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设计:
1: 桩基础设计的主要流程?
答:桩基础是由承台将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荷载的深基础,承台的结构形式和桩布设方式有很多类型。
设计内容:
[1]、选择桩类型和几何尺寸。
桩类型、桩长、桩的横截面面积;
初步确定承台底面标高,以便计算单桩承载力。
[2]、确定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
[3]、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布置方式。
初步估算桩根数时,先不考虑群桩效应,按桩数小于等于3情况初定。
桩的最小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布置成方形网格(行列式)、三角形网格(梅花式)、圆环形的形式、也可采用不等距排列。
在条基下的桩,可采用单排或双排布置。
[4]、验算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
单、群桩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验算(规范8.5.3-8.5.7)、抗拔验算(规范8.5.8)和沉降(规范8.5.10-8.5.11)
[5]、桩身结构设计:
桩身强度验算(规范8.5.9、8.5.8)。
[6]、承台设计:
分为柱下独基承台、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以及筏板承台和箱形承台。
单桩承台、多桩承台(三角形、矩形)。
承台材料、强度等级、平面尺寸、厚度、承台内力的受弯、受冲切、受剪和局部受压的强度计算。
A、承台在柱荷载作用下桩周边的抗冲切验算(规范8.5.17-1);
B、承台板在单桩最大净反力作用处的抗冲切验算(规范8.5.17-2);
C、承台板在桩净反力作用下的抗剪强度验算(规范8.5.18);
D、把在各桩净反力作用下的承台板,作为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验算(规范8.5.16),并配筋;
E、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规范8.5.19)。
[7]、绘制桩基施工图:
桩柱基础是柱下独立桩基础,可以是单根桩或多根桩联合组成,各桩柱基础之间通常设置拉梁或地下室底板适当加强,常用于框架结构或含部分框架结构的建筑结构。
桩梁基础是沿柱网轴线布置一排桩活多排桩,桩顶用刚度很大的基础梁(或称承台梁)相连,使框架柱荷载通过基础梁较均匀地传递给每根桩的桩基础。
2:承台梁的设计步骤?
答:柱下条形承台梁按弹性地基梁计算,当桩端持力层较硬且桩柱轴线不重合时,可视为桩为不动支座,按连续梁计算。
桩墙基础是剪力墙或筒壁下布置单排或多排桩的桩基础。
一般在桩顶设条形承台,保证桩与墙体或筒体很好地共同工作。
墙下条形承台梁按倒置地基梁计算。
3:桩筏基础设计步骤?
答:桩筏基础是筏板下满堂布桩或局部满堂布桩,通过整块钢筋混凝土板把柱、墙(筒)荷载分配给桩,形成筏基与桩基共同工作的联合基础。
其整体刚度比桩筏基础小大很多,是一种“万能桩基”,但造价是各种桩基中最贵的。
用于软弱地基上的高层兼筑,荷载很大的构筑物或水平荷载较大的地震区,用于防止软土地基上基础倾斜。
桩基承台详图:
1: 桩基础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何?
答:桩基础设计分为单桩方案设计及承台、承台梁、承台板方案设计。
单桩方案的初步设计可以通过①地质资料输入的孔点柱状图中比较各种桩型,各个桩端持力层、各种桩径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抗拔承载力的值。
在基础交互输入时输入桩类型、桩径及承载力,程序可自动生成桩长并进行归类,桩长也可修改。
承台、承台梁、承台板方案设计是根据上部结构柱网布置及荷载分布由用户进行设计。
2: 桩承台基础设计及计算的注意事项?
答:一般对于柱网间距较大时,优先采用承台加联梁的方案,计算简单明了,承台方案程序能自动生成,但是对于非节点荷载不能自动考虑,可补加节点荷载或修改桩承台方案,承台及桩的计算及计算结果的输出在“④桩基承台及沉降计算”里进行。
3: 桩承台梁基础设计及计算的注意事项?
答:对于柱网规整及间距较密或墙体较多的结构,承台梁下布桩比较经济,且受力整体性好。
这种基础桩的布置可由梁下布桩自动完成,或由用户自己布置。
这种基础桩的计算应采用“⑤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程序实现梁的配筋计算,计算结果桩土反力,沉降图及等值线,梁的弯矩及剪力图及包络值,梁的配筋结果图。
4: 桩承台梁基础设计及计算的注意事项?
答:对于高层建筑或需有地下室的基础,通常采用桩筏基础,筏板的不同标高及厚度可以采用筏板及子筏板的布置进行。
如果采用后浇带时,有一个合算与分算的问题,合算的计算结果可能偏大,分算的计算结果偏小。
5: 围桩承台基础的计算方法有几种?
答:对于围桩承台既可“④桩基承台及独基沉降计算”也可用“⑤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
10 地下室设计要注意什么,作者ET27、masterhsh
1.概念设计:地下室往往为高层的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地下室外墙刚度大,结构布置时要根据《高规》5.3.7来保证刚度,平面上尽量能刚度均匀,各层板包括顶板厚度要厚,总之尽量能使得地下室是一个坚固的箱体。
2.荷载:外部的水、土、人防荷载,内部的竖向荷载(车库、设备用房等)和水平荷载(水池)等。
水浮力是一个很大的荷载,抗浮设计也是重点。
3.如果是人防地下室:根据人防规范设计,按等级确定等效静力荷载,对顶板底板和口部,要选对荷载。
要根据人防要求配合预留人防门(出许多大样图)。
还要跟其他专业合作,尽量避免无关管道穿进人防地下室,必要时还需设置顶板上夹层走管道。
人防地下室一般考虑平战结合,对于某些大跨度结构,可以考虑战时另加钢结构支顶来减少跨度减少截面尺寸等。
进出口和管井需做成钢筋混凝土防倒伏或防爆波等等。
其他还要如一般地下室要求。
4.如果是一般地下室:地下室外墙是设计重点,要按水、土压力验算外墙抗裂(抗裂够了,强度就基本没问题)。
5.地下室做车库的:地下室内柱子布置和尺寸,要尽量满足多放车的原则,有影响放车的方向不要增加尺寸往其他方向想出路。
地下室净高要满足车库要求,注意设备专业的管道会很大影响净高。
进出车坡道要注意表达清楚。
机械停车的,要甲方提供资料配合设计。
有条件的,在柱角预埋角钢护角。
6.地下室的设备用房:生活用水池要求脱离结构布置,水池一般有吸水槽,(结构专业比较讨厌这种凹槽),泵房有水沟,排水井等。
电房有电缆沟,布置影响层高或需做凹槽等,空调机房往往需要有通气井,顶板需留孔。
7.地下室抗浮:低层下面的地下室往往抗浮不足,需增加自重或覆土,
或抗拔桩和锚杆处理。
8.地下室防水:底板、外墙或有覆土的顶板,需用抗渗混凝土,建筑上可能还在外部做柔性防水,这时底板采用梁板结构不方便防水层施工,如柱网不大,可以考虑采用无梁楼盖式底板。
留施工缝和后浇带等须做止水,考虑高低层之间留沉降缝的,要考虑永久止水问题。
9.考虑施工方法:对于很深的地下室,往往要跟支护方法结合,如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可以考虑逆作法施工,对于不用逆作法施工的有内支撑系统的,也要根据实际考虑其相应的措施。
10.施工过程配合经常碰到的问题:施工队往往很难理解底板的双向受力或反向受力控制等因素,钢筋的搭接会出现接头位置不对的问题,另外地下室底板如比较厚,有施工缝留设不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不好等问题
11、计算的时候要考虑裂缝的宽度,和验算。
不要试图提高钢筋的强度而减少裂缝
12、施工缝的处理要做好,从我们的经验,建议预埋止水钢板比橡胶带好
13、计算水位要取洪水的最高水位,地铁的几次事故得出的教训
14、抗震荷载的控制
15、人防的控制
16、地下室的主体结构只是小菜,更危险的是地下室的基坑。
11 软件出来的结果配筋调整时注意什么
1 无特殊理由不可小于计算值;
2 符合基本的构造,钢筋间距、箍筋肢距、梁侧钢筋配置等;
3 正常使用验算,裂缝、挠度等,特别是前者;
4 计算中未考虑的因素影响,例如多梁相交引起的ho损失;
5 配筋方式是否与模型相符,梁相交处等,注意查看内力图,不可简单按梁高区分主次梁,十字交叉梁,无论梁高是否相同,均宜按一跨配筋;
6 抗震结构的相应构造措施,加密区、配筋率、钢筋直径等;
7 一些构造措施是否具备满足的条件,例如较小的柱,较粗的钢筋,锚固的水平段很难满足0.4La;
8 框架梁配筋确定后应核算柱配筋是否满足“强柱弱梁”;
9 一些相对特殊的梁应多加注意,例如连梁、深梁、薄腹梁等;
10 正确理解输出文件的格式和意义;
11 应用“平法”应注意支座负筋长度的取值,特别是相邻跨跨度相差较大时;
12 梁边与柱边相齐时,计算每排钢筋根数时应把梁宽减去3-5cm;
13 抗扭钢筋应足够注意,特别是抗扭箍筋直径应满足计算;
14 柱钢筋根数上下尽量相同,方便钢筋变化时的搭接;
15 尽量考虑到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振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