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功能
三、最大诚信原则的应用
最大诚信原则贯穿于保险法的全部内容,统帅着保险立法,指导
着保险司法,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适用于保险活动的订立、履行、解除、理赔、条款解释、争议处理
等各个环节,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保险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方面予
以略论。

投保人对最大诚信原则的遵守
1。如实告知义务
2。履行保证义务
保证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所做出的承诺,依英国1906
年海上保险法的解释:即保证作为或不作为某些特定事项,或保证
履行某项条件,或肯定或否定某些事实特定状况的存在,一旦违反,
保险人可以据以解除合同。简而言之,保证是被保险人订立合同所
需履行的某种义务。如无此保证,则保险人可以不订立合同或改变
合同的内容。保证重在烙守合同承诺,其目的在于控制危险,确保
保险标的处于稳定的、安全的状态之中。保证必须严格遵守。如果
被保险人不遵守保证,除保险单另有约定外,保险人可以从被保险
人违反保证之时起解除自己的责任。所以,保证对于被保险人的要
求极为严格,特别是在海上保险中,依照惯例,无论违反保证的事
实对危险的发生是否重要,保险人均可宣告保险单无效。

3。防灾及施救义务
人们投保后往往以为进了保险箱,而不再去防范风险。例如,有
了盗窃保险就会放松警惕,掉以轻心,或者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会熟
视无睹、袖手旁观,这无异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不仅增大了危险
发生的可能性,也加重了保险人的补偿责任,其结果,保险制度不
但未达防御灾害、增进人类福社的目的,反而成为灾难发生的罪魁
祸首。故保险法对被保险人课以维护保险标的安全和施救的义务,
以求双方平衡利益。

保险事故的发生,既是个人财产的损失,也是社会财富的浪费。
投保人参加保险后,风险转嫁给保险人,而被保险人往往实际控制
着保险标的,对危险的防范及施救更为有效。因此,各国保险法均
规定,当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负有施救义务,以防止损失的
扩大和蔓延,但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
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保险人应当承担。

保险人对最大诚信原则的遵守
1。保险条款的说明义务
说明义务是指保险人应当就保险合同利害关系条款特别是免责条
款向被保险人明确说明。我国保险法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
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人责
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保险条
款的说明义务是由保险合同的性质决定的。保险合同为附和合同,
其内容由保险人单方拟订,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几无参与之机会,只
能对保险条款表示同意与不同意,无修改的权利。而保险条款融专
业性、技术性及科学性为一体,未经专门之研习,难窥堂奥。合同
既然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如果一方不明白合同内容
就作出承诺,应视为合同当事人意思未达成一致,未达成合意的条
款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如果构成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当事人可以
请求撤销合同。说明的效果在于向投保人提示保险合同的内容,说
明的范围应当包括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不保标的、除外责
任、免赔额以及专业术语的内涵,以免投保人发生误解。说明形式
是以书面为之还是以口头为之,保险法并无明确规定。采用书面形
式履行说明义务,既可以避免当事人间举证的困难,也有利于规范
保险人的说明范围,应予提倡。

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危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能尽速领得保险人给付之补偿金,乃
保险之重要宗旨也。[7]探险合同不同于其他合同,危险发生后对是
否属于保险事故以及具体损失额的确定,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调查
与估算程序,如果保险人已尽力调查与估算,则通常能够及时赔偿,
但若保险人故意拖延调查,或因危险事故及损失的确定较为复杂,
补偿金额悬而未定时,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难以兑现。为了防止保
险人久拖不赔,各国对保险人的理赔期限均有明确要求,依我国保
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
请求后,应及时做出核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
益人达成有关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额的协议后10日内,履行赔偿或
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保险金额及赔偿或者给付期限有约
定的,保险人应当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
义务。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
之日起60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
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最低数额先予支付。

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
按照保险惯例,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
只有依法律规定,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保险
人才有权解除合同。但若保险人不及时行使,则视为放弃权利,日
后不得再主张此种权利。此即所谓弃权与禁止反言。例如,投保人
违反告知义务或未按期交纳保险费,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但未能
及时行使,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再行主张则不应予以支持。其目的在
于督促保险人尽快行使权利,如果允许保险人拖延时间,将使保险
合同的效力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而且保险人可能会选择对自己
最有利的时机来决定行使或不行使该解除权,从而损害被保险人的
利益。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主张合同解除权,若保险事故不发生,则
主张合同继续有效进而要求支付保险费,这显然有悖于最大诚实信
用原则。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第3款规定,自保险人知
有解除之原因后,经过1个月不行使而消灭,或契约订立后经过2
年,即使有解除之原因,亦不得解除契约。我国《保险法》第54条
对弃权与禁止反言也作了规定,但内容过窄,仅适用于年龄不实,
且期限不分长短一律规定为2年,有偏袒保险人之嫌。《保险法》
逆各国保险立法所强调的维护被保险人利益而行,应适时修正之。

理财指通过科学而合理的方法使现有的财富增值。也就是说它是
建立在已经拥有一定资产的基础上,进入大学之后,几乎每个大学
生都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开始独立生活,也必然从父母那获得一
笔可观的转移性收入——生活费,也有不少同学靠兼职获得收入,
这就使得大学生有条件有必要进行理财。对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
来说,对“理财”的理解,不能局限在对已有资产的使用上,更应
该包含获得资产的方法。即,理财是通过科学而合理的方法来获得
财富,并通过这些财富的正确管理达到财富的增值,也就是说,大
学生理财既要“开源”,也要“节流”。

在目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对外投资的机会很多。对
外投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增加个人收益。对
外投资具有1)对象多样化,决策程序复杂。2)收益与风险差别大。
3)变现能力差别大。4)回收时间和方式差别大的特点。所以大学生
在对外投资时,为了保证投资取得预期的效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效益性原则。2、安全性原则。3、流动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对外投资之前应该综合考虑个人财务状况,整体财务管理目
标,投资对象的收益与风险等因素。

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个人
证劵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风险小、投机能力不强,因此
比较适合资金性质不适宜冒险的投资,对资本较少又没有固定收入
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进行债券投资时,首先应该
做的就是债券估价,债券价值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债券的预期货
币收入和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投资收益率。

若债券是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其债券价值为:P=∑
若债券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其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P=(P89-p106债券估价)
当然,在进行债券投资之前也应该对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
其风险才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考虑谨慎投资,不至于盲目造成损失。
债券投资的风险:1、传统债券的投资风险。1)违约风险。2)利率风
险。3)流动性风险。4)通货膨胀风险。5)汇率风险。2、带有附带条
款的债券的投资风险。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毕竟债券投资还是
能带来比较可观的收益的,它主要包括债券利息收入、债券的价差
收益和债券利息的在投资收益股票投资相对债券投资而言,具有以
下特点:1、是股权性投资。2、风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