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干部工作党政干部论坛奄▲缝镌.陈训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数量,扩大交叉任职等方面有新突破.这是优化班子群体结构,提升班子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力举措.今明两年,省,市,县,乡(镇)集中换届,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优化各级班子结构.努力实现"1+1>2"的整体效能,是当前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新形势下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的目标要求领导班子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完整结构.要素不同,班子结构的功能亦不同;要素相同,结构不同,群体功能也不同.配备领导班子,不是简单地将人才个体数量相加,也不是简单地坚持公道正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几个人就行,关键是要追求班子的最佳结构,实现最好的群体效应.从实践看,优化的领导班子结构应具备以下要求:(1)组织结构——精干高效.行政以效率为先,效率以精干为本.组织结构是关系到班子结构是否优化的重要因素.一个精干的组织结构,一方面要合理设置领导班子的职数,纠正"因人设事"而临时"加位"的做法,使班子领导职数合理化和科学化,既不"多位",也不"缺位".防止出现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的"帕金森定律"病态.另一方面,要合理设置领导班子的层次,减少副书记职数,取消书记办公会,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常委会的作用.同时,还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做到权责一致,增加交叉任职,减少分工重复,防止"龙多不吸水",互相依赖,互相推诿,努力实现班子成员精干,职权明晰,运转高效的目的.(2)品德结构——优良高尚.领导班子成员是带领和引导群众前进的组织者和领路人,其政治方向, 政治立场十分关键.在配置中,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作为班子品德结构的重要前提,把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群众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作为班子品德结构的重要内容.同时,又要把过硬的思想作风作为班子品德结构的基本要求.民主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都是直接影响班子结构整体效能的关键性要素.(3)年龄结构——梯次合理.合理的班子结构,既要有"老马识途",掌舵领航的老同志,又要有堪当重任,"砥柱中流"的中年干部,还要有朝气蓬勃,敢闯敢创的"后起之秀",形成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同时又兼顾其他年龄段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班子,老,中,青的要求比例各不相同.对班子年龄结构和老中青比例,既要有一定的要求,又不能规定得太死,千篇一律,要杜绝在年龄上搞"一刀切","层层递减"等现象,使各个年龄段的干部都能充分发挥作用.(4)知识结构——新实互补.一个班子中由应该具备各种必要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特长的成员相互搭配,并按照一定比例构成互补型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要求,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班子中既要有硕士, 博士,"海归"和懂外语通外情的知识型外向型人才. 也要有熟悉基层,懂农情,民情,社情,国情,善做群众工作的本土型人才;既要有知识渊博的理论家,也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干家;既要有懂得经济,熟悉市场的人才,也要有善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人才, 还要有熟悉党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既要有熟悉城镇建设的人才,也要有熟悉农村工作,"维稳"工作的人才,等等.只有班子成员知识结构做到深浅结合, 宽窄结合,专博结合,新旧结合,才能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实效性和创造性.(5)智能结构——立体叠加.智能以知识为基础,是一个人接受,?肖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合理的班子结构中,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善于科学决策和统揽全局的"帅才",要有实践能力较强,善于组织领导和埋头苦干的"将才",还要有具有较强洞察力和前瞻2006年第9期性,善于运筹帷幄,踱方步,摇羽扇的"谋才".在配置中.要刚柔相济,把能力强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匹配,防止"群虎相争":要谋断结合,防止"清谈误国"和"鲁莽伤民":要行思相长.既有擅长思维的领导者.又有善于协调实干的组织家,防止出现"七个孔明共条船","八个张飞同一桌":要将帅相和,防止有将无帅,群龙无首,或者帅才过多,令出多门.把具备各种能力的成员合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能人相轻","能人内耗"或"高知低能","高能少知"等问题. (6)心理结构——相容和谐.每个干部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情感,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选配班子时,就要充分考虑班子成员的个性特征.把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干部进行合理的搭配,做到异性相配, 多质共处,各扬所长,各避其短,互相包容,共生共荣, 防止出现"同质相克","同性相斥"的现象.一个心理结构优化的班子.应该具有敬业乐群的心理氛围与开放和谐的心理结构.做到心向一致,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有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心力集中,有向心力, 凝聚力;心境平衡.淡泊名利,宽以待人,严以律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泰然处之,"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相容,相互尊重. 相互吸引,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推功揽过,讲同志情谊.正如我党在延安,西柏坡时期,当时党中央的五大书记,个性气质各不相同.毛泽东洒脱"写意",刘少奇精于"工笔",任弼时果决,朱德温和,周恩来细腻.他们相容相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成员之间相融协调,相得益彰的领导团队.(7)阅历结构——丰富管用."猛将出于行伍.宰相起于州郡".实践出真知,阅历增才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级领导班子都面临着许多考验和挑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配备班子时.要高度重视干部的实践经验和阅历结构,不同的历练.不同的实践经验,对班子的整体战斗力提高很有好处.当前尤其要重视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处理利益关系和应对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的经历.既要防止使用那些擅长搞表面文章,"政绩工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 拍屁股走人"的貌似有魄力的"胡来"型干部.又要防止使用那些"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貌似有水平的"阿斗"型干部.(8)类别结构——科学平衡.作为领导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班子,肩负着促一方繁荣, 保一方平安,建一方和谐的重任.需要有不同类别的代表.从政治类别上看,作为执政党.中共党员在班子中占主导地位,但非中共人才亦应有一定比例,尤其是作干部工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在政府,人大,政协班子中应有一定人选,使之更有效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从经济类别上看,民营经济在一些地方已是半壁河山,推举一些业绩好,信誉佳,素质高的优秀民营企业家进入政协等领导班子,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从性别上看,女干部在领导班子中占有一定比例是十分必要的,占人口一半的女性.在领导班子中有代表人物,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按要求配置也十分必要.在类别结构配置上,既不要搞"拉郎配","矮子里拔将军",也不能搞"光棍班子","清一色班子".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同等优先,按一定比例选配,就能有效地使班子结构科学平衡.二,领导班子结构优化配置中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为了实现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使其结构保持最佳状态,必须重视班子结构配置的方法.从实践上看, 应把握好四个基本环节:一是领导班子结构的"设计蓝图"要"好".搭什么样的班子,须有不同的要求和构想,须有不同的设计蓝图.当前,理想的领导班子结构.总的应是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践行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适应.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 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适应.省,市,县,乡(镇)不同层次的领导班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不同类型的领导班子,应该按不同的要求配置.有了好的"设计蓝图",就可以更好地施工,搭建,不然配备的班子就可能是新班子,老结构,新成员,老面貌,新结构,老功能,很难肩负起时代重托.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来确定班子结构配置的要求.对经济发达地区,要多考虑一些熟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法律商务, 国际惯例的干部;对经济中等发达地区.要多配置一些懂招商引资,管理建设等方面的干部;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要多充实一些会发展经济,擅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善于解决农村"三农"问题等方面的干部.二是领导班子结构的"材料部件"要"佳".班子是一个群体,不仅结构要合理,个体成员还要过硬,才可能构成坚强有力的班子.不然.像"木桶"理论.某个成员出现短板,就可能影响整体的效能.因此,必须牢固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克服把"革命化"等同"党员化","年轻化"等同"低龄化","知识化"等同"学历化","专业化"等同"专家化"等不良倾向,要坚决将那些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干部工作党政干部论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把那些想千事,会千事,干成事,干大事,好共事,不坏事的人选进各级班子,不断提升班子的整体水平..三是领导班子结构的"建筑工匠"要"正".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配置班子要坚持公道正派. "一把手"要以事业为重选人用人;班子成员要出于公心,举贤荐能;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 做到不受干扰优化配置班子结构:要扩大民主.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选人用人工作:要运用科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评价考核干部,力求考准用准干部;要严纠搞非组织行为,拉票贿选,搞小团伙等破坏班子合理构成的行为.为优化班子结构提供公道,公正,公平,公开的组织保证.四是领导班子结构的配置方式要"活".要坚持"因需设人","按位选人",反对片面按指标要求搞机械配置.防止出现"好看"不管用的"指标班子"和"结构班子".要坚持"因事选人".不拘一格,有的可以越级破格提拔,真正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有的必须作出一些原则性规定,如对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配置要求,对年轻干部的年龄划定;有的则应灵活一些把握.如一个纯农业小县和一个经济发达, 外来人口众多的大县的党政班子人员配备.就应该有所不同.不搞"一刀切".三,实现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厚德"与"强能"的关系.选任干部,配置班子,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一些领导班子之所以产生内耗而导致一个地方"山河依旧",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往往不是因为班子成员低能.或者是结构耗散所致.而是干部的"官德"出了问题.有的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喜欢"作秀"捞取政治资本;有的"班长"作风霸道,唯我独尊;有的一旦权在手,便把私利谋.这些品质低下,"官德"缺失的干部.是领导班子"1+1<2"的主要原因.德才兼备是优质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最近中央要求把是否坚持"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干部考察的内容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选好人用好人,选择"优质品",淘汰"劣质品".这是优化班子结构中应把握好的关键问题.二是正确处理好"单打冠军"与"团体冠军"的关冒系.实践证明.领导班子群体效能强弱与其成员能力素质的高低有直接关系.选拔干部,首先要考虑个体素质的优化,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真正把那些思想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单打冠军"选进班子,为班子结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但配备班子, 是夺取"团体赛"的胜利.不是"单项赛",搞单打独斗.要车,马,炮齐全,既应有驾驭全局的"刘备",又得有神机妙算的"孔明";既少不了骁勇善战的"赵云",也不妨安排一些粗中有细的"张飞".如果是"清一色",那怕人人是条龙,也可能会出现"窝里斗"的现象.因此.配备班子要遵循个体服从整体,结构服从功能的原则.按照配强配好配活班子的要求.物色合适的人选.三是正确处理好"班长"与"成员"的关系.选好配强"班长",是优化班子结构的关键环节."班长"是一个班子的灵魂和核心,其思想,能力,领导艺术,工作方法,事业心,责任感等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主官低能"和"一寺两主"是配备班子结构之大忌.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班长"素质好,即使个别成员素质差些.也可以带出一个"强班子";如果"班长"素质不高.即使成员的素质再高,这个班子也是"弱班子".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这两个人的选拔配备一定要相得益彰.当年的刘伯承,邓小平搭挡,一位举轻若重,一位举重若轻,两相搭配,天作之合.刘邓大军之所以所向披靡,功勋卓着,举世闻名, 是与刘邓两位军政首长的合理搭配分不开的.因此.选拔"班长"比选拔"成员"的标准必须更高,要求必须更严,程序必须更规范.要把那些政治素质更好,统筹协调能力更强,并且具有包容他人,和谐共事的亲和力, 推功揽过,敢于负责的影响力,胆大心细,敢于拍板的决断力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一把手"的重要岗位上. 四是正确处理好"稳定"与"流动"的关系.优化班子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去一些优化的因素,可能会变得"不合时宜".成为影响班子结构优化的障碍性因素.因此,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班子整体功能优化和干部成长的要求,尤其要抓住集中换届的大好时机,调整优化结构,对优秀成员,要留住骨干重用.使班子的整体功能可持续发展:对"不合时宜"者,要及时调整出班子;对暮气重重的"元老". 要搞好分流,克服班子结构中的"领导惰性".同时要防止大换班,尤其是避免党政一把手同时变动.要努力使班子结构既"稳如泰山",形成坚强领导核心.又在调整"流动"中运转自如,充满生机活力和战斗力.(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