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远远没有西方学者成熟,但目前已做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王明洋 [ 4 ] 最早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为了所在社会全面且长远的利益必须关心并全力履行的义务,表现为对社会的适应以及发展的参与。
周祖城 [ 5 ]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的,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
高勇强 [ 6 ] 认为,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达成一致是很困难的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比作一个连续的光谱,光谱的一端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是最低的社会责任;光谱的另一端是社会利益最大化,代表最高的社会责任;光谱的中间是股东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均衡,是接近现实的社会责任观点。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来看,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并无本质差别,仅是研究出发点有所不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有同级观和层级观之分,而本文展开的研究是基于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阐述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并建立与其相关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2. 国内外主要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DOI:10.14089/11-3664/f.2015.01.010 一、问题的提出 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1-0068-09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 279.23 摘 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其所获得的利润,品牌形象、社会责任等软实力也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 重要影响因素。
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五个基本方面,它们 同时交叉存在于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
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以具体的利益相关者为维度,可将其对投资 者、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环境、社区和公众的责任细化为 21 个具体指标。
关键词: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评价指标(1.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北京市 100081;2.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市 100048)波 2 黄 益 方 1 ,孙 永 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苏宁电器为例1. 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68大多数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概念起源于美国,谢尔登(Oliver Sheldo n)[ 1 ] 在《管理的哲学》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需要考虑公司产业内外各种人类的需要,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道德因素,自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拉开了帷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社会责任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分歧主要在于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以及是否分层两个方面,主要包括同级观和层级观。
同级观的典型代表艾奥斯和沃尔顿(Eells & Walto n)[2 ] 提出,社会责任是当企业与社会发生互动时产生的问题及治理企业和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层级观的典型代表是卡罗尔(Carrol l)[3 ] 与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CE D)。
卡罗尔的金字塔模型主要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先后次序及重要性,认为社会责任是一个结构成分,包含在特定时期社会对经济组织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方面的期望。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各种公约和宣言等;接着由非政府组织提出,现广为应用的SA8000就是由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SA I)提出的,然后发展到由个别大型跨国公司自行制定其社会责任准则。
尽管社会责任的标准很多,但内涵基本一致,其差别只在于侧重点有所不同。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以用于第三方认证的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具有通用性,不受地域、行业、公司规模等限制,现已广泛得到社会的认可,其提出的宗旨是确保所在公司及其供应商能够尊重其工人的权利。
[7 ]尽管国内关于社会责任评价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及社会组织机构对此做出的努力,不仅有特殊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指导意见,还包括了适应于各种规模企业的规范条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内关于社会责任的相关文件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及评价研究已经受到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关注,拟定了各种文件,呼吁社会关注社会责任,由此可见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表 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文件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要履行社会责 任,基于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将零售企业履行社 会责任的内容概括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五个基本方面。
[ 8 ]二、零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1. 经济责任企业首先是一个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它是由 投 资 者 授 权 经 营 的 资 产 而 形 成 的 企 业 法 人 所 有 权。
在社会责任的观点下,经济责任指企业应为 其利益相关者带来经济收益,构筑其长期发展的 经济基础,包括尽可能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或服务,以公平的价格出售,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 率,创造和积累企业财富等。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 特 别 需 要 尊 重 并 公 平 对 待 其 供 应 商 和 行 业 竞 争 者,因为供应商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是零售企业的 源泉,如果不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零售 企业将无法开展业务。
2. 法律责任企业作为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如果想要获得 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内开展活动。
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而规定的 一种硬性约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最低的社会道 德标准,只有在此准绳下,企业才能寻求自身的发 展。
由于法律自身的层次性,企业也必须遵守国 际公约、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的道德标准和规 范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但是法律不可能解 决所有社会对企业的期望,更多的需要企业自觉 遵守社会公约。
对零售企业而言,最基本的法律 责任包括保证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确保 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促 进行业良好竞争秩序的建立,依法缴纳税款,不参 与或不支持腐败,不得严重污染环境等。
3. 环境责任随 着 经 济 的 蓬 勃 发 展 ,环 境 问 题 也 日 益 突出。
环境属于公共资源,对它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关系到当代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管 理 体 系 、 员工 国内纺织企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体系》2005.05 利益相关者 深圳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 市 公 司 社 会 责 任 指 引》2006.09 员工、产品、 环境、社会 国内企业 中国企业联合会可 持续发展理事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 标准和实施范例》 2007.11 经济、社会、 环境、产品 国内工业企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 会等 11 家工业协会 《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 会社会责任指南》2008.04 利益相关者 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 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2008.05 经济、社会、 环境 中央企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 责任的指导意见》 2008.01 分类原则 发布对象 发布者 名称 发布时间69 展,由此,本着公正的原则,企 业的环境责任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就零售企业而言,在经营过程中,对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量监控、制冷系统四大主要系统应重点控制,尽量使用资源节约型产品,减少能量消耗。
在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宣传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提供绿色产品收废旧产品,有效处理垃圾等。
而在采购配送过程中,倡导绿色物流,尽量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和流通费用,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4. 伦理责任伦理责任是社会成员共同期望或禁止的,但还没有形成法律文件的做法。
企业伦理责任具体包括与其利益相关者相处要本着公开坦诚、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相互尊重的原则,形成良好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稳步发展。
就零售企业而言,需维护消费者权利,保证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不谋取暴利等;需维护员工权利,保证其就业、择业的权利,按时获得报酬、休息休假的权利,享受技能培训的权利,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等;需正确对待供应商及竞争者,提倡合作,杜绝欺诈,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交易秩序;除按照政府规定按时交纳税款外,还需积极配合政府并支持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例如积极分担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成本等。
此外,企业应积极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促进诚信文化建设,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成为市场经济的维护者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5. 慈善责任慈善责任体现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新期望,该类社会责任是高于法律责任的,也是高于一般的伦理责任的,通过履行慈善责任,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使其有形资产增值,社会效益使其无形资产增值,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样也可以使企业有形资产增值。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行业,零售企业也必须结合自身能力,开展社会慈善活动,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
总之,这五部分内容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同时交叉存在于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企业应切实履行社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维护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然,企业除履行上述五项社会责任外,还可以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风俗习惯等社会新要求履行其他相关社会责任。
70 三、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维度 明确了零售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基 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可将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状况以具体的利益相关者为评价维度进行划分, 从 而 细 化 零 售 企 业 对 不 同 利 益 相 关 者 的 社 会 责任。
[ 9 ] 具体表述如下:1. 投资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与企业的关系是 内部关系的主要内容,而投资方式由最初的单一 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模式,例如由最初单一的货 币投资向股票、债券、保险等方式转变,由此,企业 投资者就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企业与投资者 的关系也就转变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需通 过对投资者负责的方式来履行相应责任。
2. 员工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一切活动都必 须由员工来操作,尽管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首先建 立在经济契约的基础上,但是企业也必须对员工 履行相应的法律及伦理责任。
作为企业内部的核 心利益相关者,员工也需要积极发挥才干,努力为 企业创造价值。
3. 消费者随着消费者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与消 费者由单纯的买卖关系转变为一种相互信赖的共 生关系。
企业的利益依赖于消费者的利益,特别 是零售企业直接连接着生产与消费,更加需要关 注消费者的利益。
4. 供应商供应商是指直接向零售企业及其竞争者提供 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及分支机构、个体户,包括制造 者、经销商及其他中介商,统称为供应商。
供应商 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尤其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其重 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