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_徐小燕

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_徐小燕

综 述 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徐小燕 张进辅(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重庆,400715)巴昂(Reuven Bar On)是以色列著名的心理学家,是设在丹麦的国际应用情绪智力研究所主席,也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促进社会与情绪学习协会和美国鲁特加斯大学情绪智力研究联合会的合作者。

作为国际上较早研究情绪智力的专家,自1980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有关情绪智力的界定、测量和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85年,他首创了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这个术语,并在199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 巴昂情商量表 (BarOn Emotional Quo tient Inventory,简称EQ-i)[1],2000年,他又与Parker合作出版了 巴昂情商量表:青少年版 (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Youth Ver sion,简称EQ-i:YV)[2]。

最近,他与Parker合作主编了第一本全面研究情绪智力的专业著作: 情绪智力手册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 gence)[3],Goleman、Salovey和M ayer等著名的研究情绪智力的专家参加了该书一些重要章节的撰写[4,5]。

巴昂不仅构建出了自己的情绪智力理论模型,而且还为情绪智力的量化编制出了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他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情绪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的发展。

1 巴昂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1.1 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随着近年来一些相关书籍(如,Goleman,1995)的出版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6]。

但在科学文献中,情绪智力的基本结构成分在十多年以前就已得到阐述(Gardner,1983;Bar On,1988;Salovey&Mayer, 1990)[7~9]。

1990年,Salovey和M ayer把情绪智力定义为 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对其加以识别并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 [9]。

1997年,他们提出情绪智力包括四种主要成分: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情绪对思维的促进;对情绪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情绪性知识的应用;对情绪熟练的调节,以促进情绪和心智的发展[10]。

相比而言,巴昂提出的情绪智力的模式则更倾向于综合性和实证性,由于该模式是巴昂情商量表的理论基础,因而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

早在1988年,巴昂就试图通过对个人幸福的测量去评定情绪智力[8]。

Goleman指出,在Salovey和Mayer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前,巴昂的 情商 (EQ)概念就早已为人们所熟悉[11]。

1997年,巴昂提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

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1]。

最近,巴昂(2000)进一步指出,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应对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的社会的知识和能力。

巴昂还对情绪智力和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进行区分,把情绪智力看成是个人管理能力,如冲动控制;而把社会智力看成是关系技能(relationship skills)[12]。

1.2 巴昂的情绪智力结构巴昂指出,20世纪人们总是强调认知性智力的重要性,但是IQ分数高不一定就能在对付环境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取得成功,而IQ分数相对较低的人有时却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功。

因而巴昂认为,一般智力是由用IQ测量的认知智力和用EQ测量的情绪智力所构成。

通过EQ测量以检验人的情绪智力,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比IQ测量更能预测成功的依据。

不过,巴昂也指出,并不是要用EQ代替IQ,而是为了找到更多的有助于成功的因素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成功的潜能。

巴昂认为,那些能力强的、成功的和情绪健康的个体是情绪智力高的人。

情绪智力是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一生都在变化,能通过训练和矫正措施以及通过治疗干预得到改善和提高。

情绪智力与其它一些能成功地应付环境需要的重要因素相联系,比如基本的人格特质和认知能力。

巴昂认为:情绪智力高的人能识别和表达他们的情绪;拥有积极的自我认定,能发挥他们的潜能并332心 理 科 学 2002年 第25卷 第3期且生活幸福;他们能理解别人的情感并能建立和保持相互满意和负责的人际关系,却不依赖别人;他们一般是乐观的、灵活的、现实的,能成功地解决问题和应付压力,并且不会失去控制[1]。

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则充分涵盖了这些方面。

巴昂的模型由五大维度组成:个体内部成分(intrapersonal com ponents);人际成分(interpersonal components);适应性成分(adaptability compo nents);压力管理成分(stress management compo nents);一般心境成分(general mood components)。

这些成分又由15种子成分构成,而它们都是相关的能力和技能。

个体内部成分包含五个相关能力: 情绪自我觉察(emotional self-awareness); 自信(assertiveness); 自我尊重(self-regard);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独立性(indepen dence)。

人际成分包含三个相关的能力: 共情(empa thy); 社会责任感(social responsibility);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适应性成分包含三个相关的能力: 现实检验(reality testing);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 ing); 灵活性(flex ibility)。

压力管理能力成分包括两个相关的能力: 压力承受(stress tolerance); 冲动控制(impulse con trol)。

一般心境成分包括两个相关结构: 幸福感(happiness); 乐观主义(optimism)。

巴昂的理论模型是多因素模型,是与取得成绩的潜能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成绩本身(即取得成功的潜能而不是成功本身)。

它是一个过程取向而非结果取向的模型。

按照巴昂的理论模型,情绪智力涉及智力的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维度,包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和改变环境要求的能力,以及管理情绪的能力等。

巴昂根据十余年的研究和统计分析,认为前述15种子成分是个人应对生活的能力和个人总的情绪幸福的决定因素,因而是情绪智力最有效、最稳定的成分。

已有的研究支持把情绪智力看成是对个体取得成功的总体能力和倾向的综合观点。

情绪智力有助于说明一些IQ分数高却在生活中遭受失败的人以及另一些IQ分数不高却干得很好的人的事例。

巴昂提出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的宗旨之一是希望心理学家能把认知性智力和情绪智力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个人以便更准确地预测人们成功应对环境要求的能力。

巴昂甚至宣称: EQ时代 (the era of the EQ)已经开始了[1]。

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为其编制情商量表和进行情商训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巴昂研制的情商量表巴昂于1997年和2000年先后出版了 巴昂情商量表 (EQ-i)和 巴昂情商量表:青少年版 (EQ -i:YV),率先将情绪智力的研究引入实证和应用。

巴昂认为,研究情绪智力,不仅要对其进行明确的理论构建,而且要对其进行实际的测量。

他的两个情商量表就是以他自1980年以来对情绪智力的理论探讨为基础编制的。

2.1 巴昂情商量表(EQ-i)巴昂对情商量表的研究可追朔到80年代,他第一个试验性的阶段是1983年1986年期间,他在南非的诊疗研究的一部分,第二个阶段是1986年末1994年期间,他在以色列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开始于1994年,在这个阶段他对情商量表的描述和测量情绪智力的有效性在更多样和更广泛的样本中进行了检验。

并且在阿根廷、加拿大、德国、英国、印度、以色列、尼比利亚、菲律宾、南非、瑞典和美国等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协作性研究,使用EQ-i评定情绪智力的人数超过10000人。

经过数年在若干国家的调查,通过4000余人的样本建立了量表的常模。

该量表既在横断研究中用过,也在纵向研究中用过,已成为国际上著名的心理量表之一。

EQ-i实用于16岁以上的群体,由133个题目组成,内容结构与巴昂的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相一致,五大维度为五个成分量表,十五个因素为十五个分量表,此外还包括四个效度指标:积极印象成分、消极印象成分、遗漏等级成分和非一致性指标。

量表采用自陈法,以五点记分。

最后可得出四个效度量表分数、一个总EQ分数、五个成分量表分数和十五个分量表分数。

EQ-i将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其EQ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与IQ 分数相类似)。

EQ分数的解释是:70以下,情商显著低下 典型的情绪能力障碍,需要改善;70-79,情商很低 情绪能力发展极不完善,需要改善;80-89,情商低 情绪能力没有得到发展,需要改善;90-109,情商一般 情绪能力得到了发展;110-119,情商高 情绪能力发展良好;120-129,情商很高 情绪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130以上,情商极高 情绪能力发展得极好。

EQ-i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系数)和333第3期 徐小燕等: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重测信度(间隔一个月、四个月重测),同时通过因数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因数效度(factorial validi ty),通过与16PF、MM PI(2)、Personality Orientation Inventory、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hort Acculturation Scale和Overall Life Satisfaction 等量表的相关研究,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1]。

Dawda和Hart使用EQ-i在大学生中进行调查,也证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3]。

Chartrand(1998)的研究也支持了EQ-I的效度[14]。

EQ-i的结果有助于个体了解自己情绪智力各成分和因素的相对强弱,也可为雇主、军队招募人员、人力资源专家、组织发展顾问、学校招生人员等在选拔人员时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心理诊疗以及医疗和训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EQ-i出版后,很快得到了广泛承认和使用,并被收入Buros心理测量年鉴(1999,2000)[15,16]。

所有最新的情绪智力著作都认为EQ-i是第一个标准化情绪智力量表,并对之作出了肯定评价[10,17,18,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