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效益研究报告

经济效益研究报告

经济效益研究报告
-报告人:欧阳正张福明
1.什么是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economical Benefit)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种耗费与成果的对比,一般的计算方式是“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是评价一项经济活动是否应进行的重要指标。

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主要特征
①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高低,首先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

②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也要符合解决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

③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要把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结合恰里进行考察,处理好二者的相互关系。

分析方法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可以采用统计的、数学的等具体方法,这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应该依分析目的、企业特点以及掌握资料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

下面介绍几种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1,因素分析法。

把综合性指标分解成各个原始的因素,以便确定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这种方法称为因素分析法,其要点如下:
(1)确定某项指标是由哪几项因素构成的,各因素的排列要遵循正常的顺序。

(2)确定各因素与某项指标的关系,如加减关系,乘除关系,乘方关系,函数关系等。

(3)根据分析的目的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测定某一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每一层次分析计算也称为连锁替代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影响一项指标的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依次的
把其中每一个因素作为变数,暂时把其他因素作为不变数,逐个进行替换,以测定此因素对该项指标的影响程度。

根据测定的结果,可以初步分清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从而抓住关键性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

因素的排列顺序要根据因素的内在联系加以确定。

2,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也称比重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计算某项经济指标各项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分析其内容构成的变化,从而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从结构分析中,能够掌握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按构成流动资金的各个专案占流动资金的总额的比重确定流动资金的结
构,然後将不同时期的资金结构相比较,观察构成变化与产品积压的情况,以及产销平衡定额情况,为进一步挖掘资金潜力之明了方向。

3,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将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动态相对数藉以分析指标发展的方向和增减速度。

例如以某年作为基准年,该年的某一指标定为100,将以後几年的指标与该基准年的指标相比较,换成百分数,或者采用环比的方法以次来分析某项指标的变化趋势。

上面介绍的是分析经济效益的方法,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从分析企业的收益性、成长性、流动性、安全性及生产性来分析,这又叫做经济效益的五性分析。

1,收益性分析。

企业收益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一定时期的收益及获利能力,主要指标见下表:
企业收益性指标
收益性比率计算公式
1,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总额
2,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3,毛利率销售毛利/净销售收入
4,销售利税率利税总额/净销售收入
是从量和质的角度评价企业发展情况即将来的发展趋势。

其指标是将前期目标做分母,本期指标做分子,求得增长率。

具体指标如下:
企业成长性指标
成长性比率计算公式
1,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前期销售收入
2,税前利润增长率本期税前利润/前期税前利润
3,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固定资产/前期固定资产
4,人员增长率本期职工人数/前期职工人数
5,产品成本降低率本期产品成本/前期产品成本
5,生产性分析。

企业的生产性指标分析的目的在于要查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均生产经营能力、生产经营水平和生产成果的分配问题。

其主要指标如下:
企业生产性指标
生产性比率计算公式
1,人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职工数
2,人均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职工数
3,人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平均职工人数
4,人均工资工资总额/平均职工人数
上述企业经营的五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经济效益的雷
达图表示出来。

雷达图的绘制方法是:先画出三个同心圆,同心圆的最小圆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的1/2值(或最坏情况),中间的圆表示行业平均水平,最大的圆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或同行业中的最好状态)。

把这个圆的360度分成五个区域,分别代表收益性、生产性、成长性、安全性及流动性。

在五个区内从圆心开始以放射线的形式分别画出相应的经营比率线,比例线的比例尺及同心圆的大小由该经营比率的量纲及同行业的水平来确定。

在经营雷达图上把一个财务决算期的该企业的经营比率都标出来,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多边形。

若企业某些指标位于中间圆以内,就说明该指标低於同行业平均水平,这就是需要加以改进的点,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

若多边形接近或低於最小圆,那说明企业经营状况很恶劣,企业处境十分危险。

若多边形接近最大甚至超过最大圆,这就说明企业在这方面有长处、应该加以发扬。

其他资料
1. 经济效益的含义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

劳动生产率高意味着活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减少物化劳动的消耗,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1)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1)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4.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
(1)企业兼并,指的是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2)“强强联合”是指大企业之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行合并。

实行大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强强联合”,特别是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达到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企业破产,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首先,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2.根据新建昆明学院学生食堂的经济效益研究
纵观昆明学院澄明苑学生食堂虽然食堂众多,但是存在没有特色的食堂。

导致学生去学校外面吃饭的现象很严重。

所以针对我们新建食堂是有必要性的。

另外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新建的昆明学院学生食堂投入经济不多,但是建成后经济收入是不可低估的。

3.假设平均每一个学生到新建的食堂消费10元,那么假设一天有3000多学生去吃饭或者什么的,那么每一天的收入就是30000元,那么该建筑食堂不要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投入。

总结,昆明学院新建食堂项目经济研究合格我们的预想,给予支持建设。

谢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