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论文
【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实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这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矿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可能引发地震、
滑坡、塌陷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排放的副
产物对大气和水资源都有危害。对此国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
矿产资源的环境保护,对于不合理的开发要进行技术改造和监督管
理。全面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本土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
满足了国民生产的需要。但是矿产资源并不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
可耗竭性和不可更新性,因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
题。
1矿产资源本身所具备的特性
1.1矿产资源开发的不确定性
矿产资源的开发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所能探测和
开发的矿产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矿产资
源认识不断变化,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扩
展。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2矿产资源分布不均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是由于地质运动造成的,在一些地方矿产资源
高度集中,而在另一些地方矿产十分匮乏。同时贫矿和富矿的分布也
是不均匀的,尤其是支柱性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不均衡性对
国际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3矿产资源不可再生
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由它的形成性质所决定的。为此社会再
生产要求自然界不断地为社会补充矿物原料,并保持与社会生产力水
平相适应的资源储备。这就意味着矿产资源将被人类大量的开发和利
用来适应经济的发展,合理的规划和保护也就成为必然。
2国内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态势权衡
2.1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总体态势
国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
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全世界围来看,共有有七个国家拥有36
种以上已经探明的矿种,中国就是世界上矿种最齐全的少数国家之
一。但是矿产资源的贫富差异性很大。支柱性矿产种类以贫矿居多,
如铁矿储量中97.47%为贫矿,人均铁矿资源量仅占世界人均量的
35.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以上。矿产资源的贫富悬殊性以及人均
占有量问题已成为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2.2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的匹配程度
国内的生产布局和经济结构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分布并不匹配。
其中煤主要分布于西北和华北,铁集中于东北、华北和西南,铜以长
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重要,磷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地区,钨、锡、锑
等主要分布在湘、赣、桂、滇等省。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
北等地,另外还有一些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超大型矿区主要分布于
西部地区。
2.3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的成效
我国的矿业开发和利用的总体规模已占据世界第三位,开发和利
用效果显著。尤其是在进十几年中支柱性矿产探明储量增长明显:石
油、天然气、锰、铅、锌、铜、银和金探明储量增长较快,煤炭、水
泥、钢、十种有色金属以及原油产量已分别据世界前十位,有色金属
矿产种类齐全几乎全部得到开发利用[1]。
3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危机
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严重问题,比如
对于大气的污染,水源的污染,矿产开采技术的落后,资源的过度开
采和浪费,矿难事故的频发发生等,危机和挑战并存。
我国有十几万个矿山,偏远地区乱开现象严重,矿产资源回收过
程中总回收率为3%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再加上开矿技术水
平落后,安全性差,矿难事故频繁发生。另外不合理里的矿产开发也
给大气和水资源带来了不良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采矿引发的
大面积塌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亿元以上。植被大面积破坏,重
金属超标,生产过程中尾矿和废水流入河流中或渗入地下水中,使水
源中多种重金属超标,水质受到重度污染。基于矿产资源的特点和矿
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出现的不合理性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规划与
保护[2]。
4矿产资源的规划战略
4.1规划矿产资源的开发布局
根据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合理性应该采取规划开发措施。中东部地
区大力推进矿业结构优化升级,挖掘资源潜力,强化综合利用。东北
地区重点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稳定规模,保障振兴,促进资
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资
源接续区,促进优势资源转化。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增储增产,
稳步提升的原则。总体来看要统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据不同
功能,科学合理划分开发模块,才能保证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提升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回收效率
提升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一直是国家大力倡导的。加强矿
产资源采选回收率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也是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的问
题。例如为了让更多陆上或海上油田得到充分的开发,通过先进的开
采技术可以实现二次利用,三次利用等。另外对于新的开矿资源,国
家对此也有严格的要求,对于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制定开采回采
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准入标准,如果尚未达标,是无法获
得开采许可证的[3]。
4.3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
依据资源合理开发再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的循环经济
的发展。促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这就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矿山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在众多以矿产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圈中极力促进煤层气、油页岩、煤矸
石、难选冶黑色金属、共伴生有色多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多金属
尾矿资源等的高效开发,引导和带动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
5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
5.1宣传法制教育,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法制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民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意识,国家在
大力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这就需要
加强法制宣传,让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理念树立在每个人心
中,再加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把矿产资源政策管理和矿产开发产
业政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4]。把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重点从
要求全面持证开采转变到引导地区性的矿业开发服从并服务于国家
产业政策调整的需要上来,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
5.2对矿产资源的开发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加强矿产资源的监督和管理是实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
重要手段。
5.3利用科技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
科技是一种生产力,利用科技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可以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提升充分开发和二次开发的效
率,在利用和回收方面逐步和世界技术接轨[5]。通过科学技术可以
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内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经济发展对矿产资
源的消耗水平,实行开源节流,从而实现更合理,更高效的保护矿产
资源。
5.4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实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这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一方面矿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可能引发地震、滑坡、塌
陷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排放的副产物对大
气和水资源都有危害。对此国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矿产资源
的环境保护,对于不合理的开发要进行技术改造和监督管理。全面保
护矿产资源的开发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秋霞,周文雅,单强;我国12种重要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
利用状况调查评价[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3,5:1-4.
[2]闫军印,李百华;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
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5:95-99.
[3]雷婷;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网友
世界,2013,22: 62.
[4]曹开军,基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J];矿业工程,2014,1:1-4.
[5]李达昌;煤矿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云南煤
炭,2013,4: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