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班级人数时间教学任务与要求:了解训练方法整体分类;正确理解各个运动训练方法的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各种训练方法在训练实践中的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训练方法、训练方法是怎样分类的?各个训练方法的概念、特点?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各个训练方法的实质,如何在训练实践中正确应用各种训练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一)运动训练方法释义及作用1、运动训练方法释义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种办法。
运动训练方法在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练”的过程中被予应用,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双边活动中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方法。
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1、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构成运动训练方法的主要因素是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
2、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运动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对任何事物进行类别划分与体系建立,均需首先确定分类标准,依不同分类标准可建立若干不同的分类体系。
此外,还可以列出许多种不同的关于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标准和体系。
考虑到理论上的相对完整和实践应用的方便,我们依不同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用范围,将它们分为整体控制方法和具体操作方法两大类。
前者包括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两种具有整体思维特征的训练方法;后者则包括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以及比赛训练法8 种具体的直接操作的训练方法。
二、运动训练手段概述(一)运动训练手段释义及作用1、运动训练手段释义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
2、运动训练手段的作用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力。
(二)运动训练手段体系1、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可从身体练习的动力特征、动作构成和动作过程三个层面予以解析。
它的动力特征包括力的支点、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三种要素。
动作构成包含动作的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及节奏七种要素。
动作过程包含动作开始、进行和结束三个阶段。
由于动作的动力要素、构成要素和过程要素的变化,又组合出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
2、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分类身体练习又是指各种各样的具体动作,因此,以手段的动作结构特点为分类依据相对来说较为科学。
3、运动训练手段的分类依练习的目的,可将运动训练手段分为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依训练手段的效果对专项能力的影响,可分为一般训练手段和专项训练手段;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可分为基本习练手段和辅助训练手段;依练习手段的动作结构特点,则可以分为包含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的单一结构训练手段和包含固定性练习及变异性练习的多元结构训练手段两大类。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通常根据不同的训练任务,采用不同的分类体系去选择具体的练习手段。
在本书中,以动作结构特点为基本依据,介绍常用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知识 (表5-1)。
第二节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了提高训练活动的科学化水平,教练员不仅需要掌握进行某一训练内容方面的具体“工艺”方法,还必须掌握科学控制运动训练进程的“工程”方法。
现代运动训练控制理论的产生,不仅为现代运动训练的理论宝库提供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学指导思想,同时也为现代运动训练实践提供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控制方法。
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控制方法。
一、模式训练法(一)模式训练法释义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其操作程序为:1、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2、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3、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4、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5、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6、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7、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二)模式训练法的结构与特点1、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
训练的目标模型给出了未来运动训练过程目标发展的指标体系,检查手段是采集运动训练现实状态的信息工具,评定标准是甄别现实状态与训练模式间差异性质和程度的鉴标体系,训练手段是根据训练模式所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评定结果的反馈信息所提出的练习方法。
2、模式训练法的特点(1)模式训练法具有信息化特点。
(2)模式训练法具有定量化特点。
(三)模式训练法的应用1、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是一种闭环式的运行过程 (图5-1)。
由图5-1 可见,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模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结果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正训练计划的相应环节或教练员的指导方案,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模型指示的预定目标。
2、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范例我国青年女排将模式训练运用于发展弹跳力的训练,如表-2-5 所示(胡亦海,1999)。
由表可见,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至少需经三个步骤:首先,按的要求测验,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与检测成绩对应,同时按照“综合性、均衡性、适应性”的计算方法评诊出运动员现实的基本状况;其次,根据训练模型阶段训练过程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差距,确定训练重点,选择训练手段,实施严格的模式训练;最后,在预定的时间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测验,以检查模式训练的结果,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问题,继而又进入新的一轮应用过程。
二、程序训练法(一)程序训练法释义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二)程序训练法的结构与基本特点1、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程序训练法由训练程序。
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
编制训练程序要求将庞大、繁杂的训练内容按照系统分解成小训练内容单元(步子),并由其编制出具有相关性、逻辑性特点的训练内容体系。
例如:田径运动中跳高项目的技术训练是该项目整体训练内容中的一项内容。
从动作结构角度来看,跳高技术训练内容可分解为若干基本环节,即准备、助跑、踏地、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的训练内容。
其中任何基本环节的训练内容都可视为一个小训练内容单元(步子)。
而且,其中各基本环节的训练内容又可进一步分解。
例如助跑环节,可分解为助跑距离、助跑弧线、助跑节奏、助跑速度及助跑重心等子因素的训练。
时间序列通常是指训练过程训练单位时间的有机排序与衔接,要求将整个训练过程分解成有机相连的时间段落,以便将特定的小训练内容单元(步子)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中,使不同的训练内容通过时间序列有机相联。
2、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特点(1)程序训练法具有系统化特点。
(2)程序训练法具有定性化特点。
(3)程序训练法具有程序化特点。
(三)程序训练法的应用1、程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程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是一种闭环式的过程。
由图5-2 可见,在现代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程序训练法应用的精髓之处是: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程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标准、检测手段了解运动员的现实情况,以便修正教练员的指导方案或根据训练程序指出的内容继续实施程序训练。
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程序指示的预定目标。
程序训练法亦可用于具体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
胡鸿飞(1984)在对三次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朱建华进行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训练时,设计了包括14 个小步子的程序训练计划,取得了满意的训练效果(图5 一3)。
第三节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运动训练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分解、完整、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及比赛等训练法。
本节主要对这些方法的各自含义及作用、类型、特点、应用与要求进行阐述,为选用运动训练的基本操作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分解训练法(一)分解训练法释义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运用分解训练法可集中精力完成专门的训练任务,加强主要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环节的训练,从而获得更高的训练效益。
(二)分解训练法的类型分解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四种,即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和逆进分解训练法(表5-6)。
(三)分解训练法的应用1、单纯分解训练法的应用应用单纯分解训练法,需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的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
这种方法在技术和战术的学习与训练中被广泛采用。
分解训练法对练习的顺序并不刻意要求。
单纯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是: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
练习的顺序不必特别要求,便于教练员安排训练。
2、递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应用递进分解训练法,需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将一、二两部分合成起来训练;掌握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部分合成起来训练。
如此递进式地训练,直至完整地掌握技术或战术。
3、顺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应用顺进分解训练法,需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三个部分一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至完整地掌握技术或战术。
4、逆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逆进分解训练方法与顺进分解训练方法相反,应用时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一部分;如此进行直至掌握完整的技术或战术。
二、完整训练法(一)完整训练法释义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运用完整训练法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完整训练法的应用完整训练法可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多元动作的训练;可用于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