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PPT课件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PPT课件


编辑课件
31
1、提供社会交往机会,发展社会交往能 力。
游戏时玩伴间纠纷和矛盾的处理
同伴交往中了解自己与同伴的想法、行为、愿 望与要求;
理解他人思想、行为和情感;
学会分享、谦让、合作等人际交往技能。
编辑课件
32
2、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行为规范、规则。 扮演“妈妈”和“爸爸”,学习与自己性
别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编辑课件
6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精 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 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则 提出“游戏发泄论”、“游 戏补偿论”。认为人的欲望 常爱压抑不能随意表现,游 戏则可促使儿童发泄他的内 在的抑郁和坏的情感,从而 摆脱和消除它。发展自我力 量,以应付现实环境,补偿 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 和要求,从而得到正常发展。
编辑课件
34
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体现为:
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 培养幼儿的合群行为 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发展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 锻炼幼儿的意志
编辑课件
35
编辑课件
36
编辑课件
37
第三节 幼儿园游戏条件的创设
• 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 创设幼儿游戏场地 • 准备玩具及游戏材料
编辑课件
38
一、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编辑课件
25
2、游戏激发了儿童的探究行为。
编辑课件
26
3、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创造性水平。 面包 喜欢和不喜欢游戏的4岁儿童随机分为三组
积木
肥皂 饼干 枕头
自由游戏组
自由使用 游戏材料
模仿组
模仿实验 者的方式 使用材料
解决问题 组
用游戏材 料拼图
结论:自由游戏组中喜欢游戏的儿童得分最高
编辑课件
18
2、小肌肉的发展 手部肌肉得到训练,精细动作越来越
灵活。
折纸、捏泥、插 塑、穿珠、弹玻 璃球、拨浪鼓、 “抓子”
编辑课件
19
瓶盖宝宝回家
编辑课件
20
瓶子宝宝排队
编辑课件
21
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智力
注意
观察
记忆
想象
思维(结构游戏、计算游戏)
编辑课件
22
开火车 甲:嘿,嘿,我的 火 车就要开。 齐:开哪里? 甲:开XX。(地名) 齐:谁来开? 甲:XX开。(人名)
• 丁海东《学前儿童游戏论》P15 刘焱 游戏的本质是 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 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 毛曙阳在《关于幼儿游戏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 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 料的活动,其中自主控制是游戏的最内在本质。”
A、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平面界限的划分/立体界限的划分/悬挂张贴不同的标牌或装 饰物
B、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相互转换性
编辑课件
41
(二)室外游戏场地的创设
1、意义: ①促进幼儿身心多方面发展 ②提供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③促进幼儿教师之间的接触的机会。 生一生互动,师—生互动 2、构成: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种植养殖区 3、创设:①场地的面积 ②场地的器械设备 ③场地的结构 ④ 绿化
戏。
编辑课件
59
二、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逐渐会有意识地选择角色,安排情节。
2、游戏活动的兴趣集中在角色的分配上。
3、喜欢集体游戏。
三、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游戏中兴趣大多集中在角色的行为是否 合乎“规则”上。 2、游戏主题明确,综合性强,内容充实。 3、在游戏活动中想象丰富而自由,表现出创 造性。
传 统 儿 童 玩 具
编辑课件
4
编辑课件
5
德国的福绿贝尔 (F·Frnbel,19821852)最教育史上系 统研究游戏并尝试创建 游戏实践休系的第一个 教育家。他认为,游戏 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 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 能性的活动。他将游戏 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 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活 动,是在真实的实践情 况之外,在行动上再造 某种生活现象。游戏的 本质是以物代物进行活 动。在这种活动中,凭 借语言的功能,以角色 为中介,了解。学习和 掌握基本的人与人的社 会关系。
在“公共汽车”的游戏中,扮演给老人和 抱小孩的让座。
轮 流 等 待
编辑课件
33
3、锻炼了儿童的意志。
马努依连柯“哨兵”站岗实验:
1、非游戏情景 2、游戏情景
幼儿在不同条件下保持站立姿势时间的统计
年龄
非游戏情境
游戏情境
4---5岁 5---6岁
41秒 2分55秒
4分17秒 9分15秒
在游戏中,幼儿能克服困难,坚持把事情做到 底,毅力,耐心,坚持性得到了发展。
编辑课件
23
三、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是产生 新思想、创造新 事物的能力。
编辑课件
24
1、自由游戏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对4—6岁儿童分三组所做的实验
游戏组
模仿组
自由地玩(纸巾、 模仿成人用 塑料杯、螺丝刀、 物品做一些 螺丝钉、纸夹等) 常规的事
控制组
用蜡笔给素 描着色
结论:游戏组儿童创造力的表现要优于另外两组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第一节 游戏活动的种类 第二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第三节 幼儿园各类游戏的特点和
指导
第一节 游戏的种类
• 游戏的界定 • 游戏的特征* • 游戏的种类 *
编辑课件
2
一、游戏的界定
• 什么是游戏(关于游戏的概念)
编辑课件
3
在我国“游戏”一词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 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在英文中,游戏一词 有“play”和“game”两词,主要切近play,因为game 主要指有规则的游戏。可以说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 历史一样古老悠久,但游戏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 约开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
• 关注幼儿自主游戏的价值
• 自主游戏——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 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 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 过程。
• 当前现状——“三轻三重四困惑”现象,即轻 自主自发生成重设计导演,轻自由表现重集中 统一,轻游戏过程重游戏结果,以及教师对什 么是游戏的认识困惑,如何指导的尺度困惑, 游戏与发展的引导困惑和游戏评价的标准困惑。
(二)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分类
1、机能游戏 2、象征游戏 3、规则性游戏
(三)从游戏社会性的角度分类
1、无所用心的行为
2、袖手旁观的行为
3、单独的游戏
4、平行的游戏
5、联合游戏
6编、辑合课件作游戏
13
(三)我国常用的游戏分类
游戏
创造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编辑课件
39
二、创设幼儿游戏场地
创设游戏场地的基本要求: • 1、促进儿童的发展 • 2、培养儿童的自信 • 3、保证儿童的安全
编辑课件
40
游戏场地的分类创设
(一)室内游戏场地的创设
必须保障足够的游戏空间
游戏区:积木区、美工区、角色游戏区、益智操作区、科学 区、图书区
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
1、根据各类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与特点来设置 2、设置应体现层次和渐近发展性,不断更换游戏材料 3、设置应体现用空间,因地制宜 4、赋予环境一定的自治因素,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 5、整个环境应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实现整体优化,发挥整体 效应。
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创造性游戏之 一。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 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 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 象。”
——《幼儿教育词典》黑龙江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 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 结构游戏的指导 • 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
编辑课件
63
编辑课件
7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 中得到快乐”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是同化超过 了顺应。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不能够保持同化与 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 一是顺应大于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的动作,即 模仿;别一种是同化大于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 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变现实, 这就是游戏。
皮亚杰经典试验
编辑课件
8
上图中的小婴儿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实验开 始时,给婴儿呈现一个玩具小象,当他对这个玩 具正感兴趣时,用纸板把玩具挡住,他就不再关 心这个玩具了。
编辑课件
9
年龄稍大的儿童则不同,当处于类似的 实验情景时,儿童能够爬过遮挡用的帷 幕,寻找他所感兴趣的玩具。
编辑课件
10
• 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卷 P218“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 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 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特点是:①趣 味性 ②具体性 ③虚幻性 ④自由自愿性 ⑤社会性
编辑课件
29
3、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美感
儿童在游戏中,摆脱外界压力,享受充分 自由,体验行为的成功感,产生自豪感,增 强自信心。
在游戏中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 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发现知识,体验理智 感。
编辑课件
30
五、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游戏与儿童社会化密切相关,在游戏中, 儿童逐渐解除自我中心,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会关心他人,认识并认同成人的社会角 色,发展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提高社 会适应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