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第九课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 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 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 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 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 是卑俗。
1.思维创新的内涵
科学思维所说的思维创新,特指人 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 活动。
创新并不神秘——
创新是一种精神——反叛、破坏、探索、 冒险、责任、奉献、执著、 无畏、牺 牲……
创新是一种能力——善于发现、思考、 捕捉、借鉴、变化、突破、加工、开发、 收获……
创新是大胆突破 创新往往是简单的 创新是歪打正着 创新是抓住偶然 创新是突发奇想 创新是巧妙组合 创新是因祸得福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
许多人都有手被草割破的经历,但
只有鲁班在手被草割破以后,观察到 草叶的边缘存在的无数的细齿,联系 到了木工工具,从而发明了木工锯。
1.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 物的工具,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生发 展的能力
2.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
介绍几种思维方法
联想思维
有关创新的名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江泽民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 创造之人。
——陶行知(教育家)
深圳: 昨天 今天 明天
创新成就国家核心人才!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 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 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这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却足以证 明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影响力。 作为我国的核心人才,他的创新不 仅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整个世界。
第九课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摔碎展品获金奖
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会场,由于当时中国国际地
位低微,又加之茅台酒用土制的陶罐包装,评委们对它根本
不屑一顾,一份绝世的醇香就这样被长久的冷落着。见此情形, 一名中国官员急中生智,猛然将陶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四 溢,举座皆惊,茅台酒因此凭借它卓越的芳香征服了世界,一 举夺得了金奖。
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 想,将它们联结起来。
例:粉笔—原子弹 粉笔—教师—科学知识—科学家—
原子弹
1.足球—讲台; 2.黑板—聂卫平; 3.汽车—绘图仪; 4.油泵—台灯
立体思维
将事物与其周围的立体空间联系 起来思考。它要求人们跳出点、线、面 的限制,站在空间的位置来思考问题。
发散性思维
创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联想 创新是倒行逆施 创新是模仿借鉴 创新是新瓶装旧酒 创新是调整顺序重新排列 创新是“偷工减料”
创新不是 专业人士的专利
创新无处不在
创新没有年龄 界限
创新并不 需要高学历
创新不是 遥不可及,而是 伸手可得!
2.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把发 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示意图
迷人而又逼人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江泽民
2.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 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பைடு நூலகம்
突破思维定势要做到:
1. 注意观察,从日常生活 中寻找灵感的火花。
2.不受规则和权威的局限, 要敢于怀疑和质问。
3. 经常尝试自由联想或进行 “头脑风暴”训练。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德育学科考试大纲
9.1了解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p114) 9.2尝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 p118)
第三单元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常用的一种思 考方法,就是把表面上看似无关的一事 物与另一事物相联系,从而引发思路。 (如:鲁班发明木工锯,斯本塞发明微 波炉等等)
新型收割机
一位美国发明家在一次理发时看 到理发推子的动作,突然与其正在
思考的收割机结构方案联系起来,
成功地开发出利用理发推子动作原 理的新型收割机。
就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不 同角度去探寻多种可能性的解决方 案,最终获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逆向思维
与人们习惯性思路相反的一种 思维方式,即打破常规思路,换一 个角度倒过来进行思考。
司马光砸缸
众所周知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 故事,就是逆向思维的精彩范例。当时, 按照一般的习惯救人思路是“人离开 水”,可是在场的小朋友没有一个能胜 任。而司马光果断地搬起石头,砸破水 缸,水流走了,落水的小朋友也得救了。
思路
思路
思路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 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思 维创新。
结合教材所给资料,说明爱因斯坦 之所以能提出“波粒二象说”,从思维 方法上看,他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从思维方法上看,他运用了辩证思维, 用了矛盾分析方法。
讨论:
第九课
——车尔尼雪夫斯基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 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 正的知识。
——列夫·托尔斯泰
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作 用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 维的方法。
3.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
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 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 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 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 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可以这样 说,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 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未来的发展前 途。
置换思维
用另一样东西或元素来替换某 个原有的东西或元素,从而解决一 些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使问题 得到更好的解决。
“曹冲称象”就是置换思维的典范
组合思维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现 象、原理等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新 的构想的思维方式。
第九课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