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报告篇一:XX年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XX年)报告编号:1686076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XX年)报告编号: 168607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6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阅读:http:///R_QiTaHangYe/76/ZhiHuiChengShiJianSheShiCha ngXingQingFenXiYuQuShiYuCe.html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XX年中国的城镇化达到了54.77 %,城镇人口达到7.5亿。
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每年还将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经进入以城市为主的时代。
城市化和城市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格局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过程。
可以说,未来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特征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发展的特征和状况。
而当今城市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使城市在压力下运行。
为了抓住机遇并构建可持续的繁荣,城市需要变得更加“智慧”,“智慧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的基本理念是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城市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和更为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理念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城市管理,通过智慧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效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物联网、互联网、无线网络、卫星定位、云计算、软件设计等技术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产业;引发科技创新潮流;提供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变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必将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社交等几乎一切行为方式。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XX年)显示,截止XX年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数量达到了386个,同比增长22%。
目前,我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
我国333个地级市已全部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380多个县级市也正在加紧开展建设工作。
已有220余个地级市、100余个县级市完成并投入使用,累计开发应用系统3600多个,全国累计开发涉及国土、房产、公安、环保等几十个领域的2500多个应用系统,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先期试点的过程中,推行公私合作、政企联盟以谋求投资的多元化、技术的完善化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国际已有智慧城市的开发运作模式看,公私合作、政企联盟亦有多种模式。
建议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采用“政府主导投资管理,国内外多家城市开发公司、多家智慧城市方案提供商合作规划开发”的模式。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XX年)是对智慧城市建设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XX年)如实地反映了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XX年)揭示了智慧城市建设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第一章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综述第一节智慧城市概念一、智慧城市的定义二、智慧城市总体目标三、智慧城市特征四、智慧基础主要组成部分五、智慧城市重点建设领域第二节智慧城市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一、智慧城市提出的背景 1、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变化2、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3、智慧城市的提出及其愿景二、智慧城市的内涵1、智慧城市战略及其技术体系2、智慧城市基本理念3、智慧城市易混淆的概念界定三、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2、有利于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 3、有利于引发新一轮科技创新4、有利于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第三节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上游分析 1、物联网 2、信息技术 3、云计算二、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1、智慧建筑 2、智慧交通 3、智慧物流 4、电子政务第二章智慧城市建设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第一节智慧城市建设政治法律环境(P)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篇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_市场调研报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调研报告二〇一二年五月一、前言IBM 的“智慧地球”,惠普的“未来城市”,神州数码的“数字城市”,中国移动的“无线城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智慧城市”等概念,都迎合了当今社会和政府的信息化需求,大部分提出者也纷纷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智慧城市是一个宏观概念,是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城市是智慧城市和无线城市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无线城市更侧重于无线技术的应用。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目前情况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产业升级不断深化,既面临着建设再造一个新城市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居民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应对这些挑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何为智慧城市?1. 无线城市(Wireless City)无线城市(Wireless City)的普遍定义为:利用Wi-Fi、Wi-MAX、3G 等无线接入技术,建设覆盖整个城市或城市主要地区的宽带接入网,为个人、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
它是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
2. 智慧城市(Smart City)数字城市(Digital City)开始起步于1993 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它是指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技术、可视化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综合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监测管理,强调实现城市运行和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强调的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
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的概念最早见于新加坡实施的IT XX计划。
智能城市是以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控制软件、专家决策系统技术及传感设备等现代信息科技为基础,利用智能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共享,使城市的各种功能智能化运作。
智慧城市(Smart City)最早于XX 年由IBM 提出,指在充分利用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系统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统筹整合各类城市信息系。
智慧城市的定义: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 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其本质是以物联网、传感网为重要基础,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以智慧技术、智慧政务、智慧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城市形态。
3.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
4. 智慧城市愿景灵活:能够实时了解城市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能适当地进行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做出响应,即时部署资源。
服务于市民的需求。
便捷:远程访问“一站式”政府服务,可在线/通过手机支付账单、学习、购物、预订和进行交易。
安全:更好地进行监控,更有效地预防犯罪和开展调查。
高效:实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常规事务的整合以及与其他私营机构的协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
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
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