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来源:上海证券报公告日期:2005-11-02 13:21:48 作者:伍旭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金融资源中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法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以及金融理论、金融意识、金融道德、金融文化,乃至衍生、派生、附带、变幻的各类金融附加、升级和换代;涵盖着任何一种金融资源的研究、开发、营销、利用、反馈、再生等金融实践全过程。

●金融生态指标体系应当尽量考虑由质量指标构成。

设计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三类指标组成,即总量增长速度指标、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和结构相对指标,它们构筑了金融生态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现阶级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评价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等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和90项指标层组成。

这90项指标有85%以上都是可以通过现行统计和财务报表直接取得或经过计算取得的。

其操作性强、可比性强,不少指标已是各地考核、评价区域经济工作中的常设指标。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如果对指标都逐一量化,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充分结合定性分析。

但最终评价结果应形成一个明确的量化结果,以排除定性分析中主观因素或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测的原则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形成对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直观结论。

系统性原则。

应把社会经济发展、金融资源、信用和法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不但要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要反映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状况。

可行性原则。

在设计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在考虑相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可行性尤为重要,既要防止面面俱到,指标过于繁杂,又要防止过于简单,难以反映金融生态环境全貌。

准确性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职能作用,必须要求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数据处理准确无误、评价指标符合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已有资料来源的限制及收集资料渠道的真实可靠程度,在指标设计上尽量将调查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地域性原则。

由于设计的指标体系是从现阶段金融生态环境普遍现象来考虑的,指标涵盖具有其广泛性和普遍性。

但由于各地(省、市、县)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短期评价中(一般指年度)应适当选择、个别调整和补充金融生态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项目,使其尽量能够准确反映年度本金融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

可比性原则。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设置要考虑评价指标便于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也就是说既要可用以进行序时比较分析,也可用来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

完备性原则。

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包括空间完备性和时间完备性。

空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成系统,应包括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方面;时间完备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运行现状,更要反映出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运行态势。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如果对指标都逐一量化,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充分结合定性分析。

但最终评价结果应形成一个明确的量化结果,以排除定性分析中主观因素或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发达国家由于具备较完善的统计制度、信用制度及法律法规,评价机构可以对被评估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国外通用的做法是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确定为4:6。

金融生态指标的类型金融生态指标体系应当尽量考虑由质量指标构成。

但质量指标范围很广,如何选择构筑金融生态指标体系内容的质量指标,可以从下列三种类型的质量指标入手:1、总量增长速度指标增长速度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动态分析的基本指标,由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增长量对比而得。

它的特点是能够克服地区性基础条件、资源条件及其他自然条件的差异。

以求得相对的可比性,从而体现评价结果的公平原则,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指标。

2、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常用的是人口平均指标增长速度平均指标增长速度就是在同值总体内,将各个个体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增长水平。

平均增长指标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常用的指标。

尤其是用人口作为基数的平均增长指标,如人均GDP增长率,更能消除各地人口数量的差异,较准确地反映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用百分数表示,如民营企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等设计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上三类指标组成,它构筑了金融生态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采用系统的方法,例如系统分解和层次结构分析法(AHP),由总指标分解成次级指标,再由次级指标分解成次次级指标(通常人们把这三个层次称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组成树状结构的指标体系,使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都能满足系统优化要求。

也就是说,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和合理的数量关系,体现出对上述各种关系的统筹兼顾,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客观的、全面的评价系统的输出结果。

评价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现阶级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特殊规律性及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评价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及法制环境等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和90项指标层组成。

这90项指标有85%以上都是可以通过现行统计和财务报表直接取得或经过计算取得的。

其操作性强、可比性强,不少指标已是各地考核、评价区域经济工作中的常设指标。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是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的方向、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

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发展方向、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体系,可以由6个准则层的40个正向指标构成,基本上可以较大程度反映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其计算公式为:P1=ΣSetPet =Se1Pe1+ Se2Pe2+ Se3Pe3+ Se4Pe4+ Se5Pe6+ Se6Pe6 上式中,P1表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的分值;6个变量(Pet,t=1,…,6)分别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定的6个准则层的综合得分值:经济总量综合得分值Pe1、产业结构综合得分值Pe2、集约化水平综合得分值Pe3、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值Pe4、经济开放度综合得分值Pe5、人民生活及保障水平综合得分值Pe6;6个系数(Set, t=1,…,6)分别表示:经济总量综合得分值Pe1、产业结构综合得分值Pe2、集约化水平综合得分值Pe3、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值Pe4、经济开放度综合得分值Pe5、人民生活及保障水平综合得分值Pe6的权重系数,且Σset=1。

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P1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高,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P1的数值越小,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也就越不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

2、金融资源水平。

金融资源是金融机构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决定着金融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益。

反映金融资源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由5个准则层的30个正向指标构成,基本上可较大程度反映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金融资源水平。

金融资源水平综合得分值其计算公式为:P2=ΣUbrPbr=Ub1Pb1+Ub2Pb2+Ub3Pb+ Ub3Pb3+ Ub4Pb4+ Ub5Pb5上式中,P2表示区域金融资源水平综合得分值;5个变量(Pbr,r=1,…,5)分别表示金融资源水平选定的5个准则层面的综合得分值:银行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Pb1、证券保险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Pb2、金融机构抵补风险水平综合得分值Pb3、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值Pb4、金融业开放度综合得分值Pb5。

5个系数(Ubr, r =1,…,5)分别表示:银行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Pb1、证券保险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Pb2、金融机构抵补风险水平综合得分值Pb3、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值Pb4、金融业开放度综合得分值Pb5的权重系数,且ΣUbr=1。

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金融资源水平综合得分值P2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金融资源越丰富,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金融资源水平综合得分值P2的数值越小,表明区域金融资源越贫乏,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也就越不利于金融机构改革生存和发展。

3、社会信用水平。

社会信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经营的空间结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反映一个区域的社会信用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由3个准则层面的20个逆向指标构成,可较大程度反映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的恶化程度。

社会信用水平逆向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P3=--ΣVonPzn=--(Vz1Pz2+Vz2Pz2 + Vz3Pz3)上式中,P3表示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信用水平逆向综合得分值(扣分);3个变量(Pzn,n=1,…,3)分别表示一个区域选定的准则层面的逆向综合得分值:商业与社会信用逆向综合得分值Pz21、银行信用逆向综合得分值Pz2、法制环境逆向综合指数Pz3。

3个系数(Von, n =1,…,3)分别表示:商业与社会信用逆向综合得分值Pz21、银行信用逆向综合得分值Pz2、法制环境逆向综合指数Pz3的权重系数,且ΣVon=1。

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信用水平逆向综合得分值P3的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社会信用程度越差,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一个区域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信用水平综合得分值P的数值越小,表明区域社会信用程度越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风险也就越大。

4、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得分模型。

上述的3个层面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指标体系,从3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反映有关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状态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