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蛋白及其基因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5 小结与展望半夏蛋白作为半夏类药材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其特定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应用到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医学,药学,基因工程和植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目前,半夏蛋白的各种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已基本明确,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加大对半夏蛋白在抗早孕、抗肿瘤、抗虫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以此期望能开发出新型的避孕、抗癌药物和植物源农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将为单味中药开发及新药开发提供了途径。
同时,很有必要对半夏蛋白基因工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来获取半夏蛋白将是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快速的、大规模的生产半夏蛋白,这为半夏蛋白走向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技术。
【参考文献】[1]许腊英, 夏荃, 刘先琼, 等. 半夏化学成分及饮片的现代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4, 15(7): 441.[2]Chen JH, Cui GY, Liu JY, et al. Pinelloside, an antimicrobial cerebroside from Pinellia ternate[J]. Phytochemistry, 2003, 64: 903.[3]Han M H, Y ang X W, Z hang M, et al. Phytochemical study of the rhizome of Pinellia ternata and quantification of phenylpropanoids in commercial Pinellia tuber by RP-LC[J]. Chromatographia, 2006, 64: 647.[4]陶宗晋, 徐琴钰, 吴克佐, 等. 半夏蛋白的分离、结晶、生物活力和一些化学性质[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81,13(1): 78.[5]孙光星, 丁声颂, 钱瑶君. 掌叶半夏总蛋白的提取、化学分析和对小鼠S-180瘤株的抑制作用[J]. 复旦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2,1(19): 17.[6]王克夷, 陶宗晋, 吴克佐, 等. 半夏凝集素的糖类结合专一性[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81, 13(4):423.[7]Tao ZJ, Shen ZM, Yang JT. Conformation of theabortifacient protein: a circular dichroc study [J]. J Protein Chem, 1993, 12(4): 387.[8]徐琴钰, 孙德, 陶宗晋. 结晶半夏蛋白在6M盐酸胍中的可逆变性[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81,13(2): 153.[9]孙册, 徐继华, 翟世康, 等.半夏蛋白的若干生物学性质[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83, 15(4): 333.[10]王克夷, 许强. 凝集素和毒素[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0, 32(3): 201.[11]Sunhee S hin, Dongsun P ark, Jeong Hee J eon, et al. Effect of Pinellia ternata extract on fetal development of rats [J]. Reproductive Toxicology, 2007, 4: 18.[12]夏林纳, 李超荆. 半夏蛋白对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及抗早孕的机理探讨[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5, 12(3): 193.[13]陶宗晋, 陈蕙玲, 孙册, 等. 半夏蛋白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结合部位的检测[J]. 生理学报, 1983,35(1): 107.[14]陈蕙玲, 宋锦芬, 陶宗晋. 半夏蛋白的抗兔胚泡着床作用[J]. 生理学报, 1984, 36(4): 388.[15]郑国灿. 半夏提取液的抗肿瘤性研究[J]. 四川中医, 2004, 22(9): 9.[16]朱铭伟, 周抗美, 丁声颂. 掌叶半夏总蛋白对卵巢癌细胞株及人脐造血细胞的作用[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9, 26(6): 455.[17]黄必胜. 半夏蛋白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诱导凋亡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2007, 18(5): 1506.[18]黄必胜. 半夏的品质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湖北中医学院, 2005:68.[19]黄大昉, 潘映红, 张淑香, 等. 从掌叶半夏和半夏中发现有几种对蚜虫有致死活性的蛋白[J].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30(2): 94.[20]梁永恒, 刘小川, 傅强. 两种半夏蛋白及凝集素抑制褐飞虱与番茄花叶病毒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2:93.[21]Yao JH, Zhao XY, Liao ZH, et al. Cloning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lectin gene from Pinellia ternata[J]. Cell Res, 2003, 13(4): 301.[22]Lin J, Yao JH, Zhou XW, et al.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 novel mannose-binding lectin from Pinelliaternata[J].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2003, 25: 215.[23]Lin J, Zhou X, Gao S, et al. cD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mannose-binding lectin from Pinellia pedatisecta[J]. J Biosci, 2007, 32(2): 41.[24]Yao JH, Pang YZ, Qi HX, et al. Transgenic tobacco expressing Pinellia ternata agglutinin confers enhanced resistance to aphids[J]. Transgenic Research, 2003, 12: 715.[25]张红宇, 吴先军, 唐克轩, 等. 半夏凝集素基因(pta)导入水稻及其表达的初步研究[J]. 遗传学报, 2003, 30(11): 1013.[26]许铁峰,张磊,刘成洪, 等. 四倍体菘蓝转抗虫基因研究Ⅱ.转半夏凝集素基因菘蓝的分子生物学检测[J]. 中草药, 2003,34(9): 846.作者:徐陶,杜娟,谢丽霞,李尚伟【摘要】半夏蛋白是一种从半夏属块茎中分离纯化出的植物蛋白,它是能与甘露糖专一结合的植物凝集素。
半夏蛋白具凝血、抗生育、抗肿瘤、杀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文章综述了半夏蛋白的分离提取、成分结构和性质及其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半夏蛋白的利用现状和前景也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半夏蛋白;凝集素;抗生育;抗肿瘤;抗虫;基因工程半夏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要以块茎入药,具有抗早孕、抗肿瘤、镇咳、抗溃疡、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镇静催眠、解毒抗炎等药理作用。
另外,在我国民间也有作为杀虫剂使用的记载。
半夏的化学成分有半夏蛋白、生物碱、半夏淀粉、甾醇类、氨基酸、挥发油、芳香族成分、有机酸类、黄酮类、鞣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1~3],半夏蛋白是半夏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
半夏蛋白(pinellin)是一种从半夏属块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植物蛋白,它是一种植物凝集素,能与甘露糖专一性结合,具有凝血、抗肿瘤、抗生育、杀虫等重要的药理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1 半夏蛋白的分离与纯化最早研究半夏蛋白分离提取的是20世纪 80 年代陶宗晋等[4],其所采用的硫酸铵盐析与温差结晶相结合的方法被认为是提取半夏蛋白的经典之作。
其操作步骤是榨取三叶半夏块茎鲜汁,冻融去除不溶物;加饱和的硫酸铵沉淀,在室温下盐析后过滤,再经透析处理,溶液置于 10℃过夜,离心得到蛋白质溶液;然后在 28~30℃下结晶,24 h 开始出现晶体,一星期便可完全结晶;将所得结晶蛋白用硫酸铵透析平衡去除去沉淀,再用磷酸缓冲液透析, 在室温下半夏蛋白晶体便可沿透析袋壁析出。
首次从掌叶半夏中提取出半夏蛋白的是上海医科大学的孙光星等[5],其方法与前不同的是利用了有机溶剂分离沉淀法。
首先将块茎洗净去皮用生理盐水匀浆,离心所得上清液冷却至 4℃后,加入 2 倍体积 4℃丙酮进行沉淀;所得粗蛋白溶解于0.9%NaCl 溶液后,在 4℃下对蒸馏水透析 48 h,离心除去沉淀得上清液;最后用冰冻真空干燥得到半夏蛋白。
王克夷等[6]在陶宗晋的方法基础上,用固定化猪甲状腺球蛋白柱亲和层析,从一次结晶的三叶半夏蛋中得到了纯化的半夏蛋白。
经分析表明此种蛋白与陶宗晋所得的半夏蛋白相似,具有很好的凝血活性,并称之为半夏凝集素(Pinellia ternate lectin, PTL)。
2 半夏蛋白的一般性质目前,主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光谱测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圆二色性等技术对半夏蛋白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的研究。
研究表明半夏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4 kD,含有两个色氨酸,两个酪氨酸和一对二硫键;它可以解聚成四个亚基,各亚基之间以氢键彼此连接维持稳定的构象,其 N- 端存在着多个氨基酸残基,不含己糖。
从掌叶半夏中提取的半夏蛋白却含有 18 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含量高,半胱氨酸含量较低,氨基末端为丙氨酸,其pI值在 4.3 至8.15 之间,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抗酶解能力[3,4,7]。
半夏蛋白中α- 螺旋含量较少,β- 折叠和β- 转角含量较多,一定浓度的 SDS 能使α- 螺旋的含量急剧增加,认为是它们构成了半夏蛋白的主要骨架。
6 mol/L 盐酸胍可使半夏蛋白解聚,又可以用递减式分步透析法使变性解聚的半夏蛋白重天然化,且重天然化的半夏蛋白分子大小、亚基结构、肽键构型和生物活性也保持不变[7,8]。
半夏蛋白的紧密结构及晶体结构是由分子中的氢键、二硫键、范德华力等多种次级键共同维系的,故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抗酶解能力。
然而,半夏蛋白的真实空间构象与功能的关系,各亚基在聚集体中的空间排列以及亚基之间的接触位点和作用等诸多的问题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3 半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3.1 半夏蛋白的凝集活性半夏蛋白具有凝血和凝集细胞的生物活性,且存在着种属专一性和细胞类别专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