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韩艳.构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专业中的服务性地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黄华湘,邹媛.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9,(3).[3]周璞.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09,(5).[4]张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及开发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8,(29).[5]吴寒,何宇,项伟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个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
大部分的学生由于还没有完全走向社会,因此,影响个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来源于教育。
在学生们迈出校门之前,学校应当承担起学生个性培养!!!!!!!!!!!!!!!!!!!!!!!!!!!!!!!!!!!!!!!!!!!!!!!!!(4)构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专业中的服务性地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针对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学院的课程改革实践,我们探讨了如何把英语课程内容与专业相结合,构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专业中的服务性地位。
与专业相结合的英语课程改革,突出其服务于专业学习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例如:国际值机和国际客票销售以及安检员等岗位对英语听力、口语要求比较高,英语听说能力对航空运输服务类专业至关重要。
安检员要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的口语能力。
而飞机机电维修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工作,这些专业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是有关产品说明书、技术指导、维修指南等书面文字。
职业岗位要求就业者在业务资料阅读和翻译方面有所擅长。
第二,按专业选择教材。
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因人才培养的技术、能力要求不同,而各自设置了不同的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社会对所教专业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使用英语教材,强化学生的英语职业技能。
高职英语教材的选择应当考虑不同专业的特色和岗位的特点,侧重从各自的实际生活领域和职业岗位中选取教学内容。
例如:我院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机务学生按手册正确施工的能力;加强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以及专业词汇量等。
此外,我院英语教研组编写了针对不同专业的系列航空英语口语教材,包括航空机务英语口语、民航运输英语口语等。
(5)以能力测试为中心,实现多元化考核办法评价体系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衡量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明确教学导向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在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要充分突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特点与实用性,围绕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一系列的延伸、扩展与补充,使教学评价体系真正服务于专业,以实用为度,建立适用于各个不同英语教学阶段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考评:一是英语应用能力考评。
对高职生学习成绩考核,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上来。
此外,采用校企共同参与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实践的考核办法。
企业在共同指导学生实践中,把职业能力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专项能力目标,制定出具体的能力目标考核体系。
对学生英语技能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做出各方面的评价。
平时加强工作过程评估与督导,及时进行整改,接受劳动部门随机对学生技能模块的考核和验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在学期总评时,按一定比例归入学生能力考核成绩。
二是就业综合素质评价。
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如语言表达与协作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求知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等行为。
这都是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的表现,教师要用分数的形式纪录下来,加入学生最后的综合考评。
(6)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高职生英语应用能力是就业导向要求的重点,是具有职业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高职英语专业必须把职业资格考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2012年第·6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1期Jun2012[摘要]现代教育是提倡个性发展的教育,在高职教育阶段,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素质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素质性人才,更加符合现代的人才需求。
在高职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阐述,挖掘作者作品的潜在内涵来感染学生,从而实现个性成熟与人格魅力的养成。
[关键词]高职;语文;个性教育;文化素质[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054-02高职语文中个性教育重要性的思考张娟娟(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2)54··[参考文献:[1]曹书印.试论语文个性教育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价值追求[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1):101-102.[2]司勇.试论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个性教育[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45-146.[3]陈源康.张扬学生个性书写自我人生———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读与写(下旬),2011,(2):112-113.[4]黄殿波.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学生个性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1,(1):78-79.的重要责任,特别是在强调和彰显个性发展的今天。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强,将直接面对各行业的职业需求,因此,在高职学校的课程中不难看出,技能培养占据了主导,但我们不可因此而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结合了个性培养的教育才是高标准的教育,才能够输送出现代社会的稀缺人才。
高职语文课程的设置体现了教育对人文素质的关注,以人文精神为支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爱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爱护学生的每一点思维,重视学生每一个提问,为语文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
一、个性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人的个性,关系到这个人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多方面,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从这个人的个性中得到反映。
个性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而各类学科教育属于显性教育,因此,个性的养成并不是要经历专门的培养,更多的是将个性教育融合在其他显性教育中,以其他学科教育为载体进行个性培养。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各自不同的人格魅力,个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完善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发展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在现代社会中,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不仅要看他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更要评价他的综合素质。
个性彰显作为综合素质中最具代表性与可考性的能力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且成为职业需求的导向。
开展个性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增强自信心,能够审视个人发展,对自我完善非常重要。
通过个性教育,可以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思维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挖掘内在潜力,实现个人价值。
二、认识汉语语种个性是语文个性教育的基础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汉语从起源到现在已经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结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汉语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际上兴起的“汉语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也正是由于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日益密切,致使我国的教育呈现出一种倾斜的事态,英语教育在我国大有成为主导教育之势,高等院校更是将英语能力与取得毕业资格相联系,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文化,在教育比重上早已大大超越了我们的母语文化比重。
能够用英语熟练地进行写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能够写一手好字、一气呵成做出一篇文章,语句精辟通顺,没有错别字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
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语文教育被忽视的情况更为严重,职业教育将重点放在了技能教育上,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较为匮乏。
尽管近年来教育改革一再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落实在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很少。
开展文化素质培养,首先要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与汉语的自身魅力,要充分了解我们的民族语言,热爱民族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对语文学科进行重新认识,尊重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体会母语的语言魅力,从人文情感的角度去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这是学生人生积淀的沃土,只有认清了祖国文化,才能够对所处的社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自身的发展有更理性的认识,同时也是开展个性教育的基础。
三、教学中开展语文个性教育的几种方法1.通过挖掘作品个性来感染学生语文教科书中选取的作品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有时代特征或是语言风格的代表作品,文字中包含了作家的写作个性,同时也反映当时的历史个性,是以作家的视角通过文字的描述来表达其个人对时代、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向我们传递着那个社会环境下的人文主义情感。
这些承载着我国优秀文化的作品,表现了作者的品格胸怀,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体现了作者的志趣爱好,可以从研习作品中得到很多领悟,对学生的个性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起到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作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彰显了一代文学家鲁迅的人生个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短短八个字将顾炎武的人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并以此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感染了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成为了人们面对逆境的一种坚韧信念。
可见,语文作品中这些经典的语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会对人们的个性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讲解和深层次的挖掘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
2.教学艺术是开展语文个性教育的关键教师在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后,也会形成具有明显的个人色彩的教学风格,它是教师个人知识结构、思想认识、文化底蕴、生活阅历、性格气质、教育水平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反映。
因此,教师的教学风格是一门艺术,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研究,来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感受来进行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握。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开展语文个性教育最直接的手段,作为汉语语文教师,不仅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更要以汉语文化的思想性、人文性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真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鼓励学生感性思维的发展和独特个性的养成。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既可以采用亲切、自然、启发思维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辞藻丰富、感情渲染的方式,可以幽默生动,也可以意蕴深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实现一种文学享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