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发表时间:
2013-07-11T14:53:43.04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8月上供稿 作者: 唐景艳
[导读] 教学目的本身,除了使学生获得必要的 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 的培养。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也逐渐从知识
学习转向技能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 用得到了不同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 体现。应注
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
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 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创新 教育。教材在
变,老师在变,教学的理念、方
式也在变。于是,最被动的反倒成了学生,总 是被牵着走,这样的学习永远是被动的。然 而永恒不变的
准则是
———以学生为本,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 教学经验简单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 解,不足之处望大
家斧正。
〔关键词〕高中生物主体作用
1
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本身,除了使学生获得必要的 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 的培养。我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以生物为 例, 中
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应
当有科学的内容和合适的形式。在内容方 面,应当启发学生学会:①全面地看待自然 界、生物界和
生物学知识,克服认识上的片
面性。②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生命活动过 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待生命活动。③对生 物和生物学知识能
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
会相对地看问题,克服认识绝对化。④通过 观察、实验、实习、参观、采集制作标本和搜 集整理资料等实践活
动来发现和认识事物
以及学习生物学知识,避免单纯地接受知 识、死记硬背知识的倾向。⑤运用所学知识 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各种
具体问题,增
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⑥把获得的生物学知 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避免认识仅 停留在低级阶段。⑦在各种实践活
动中,特
别是在观察、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活动中,积 累、记录有关资料,有序地进行操作,善始善 终地完成全过程,克服实践活动中行
动或行
为的随意性。对观察、实验、实习等的过程和 数据应如实记载,不容篡改(即使与权威或 教材相反也应如实记载),培养对理性
的
“真 诚、信仰和执着”的科学精神。⑧正确使用生 物科学术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 法来掌握生物科学的概念、规律、原理和观
点等,避免学习行为的无序性,培养学生
“对 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 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的科学精 神。
⑨渗透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
“由‘知识就是力量’向‘创新才有力量’转 变”。那么,确立了教学目的,所有的教学活 动就要围绕着这
些展开。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具体方法为:
2.1
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例如:观察洋葱 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 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
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
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 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 老师提
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结果的好
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 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 图示,这样
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2.2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 度。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 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 察,对培
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很必要的。具体
方法为:
2.2.1
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 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 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 事物
的目的。
2.2.2
对比观察。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 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 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 似的
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
同点或因果关系。
2.2.3
重复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 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 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 “观
察、观察、再观察
”,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 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3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就需要将观察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 理。为此我们需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全 面、正确、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特征的独立 思考能
力。创造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能力中,重视思维过程的成功之处,就是让 所有学生搞清楚结果的来龙去脉。同时,为 了促进学生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提问
的设计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比如追问“这个问题你怎样想”、“你为什么 这样想”、“说说你的
思考步骤
”等。教师还应 注意学生智力活动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思 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表现空间
一项好的技术如果不能转变为产品,则 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样,通过仔细观察、独 立思考辛苦得出的知识,如果得不到表现, 得
不到认同或修改的建议,那么,学生的创
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创新意识就不能强 化,慢慢地,学生就会失去创新的动机。因 此,我们
的教学要努力培养每位学生表现的
空间,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注重对 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学生尝试 应用科学探究
的方法,研究高中生物问题,
验证高中生物规律。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 模板学习中对蛋白质的探究,要从学生的生 活实际来引导,如思
考怎样调整人们的饮食
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搭配方法和饮 食习惯。
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 还给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时间,真正地解 放学生自觉地学习。重视学生的发展,教会 他
们怎么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清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