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鸟类的多样性

鸟类的多样性

课题:鸟类的多样性
山东省胜利油田第三中学于秀堂
★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通过上网查询,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鸟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B. 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有哪些?以及鸟类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C. 了解保护鸟类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的一些鸟类自然保护区。

2.能力目标
A. 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培养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加工、整理、储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熟练地把加工筛选的结果用PowerPoint或Word等小程序制成可以发布的小课件或小文档。

培养学生的微机操作能力;
B. 通过联机讨论,培养同学们协作学习的能力。

C. 结合东营实际,让学生调查本地区有哪些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有哪些等活动,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爱鸟、护鸟、自觉保护鸟类的环保意识,以及自觉进行环境保护、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材分析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生物教育和解决当今环保等的世界性问题,使学生从
小树立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观点是生物教师在自己教学工作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节选择了鸟类中猛禽的代表猫头鹰、鸣禽的代表大山雀、游禽的代表野鸭、走禽的代表鸵鸟、涉禽的代表丹顶鹤展开学习,主要讲述几种鸟的外部形态、鸟类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鸟类对人类的贡献、鸟类的保护和我国的几个著名自然保护区等知识,这些知识是较全面地了解鸟类多样性的好材料,也是学生获得生物多样性观点的基础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上节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家鸽的结构,以及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初步理解了鸟类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辩证关系。

这些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学思路和教学软件设计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情境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整理→成果展示→总结评讲。

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整堂课采用了3种教学软件。

课前利用Dreamweaver4制作了一个网页《同在蓝天下
人鸟相与欢》,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站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进入相关网站);利用Flash5制作了课件《鸟类的多样性》;课堂上使用了师生交互性很强的“红蜘蛛”教学系统和IE5.0浏览器。

此外,考虑到网络的不稳定性,课前将所需网上信息浏览一遍,下载到自制网站上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