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瓜蒌旱半夏套种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

瓜蒌旱半夏套种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发展背景 (2)第二部分:发展目标 (3)第三部分:产品介绍 (4)第四部分:建设条件 (6)第五部分:效益和市场分析 (7)(一)效益价值分析 (7)(二)市场价值分析 (9)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 (11)第一部分:发展背景湖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南临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的桥梁地带,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

气候适宜、降雨充沛、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南北物种汇聚地和重要的基因库,环境质量和物种的多样性保持良好。

可更新资源恢复能力较强,森林覆盖率达到 51.73%。

湖南省生态环境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不仅满足省内需求,且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都占有一定的份额。

这样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种植瓜蒌,旱半夏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不再局限于地方传统产业,而是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更具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迈进。

通过瓜蒌种植的建设,从而推动现代农业水平的加快发展,并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迈进一大步,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

第二部分:发展目标以瓜蒌,旱半夏套种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农户发展瓜蒌,旱半夏种植业,共同发展农村经济。

初期规划以瓜蒌,旱半夏种植专业合作社瓜蒌,旱半夏种植基地为主体,带动农村群众瓜蒌,旱半夏种植,力争发展千亩瓜蒌,旱半夏种植面积,逐步发展瓜蒌,旱半夏制品加工业,进一步提高产品副加值,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部分:产品介绍瓜蒌果实含三萜皂甙、氨基酸、糖类、有机酸。

种子含脂肪油。

果实所含的蛋白质与其块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质不同,瓜蒌果实皂甙、有机酸及其盐类、树脂、脂肪油、色素、粮类,还含有精氨酸、赖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类生物碱物质,后者含有多个单体。

果皮含棕榈酸、木蜡酸、蜡酸,并含钾、钠、钙、镁、铜、锌、铁等金属元素。

瓜蒌仁含皂甙、有机酸及其盐、树脂、脂肪油及色素。

脂肪油仿量为26%,其饱和脂肪酸占30%,种子油中尚含有安时榴酸,可能为栝楼属种子油中的特片成分。

瓜蒌属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成熟果实。

为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攀本攀援性植物。

整个瓜蒌又名全瓜蒌。

瓜蒌果实:性味甘、苦、寒,有益脑、散结、清热化痰、润肺、滑肠的功效。

多用于消热、咳嗽、痰粘、不易咳出等症状。

瓜蒌皮:性味与功能和果实,蒌仁相同,药用很广泛。

瓜蒌片:为瓜蒌皮和瓜蒌种的混合侵膏,有宽胸理气功言民用于胸闷、冠心病和心绞痛等症状;瓜蒌茎叶:性味酸、寒,可治疗中热伤暑等症状。

瓜蒌根(天花粉):性味甘、微苦,有生津止渴、排脓、消肿等功效。

用于热病、口渴、疗痛等症状。

天花粉蛋白,又名玉露霜,是以鲜栝提取的。

用于治疗妇女死胎,过期不产和流产,并治疗宫外孕、葡萄胎、恶性葡萄胎。

同时对绒毛腊上皮癌等症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瓜蒌全身是宝,实属中药中的重要药材。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

归脾、胃、肺经。

具有降逆止呕,温中和胃,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效。

主治痰多咳喘,风痰眩晕,痰饮眩悸,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

并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

旱半夏为常用中药,饮片配方和中成药生产用较大《如半夏止咳露,肺力咳合剂,香沙养胃丸等》,属较好的温寒化痰药,其它药很难替代。

现在用旱半夏提取物用于癌症的治疗。

第四部分:建设条件瓜蒌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湖南、四川、河北,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云南、陕西亦有分布。

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的桥梁地带。

全省土地面积 21.18万平方公里。

因大部份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

又以省内最大河流为湘江,而简称“湘”。

湖南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境内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平原、盆地、丘陵、水面约占一半。

主要山脉有雪峰山、武陵山、幕阜山—罗霄山及南岭山脉。

主要水面有洞庭湖及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由西南向北汇聚洞庭湖,经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其地处中纬度地区的中亚和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日照1710小时,无霜期275天,年平均降水1274毫米。

湖南省生态环境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半夏主要分布于湖南,安徽、山东、四川、甘肃;浙江、湖北、江苏、河北、江西、陕西、山西、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亦有分布。

半夏是一种杂草性很强的植物.旱半夏选择半阴半阳坡地或与高秆作物间套种。

旱半夏属耐荫作物,在荫蔽环境下生长良好,产量高。

因此,种植地要选择半阴半阳的幼龄果树行间套种,也可在半夏畦边间种玉米、小麦等高秆作物。

具体表现为:①具有多种繁殖方式.它既可营块茎和珠芽无性繁殖,又可营种子繁殖,从而使半夏可以避开许多不利因素,如严冬、酷夏、干旱、水涝以及传粉媒介缺乏等情况,保证种质的延续和更新.②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人们从事农事操作必定要对杂草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刈割和践踏.试验表明,对半夏而言,这种伤害只能损伤半夏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依然可以在适当时候再抽叶生长,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半夏能够在旱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③具有较宽的生态幅.凡是杂草大多具较大的耐受性,表现有较宽的生态幅和分布区.第五部分:效益和市场分析(一)瓜蒌效益分析瓜蒌,旱半夏除了它独特的经济效益外,更有独特的社会效益。

瓜蒌,旱半夏为多年生植物,一年投资多年得利,寿命长达20年,瓜蒌每亩产量可达百斤以上,旱半夏亩产300-500公斤,利润是种粮的2—3倍。

它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走专业化种植之路,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使大量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只有浙江、江苏等少数地区发展瓜蒌种植及瓜蒌子加工业,如寸金寸土的浙江省种植瓜蒌的面积发展很快,现达到数十万亩。

由于这些地方适应种植瓜蒌的土地资源有限,并且土地成本相对较高,瓜蒌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因瓜蒌子生长在微酸性的南方红壤及沙质土中,湖南有丰富的土土资源,同时,年平均气温、日照、降水等非常适应种植,加上种植瓜蒌,旱半夏管理相对粗放,瓜蒌在生长过程中无需农药、化肥;在加工过程中不需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是绿色、有机产品。

较桔科、梨科经济林投入少得多,投入回报快,种植瓜蒌一般第二年可收回成本。

大量富余农村劳力,如果组织、传授他们种植瓜蒌,既可让他们学会种养技术,又可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种植瓜蒌每年的经济效益一般平均4500---6000元/亩。

旱半夏亩产300-500公斤每公斤鲜品现市价24元计每亩增加收入7200--12000元。

两项相加亩收入11700--18000左右。

据调查2010年的种植面积是近年来最低的,瓜蒌供应量骤减,因此造成年瓜蒌鲜果的价格翻了一番,尽管2011年种植面积有所增长,但是由于从南到北的春季持续干旱,是栝楼的生长不尽如人意,从目前长势看产量不会有大幅增加。

预计今年鲜瓜蒌的收购价会与去年持平。

近年有一大批3--5年的瓜蒌种植面积会更新,由于其他药材的种植效益比较高,大部分技术熟练的药农会改种其他中药材。

因此,在湖南发展瓜蒌,旱半夏套种种植这一项目前景不错,有很大的潜力。

(二)市场价值分析1、市场食用价值分析瓜蒌果实瓜蒌仁经传统配方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瓜蒌子”,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以其味脆香特异、润绵爽口、香溢满堂,被誉为“瓜子之王”,为中国特色保健食品,是休闲品尝、赠送亲友的时尚礼品,也是瓜子业中的一枝新秀。

瓜蒌子市场需求巨大,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大城市供不应求。

2、市场药用价值分析瓜壳、藤、茎块及瓜子都是名贵中药,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作用,并能治疗冠心病等,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具有很大的医用开发价值。

据医药和外贸部门透露:近年来我国瓜蒌种植远远跟不上市场需要。

一是出口量日益增加,已畅销香港、东南亚、西欧等国际市场,二是由于瓜蒌系常用大宗中药材,国内货源十分紧张。

三是有的地方实行部门专营封锁供需求矛盾无法解决。

瓜蒌又名花粉,以果实入药,是大量出口药材,国家医药局已把它列为今后五年内大力发展种植的重点项目。

据《农村信息报》报道:广西藤县白祝乡以儿村种瓜蒌当年平均每户收入9750元,河南内乡县农民李保花在半亩庭院栽种90株瓜蒌,当年收入7000余元。

据《中医药信息报道》瓜蒌(花粉),从去年的24-30元/公斤,上涨到今年48元/公斤,价格虽高,但仍难寻到货源,预计在五年内亦难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其销量和价格必定还会有所增长。

第六部分:结论及建议瓜蒌种植立足湖南省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进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市场为向导,在经营模式上采用了“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在瓜蒌种植环节,采用农业新高技术培育,学习了先进、可靠、成熟的培育技术,保证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瓜蒌种植亦可促进湖南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带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而,此种植具有显著地生态效益,种植过程中注重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使瓜蒌种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瓜蒌,旱半夏套种技术的种植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因而分析是可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