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等四个文件时间:2009-12-2 11:10:24 来源:芜湖市卫生局【谈谈观点】【写写博客】【听听音乐】【看看视频】安徽省卫生厅文件皖卫妇[2003]8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等四个文件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卫生局:为贯彻落实卫生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卫基妇发[2002)18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皖政办[2002]78号),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构筑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和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要求,我厅制定了《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站设置基本要求》、《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等四个文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2、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3、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基本标准4、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二○○三年三月四日附件1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一、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筑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社区群众,不断丰富城市社区建设内涵。
二、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的综合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须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要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紧密结合。
中医药技术简、便、廉、验,充分利用中医药卫生资源,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服务中的作用。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坚持社区参与的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鼓励现有基层医疗机构经过结构和功能双重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地级市卫生局审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县(县级市或市辖区)卫生局审定,报市卫生局审批。
中心和站一并抄报省卫生厅备案。
四、社区卫生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3—5万人。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方便覆盖的区域,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的命名原则是:区名+所在街道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附件2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一、基本功能(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三)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四)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五)提供急救服务。
(六)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七)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八)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九)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
(十)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十一)提供康复服务。
(十二)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十三)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和其他延伸性服务。
(十四)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十五)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
(十六)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十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他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基本设施(一)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居民需求、社区资源等可设置适宜种类与数量的床位。
(三)具备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工作的基本设备以及必要的通讯、信息、交通设备,具体内容暂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四)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的配备,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三、科室设置设有开展全科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信息资料管理等工作的专门场所。
四、人员配备(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二)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
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
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
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培训。
(三)待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一)各类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三)各类人员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四)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五)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技术操作常规。
(六)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七)会诊及双向转诊制度。
(八)医疗废弃物品管理制度。
(九)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十)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十二)社区民主监督制度。
(十三)其他有关制度。
附件3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基本标准一、基本功能(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实施健康促进。
(二)开展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务。
(五)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六)提供双向转诊服务。
(七)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八)提供康复服务。
(九)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工作。
(十)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教育。
(十一)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教育管理服务。
(十二)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十三)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基本设施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至少设诊断室、治疗室与预防偏听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传等设施,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三、人员配备(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二)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
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
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通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
医护人员在上网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培训。
(三)待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管理制度参照《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
附件4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第一条社区卫生诊断在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管理部门组织领导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社区卫生工作计划。
第二条健康教育1、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明确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工作内容及适宜方式。
2、开展面向群体和个人的健康教育,指导社区居民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配合开展免疫接种、预防性病艾滋病、无偿献血、生殖健康、禁毒及控烟等宣传、教育。
第三条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1、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及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
2、执行法定传染病登记与报告制度,并协助开展漏报调查。
3、配合有关部门对传染源予以隔离以及对疫源地进行消毒。
4、协助做好传染病、寄生虫病病人监督管理,指导恢复期病人定期复查并随访。
5、开展计划免疫等免疫接种工作。
第四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1、开展健康指导、行为干预。
2、开展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监测。
3、对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
4、对恢复期病人进行随访。
第五条精神卫生l、开展精神卫生咨询、宣传与教育。
2、早期发现精神疾患,根据需要及时转诊。
3、配合开展康复期精神疾患的监护和社区康复。
第六条妇女保健1、围婚期保健:开展婚前卫生咨询与指导;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开展婚后卫生指导与生育咨询。
2、产前保健:了解孕妇的基本健康状况和生育状况;早孕初查并建册;开展孕妇及其家庭的保健指导。
3、产后保健:开展产后家庭访视,提供产后恢复、产后避孕、家庭生活调整等方面的指导。
4、更年期保健:提供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咨询;指导更年期妇女合理就医、饮食、锻炼和用药。
5、配合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妇科疾病的筛查。
第七条儿童保健1、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访视及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咨询及指导。
2、婴幼儿期保健:早期教育;辅食添加及营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价。
3、学龄前期保健:心理发育指导及咨询;生长发育监测: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指导。
4、学龄期保健:与家长配合开展性启蒙教育和性心理咨询等。
5、儿童各期常见病、多发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
第八条老年保健1、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
2、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
3、指导意外伤害的预防、自救和他救。
第九条社区医疗1、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
2、疑难病症的转诊。
3、急危重症的现场紧急救护及转诊。
4、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第十条社区康复1、了解社区残疾人等功能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医疗康复需求。
2、以躯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适应能力为重点,提供康复治疗和咨询。
第十一条中医药技术服务1、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2、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
第十二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1、在夫妻双方知情选择的前提下,指导夫妻双方避孕、节育。
2、提供避孕药具以及相关咨询。
第十三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
第十四条根据居民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条件,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和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