵筒与 过桥管间 环空
14500
57
最大冲程(㎜)
3000
最大长度(㎜) 泵常数 最大外径(㎜)
9600 1.63 102 2.19 88.9
3.54 88.9
5.54 108
2013-1-11
注:理论排量 Q=K· N (米3/日) S· K—泵常数 S—冲程 (米) N—冲次 (次/分)
12
柱塞与泵筒配合间隙
间隙等级 Ⅰ Ⅱ Ⅲ
效果明显 55 50
19
长庆油田五蛟作业区五口井 分采混抽新工艺施工效果对比表
井号 措施前 措施后 日增液 备注
产液(m3)
产油(t)
含水)%)
动液面(m)
产液(m3)
产油(t)
含水(%)
动液面(m)
(m3)
陈281-345
2.47
1.63
19.7
1313
4.50
2.77
26.7
1419
2.03
陈281-347
2013-1-11 28
认识和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