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办公室行政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梳理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继而提出如何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细化。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是现代管理的方向,推行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进行管理科目的细化与量化长期以来,我们的办公室管理都是模糊化管理,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加上管理者的“个人发挥”,而对于管理的实效以及管理的延续性,却没有保障。
要实行办公室有效管理,就必须改变这种模糊的管理方式,用细化与量化的工作方式来真正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精细化。
所谓细化就是将一项工作或任务,按照一定的逻辑性,细分成若干部分,从而有利于领导者对工作进行整体考虑,又能掌握每个局部与细节。
特别是可以通过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从而有利于建立和改进工作流程,继而实现各个环节的时间控制,提高工作管理水平。
而进行量化,就是要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工作量测量,从而改任务安排为工作的量化安排,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2、在行政办公室管理中,流程化同样具有广阔的运用之处。
应用流程化理念,就是要学会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再根据工作任务的自然发展阶段,实现对工作任务的顺序衔接。
而标准化则是要在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中,在流程化管理的基础上,对管理工作进行合理梳理,建立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比如如何做才是对的,做到什么程度才是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以及在什么时间之内完成工作才算是合格或是优秀。
引入流程化与标准化理念,是提升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保障。
3、强化协同化与经济化的意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一个人单独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各部门、各环节以及所有成员间协同合作才能实现的。
以文件签收为例,从收文到办理再到存档,文件的传递要经过多个环节,没有彼此间的协同,难以完成此项工作,因此,必须树立协同化意识。
与此同时,要有经济化意识,以最少的消耗,去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二、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对策行政管理精细化,不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管理思想的改变,需要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要求,根据精细化要求,改变工作理念与方式,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1、建设精细化管理,要努力用“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品质,要建立“公文处理、会务、接待、值
班”等各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强调办公室工作的精品意识,从而使办公室成员在工作中养成精细化思想,使行政办公室管理实现从制度化约束向文化约束的转变,提高精细化水平。
2、以行政办公室管理为例,要实现精细化,就必须以规范的内部制度管理为基础,通过办公室人员规范的工作行为为保证。
精细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从精细化管理制度入手,把工作中得到的有益管理经验升华为工作制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办公室员工的精细化工作能力。
例如我们办公室在处理会务工作时,将平时常做的从会议目的、作用到会场的申请,再到会务的管理等十几项会议准备内容,总结出一套规范、细化的会务工作流程,从而使以后类似工作有章可循,且执行精细而准确。
3、员工精细化工作习惯有好的理念,有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好的习惯,长期以来形成粗糙的工作作风,在精细化管理下显然已不合时宜,必须培养员工的精细化工作习惯。
一方面,养成员工随时随地总结工作中的有益经验,从而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培养员工严格按照流程办事,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不断推进精细化,实现工作任务的标准化制定,工作任务的量化考核。
例如,办公室在每月制定的《月度工作计划》中,对办公室领域的各项工作,可以按照月初计划进行具体量化与精细分解,明确每一个阶段的负责人与任务,从而使工作成绩与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三、结束语粗细化管理是提升办公室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我们更好地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必须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养成精细化工作习惯,通过制度化、标准化,切实推进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