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
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在中学教学中是一门重
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
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
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
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
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
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
发展,不能使他们处于“嗷嗷待哺”状态,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
愿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
让他们“吃好”,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
首先,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
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
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强化德育功能。培养现代意识是贯彻素质教育的标志
进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
衡量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德育工作并不仅只是校
长、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教书育
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化学课也不例外。
1、依靠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学科本身
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我们可以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质量守
恒定律、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建立学生的辩证
唯物主义物质观;通过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等内
容树立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等内容帮助学生理
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通过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
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培养学生的联系转化的观点……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
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
2、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学
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
天然气的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化学方面就占了二项;爱国科学家
侯德榜创造的“侯氏制碱法”填补了我国“纯碱”工业的空白;我
国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等等。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钢铁、能源、水泥、
化纤等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样,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点燃学
生的爱国之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
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3、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化学与社会、化学与人的关系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
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
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
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如在教学“no和no2是污染大气的重要
污染物”时,可介绍这些氮氧化合物受目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发生一
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如1943年9月。发生
在美国的“洛杉矶烟雾”就是光化学污染的典型事件。学到so2、
so3的性质时,告诉学生硫氧化合物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们的健
康。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就属
此例。再如由co2、ch4等引起的“温室效应”,氯氟烃引起的臭氧
层破坏,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等等。以此培养学生形成三个观
念:爱护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防止污染,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
观念;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现有能源的观念。强化两个现代意识:科
技意识和减灾意识
三、养成思维习惯。学会思维方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21世纪更需要能力型人才。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是同整个国
民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我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教
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
力等的培养,而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诸如求同思维、
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等。
求同思维是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
维,要求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耦联关系去
探索结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如,二
氯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有几种同分异构体?按常规,学生会
先写出四氯苯的一种结构式,然后用变换氯原子位置的方法逐一去
找,此法很慢且易出错。若能变换角度去考虑:二氯苯的三种同分异
构体是二个氯原子在苯环上分别呈邻、间、对位,如果我们改换一
下观察问题的角度,把四氯苯看成是苯环上两个氢原子分别呈邻、
间、对位,就很容易知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培养学生的
求异思维,应做到对一式或一题要多思、多变、多解、多联,才能使
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固定思维模式之中,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
逆向思维是从顺向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反过来想一想”。在化学知识中,有大量的可逆思维的素材。如
元素的“构、位、性”互推,有机物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互推,各种
不同浓度的互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
选择等逆向思维训练的教学内容,以此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形
成和发展。
联想思维是指对有相似特点的事物通过对比联想,推测其它方
面相似性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存在
着相似的结构特点,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如硫氰[(scn)2]与
卤素有相似的结构特点,从而性质也相似。这样,通过类比联想,写
出硫氰与naoh溶液、乙烯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醛基官能团的
特性,可联想到具有这种官能团的物质,如醛类、甲酸、甲酸盐、甲
酸某酯、葡萄糖等都可能发生银镜反应。由相似性质的气体可联想
到其有相同的制备装置。如:o2、nh3、ch4组,c12、hc1组,h2co2、
h2s组等。学生一旦掌握了联想思维的方法,就可举一反三,减轻学
生负担。
四、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科素质教
育的重要手段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于应用。学生的化
学素质不仅在于其掌握化学知识的多少,也不仅仅在于其能解多少
化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
的化学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化学教
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
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
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可结合消防常识介绍一些灭火器的类型、
用途及操作方法。如在介绍泡沫灭火器时,可问学生:灭火器中盛装
的是什么溶液?玻璃筒中装的是什么?铁筒中装的是什么?使用时发
生了什么反应?它的灭火原理是什么?灭火时应该怎样操作?再如学
到《硫硫酸》一章的计算题时,不妨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
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
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
农村学生可提出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各种不同的化肥对土壤酸碱性
有何影响,并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使学生了解科学种田的重要意
义。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
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
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
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
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
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再次,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条件
的学校,应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
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选定、安装仪器。配制药品,进
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通
过如用柠檬酸和小苏打为原料制甜汽水,用有机溶剂溶解化纤废品
制取简单粘合剂,配制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简单实用技术,提高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