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机制建设

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机制建设

CAIZHENGJIANDU201318
理论

照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的要求,自治区出台了《自治区财政厅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财政厅内部预算、国库、非税收入、财政收支、会计等处室,均为自身业务的监督主体,履行日常监督职责,以下是作者就财政机关业务机构如何加强监督机制建设的思考。将日常监督机制内嵌入各处室健全完善制度,日常业务流程,定期自查自纠的工作中,使依法行政、照章办事形成制度,形成习惯,减少财政行为失误、偏差和疏忽,提高财政业务的规范性,进而促进自治区财政机关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合理合规,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迎接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一、创新监管环境根据财政管理的目标和现行的职能界定,依照国家财政制度要求,全面梳理各项财政业务,系统建立主体明确、责任清晰、可操作可考核、细化量化的内控制度;认真分析国家制度规定,将国家制度确定的每一项工作目标、业务流程、审批环节等,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做到人人有目标,岗岗有责任,以制度落实责任,以实绩考核工作。具体要求:第一,符合性。单位的内控制度与上级的制度规定是否完整准确拟合一致,包括:目标、对象、范围、标准、条件、

时限、操作过程等诸要素。
第二,完善性。单位的业务内部控
制是否系统、全面、完整。
第三,操作性。财政业务工作运行
规程等内部控制制度各环节、岗位、人
员是否简洁易行,衔接顺畅,相互制衡。
第四,细化度。岗位责任是否细化
并附岗位责任说明。
第五,清晰度。如:工作人员分工是
否清晰严谨、科学合理。
第六,衔接性。建立适当的内部岗
位接替制度。
第七,特殊性。特殊时期、特殊事项
是否制订工作应急预案和程序。
第八,透明度。工作目标、原则、流
程、岗位责任等内控制度的社会公开度
和知晓率。
二、加强风险控制
进行财政业务风险识别、监测、评估,确定应对措施,结合审计和相关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在有资源分配权,自由裁量权和公开程度低等的重点领域、操作环节、关键岗位,要进一步加强管控:第一,对业务工作流程的诸领域、环节、岗位进行风险识别、监测、评估。第二,对已识别的各类风险进行因素分析。第三,各类风险采取应对措施。第四,风险应对措施切实有效。三、严格监控措施财政业务管理机构有关授权批准、岗位职责分离、资产与财政财务资料保管、查验与核对、业绩考核、工作督导等方面的制度和程序的建立与有效执行,并详细完整记录备查。具体要求:第一,财政管理业务工作运行规程是否严格遵循并全面执行。第二,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第三,重要岗位是否定期轮换。第四,预算资金分配等重大事项是否经过集体讨论。第五,预算管理机构、财政国库管理机构与相关处室是否定期对账。第六,内部审核是否认真核对并签署明确审定意见。第七,财政审核审批事项所需要的申报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效。第八,是否记录各项财政业务管理活动及决策过程并妥善保管。
四、强化信息沟通
财政业务管理机构及时、准确地收
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确
保信息与财政部门内部、相关部门之
间、上级机关和社会进行有效沟通,主
要包括:
第一,是否建立重大事项执行报告
制度。
第二,是否与财政部门内部机构充
分沟通有关财政管理信息。
第三,是否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

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机制建设的研究

胡新元

45
CAIZHENGJIANDU201318CAIZHENGJIANDU理论自实施财政内部监督以来,各级财政内部监督部门在制度建设、业务开展、机构设立和职能转换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财政工作人员高效安全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财政内部监督的作用和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已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普遍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就县级财政内部监督而言,从纵向上看,处于财政内部监督最前沿,在完成上级财政部门规定动作的同时,面向基层,与老百姓最贴近,承担县乡两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任务;从横向上看,群体最庞大,承担的任务最繁重,上面一跟针,下面千条线,党和国家各项财政政策和资金落实,特别是面向“三农”的资金,都依靠县乡财政部门去执行,依靠县级财政监督机构去监管,因此县级财政内部监督机构在我国整个财政监督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地位非常突出,职能作用非常大。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应该引起重视,而且亟待改进。一、县级财政内部监督现状分析(一)“大监督”观念淡薄,框架还没有搭成县级财政监督机构在实施财政监督检查时,一般比较注重对外监督检查,内部监督的意识和重视程度相对较差。据了解,大多数地方每年只是由财政监督局(或监督办)单枪匹马,在形式上走一道式的检查一下,没有与业务股室沟通协调,难以形成合力,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财政监督工作机制,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紧密结合的财政“大监督”观念淡薄,科学、精细、高效的内部监督框架还没有形成。(二)存在重对外检查处罚,轻内部监督检查的现象由于各县县情不一,特别是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在财政保障不足,专项检查经费预算安排滞后的情况下,导致注重对外检查处罚,以缓解自身经费不足。在对内部监督检查上,往往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按内部监督检查程序进行认真的检查,整改意见轻描淡写,不接触实质。(三)制度、程序不到位,监督检查功效没有发挥出来县级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现状及对策分析●罗江涛黎沛商、讨论。第四,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利用并及时更新。第五,是否建立文件抄送制度并有效执行。第六,主要工作启动、开展、成效是否及时通报。五、定期监督检查制度的生命在于有效执行。荣誉,信任,协作不能代替监督。要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对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具体是:第一,对财政业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地监督检查;第二,发现问题是否得到及时纠正。第三,对内部控制制度定期整体评价,并适时修正。从以上五个方面逐步建立起财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新机制,每个财政业务单元,以揭示问题,规范管理,完善内控和提高绩效为工作重心,将监督机制建设融入日常制度建设中,化在财政业务工作的流程中,定于审核审批的每个环节中,有效促进财政机关依法行政,规范行为,防范风险,提高效能,保护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双安全。■(作者单位:新疆财政厅监督检查局)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