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教学中应渗透创新教育

美术教学中应渗透创新教育

美术教学中应渗透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自信心;创新教学;鼓励;观察
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它应该成为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注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美术教师也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

成为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要会画、会雕刻,还要在摄影、书法、电脑制作、音乐鉴赏、文学等方面有独特见解和造诣,注重在衣着装扮,举手投足等每个细节上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这样,教师身上所散发的艺术性就会深深吸引着学生,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教师的创新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

爱因斯坦却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到深思吗?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随便动手的,古用戒尺,今用教鞭。

一时的“纪律”,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了解,才一步步地把也塑造成发明之王。

(1)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2)解放小孩子的嘴。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人都有好奇心,何况是小孩子?(3)认识小孩子有力量。

我们要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可发现小孩子有力量。

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

时代在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好问,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
的,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

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鼓励孩子在参与中真有体验,真正有发展,真正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心理学家韦洛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可见,游戏是儿童的天堂。

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了活泼多样的游戏。

如,采摘果实、帮小动物找家、找朋友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满足了低年级爱玩、好动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中打开了创新之门。

如,为儿歌配画,学生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的联想范围,培养学生进行形象的思维能力,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

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发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

又如,为画配故事,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

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想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想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一些思维能力。

多些理解和宽容,就会多些成长和创造。

课堂还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

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
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

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对于任何事他都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后来我经过调查,有很多学生以前没上过美术课,有的是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他都很喜欢美术课,但却自认为自己不会画,欣赏课中表现也不积极。

看来,只有先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自信心才行,在教学中我要多鼓励学生,我相信我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在美术课堂中有自信,也有能力学好美术课的。

因此,让我们的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中之重”。

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钙”等物质对学生身体健康发育的作用,但对学生精神上的需要是什么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创新的动力。

美术,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学校的美术课堂里就更离不开创新了。

要在美术课堂上发挥学生的创造欲望。

我相信教师有着创新欲望,学生会更加热衷于创新的。

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活跃。

要充分尊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色彩!
(作者单位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
编辑韩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