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卜算子咏梅 优秀课件

卜算子咏梅 优秀课件


②衬托(反衬)。“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 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芳嫉妒 深重困境下的悲怆命运——落地陨灭。同时也 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将全 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的庄 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 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 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也充 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 ,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文本研读
1、陆游笔下的梅花有什么特 点?
寂寞、愁苦
文本研读
2、 词的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 象?
意象
断桥 野梅 黄昏 风雨
感受 烘托愁
荒凉 破败

孤独 寂寞 难
惆怅 萧瑟
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 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 身、无人欣赏。梅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 犀相通。“愁”,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 。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 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下片的“争” 、“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完全 赋予了人的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精 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而“ 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强了感 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下阕的群芳则指: 当权的投降派
词的下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
一无 任意
只零 有落
矢志 不渝
香成
群苦
如泥
芳争
故碾
妒 春 孤傲

高洁


托物言志



词如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1.“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 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 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 击;2.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 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 们的傲岸性格;3.成泥作尘,香犹如故 ,正突现出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 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 强意志。
阅 读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注解:此词作于1961年,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 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 斗志,便酝酿写下这首词。
比较阅读:
托物言志型——这类咏物诗 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 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 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 的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 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 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 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如何鉴赏咏物诗
•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石灰吟 于谦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郑板桥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物诗(词)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 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 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 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 的描写中。
处 境
凄凉 惨淡
研读思考:陆游笔下的梅花是 如此的寂寞、愁苦,有何用意? (提示:再读文本,看意象品意境)
为什么陆游笔下的梅花那么寂寞愁苦呢? 背景知识补充: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 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 觌(dí)一群小人所排挤;陆游一生主张坚决 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 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大家都孤立他,感 到悲凉寂寞,因此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 的低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 遇,可以看出这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 的梅花是寂寞,愁苦,高洁的词人化身。
• 常用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以物喻人 、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 喻、对比等。
• 4、还要善于将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感悟他 们在描摹同一事物中所寄托的不同感情。
咏物诗的整体解读
• 读标题 • 读作者 • 读注释 • 读意象 • 读表情词语
卜 者以
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

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 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
心 思
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 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 也正是作者一生性格孤高,

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 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
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
骨的真实写照。
卜算子·咏梅
比 较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
难的决心和信心。
名篇补充: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陆游词背景:
毛泽东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 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 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 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 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 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 思想感情。
次词写于1961年12 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国际上 的 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 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 验。即使如此,作者仍 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 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梅花的

形象不同

点 (2)感情基
调不同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排挤的自己(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
陆 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知人论世 感受时代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情
·
作 者 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介 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
人。一生力主抗金,志在恢复 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 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 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 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
壮志难酬 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
有一万多首。诗中最突出的主 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 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