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1、什么是“杂志”?⏹“杂志”,又称期刊,是一种定期出版物,有固定名称,并用期号连续不断的形式,间隔地、不断的出版。

“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

“杂志”的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

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

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2、电视新闻杂志⏹电视新闻杂志的英文全称是magazine-format documentary series,直译为“杂志型系列新闻纪录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前任副总裁西尔维斯特·韦沃(Syivester Weaver)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

而且,他本人还身体力行,于1952年1月14日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今天》。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栏目被国内外电视界公认为世界电视新闻杂志的典型代表。

⏹《60分钟》的基本形态是:节目长度为60分钟,讲三四则新闻故事,题材偏重与人文相关的主题,每则报道之间由广告隔开。

自1968年9月24日开播以来,《60分钟》在美国电视史上曾创下五次全国收视率第一纪录,至今仍然占据全美电视节目收视率十强之一的领先地位,共赢得了63项美国广播电视的最高奖——艾美奖,同时也是利润最高的黄金时间节目,一分钟广告价格高达到40万美元。

⏹▲我国最早开始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进行杂志式编排实践的,是上海电视台1987年7月5日开播的《新闻透视》节目。

⏹这一节目采用大时段小板块、主持人点评串联播出的方式,不仅使得节目风格变得生动活泼,更使得节目增加了深度和思辨色彩。

整档节目由《观众中来》、《纵与横》、《当代人》、《长焦距》、《快节奏》、《社会广角》等板块组成,板块相对固定,除了《观众中来》、《纵与横》每期必播外,其余板块都是视需要灵活编排。

⏹▲我国最为著名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CCTV的《东方时空》,堪称中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旗帜。

⏹1993年5月1日开播,创办之初有新闻, 有专题,有服务性, 甚至有娱乐性的内容,最初分为人物专访栏目《东方之子》, 为青年人开设的《金曲榜》, 服务性栏目《生活空间》及聚焦热点问题的话题栏目《焦点时刻》。

⏹1996年1月27日第1001期开始进行第一次改版,在此后的数年间,《东方时空》又经历了多次改版,在运用电视手段方面在全国电视界也具有前卫意识, 对电视新闻报道的纪实语言方面有开拓性意义。

⏹▲电视新闻杂志的定义⏹电视新闻杂志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传播符号,借鉴报纸杂志的编排方式,将不同内容、形式、品质的多个新闻节目整合为一个杂志式报道单元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电视新闻杂志的分类⏹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一般说来,是指按杂志的方式组织、编排内容,以传播深度新闻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社会功能,来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的电视节目类型。

⏹——有人认为,这类节目实际上属于消息类新闻和评论类节目的结合体,让观众在接受新闻事件本身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收了各方的观点。

⏹1、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目前一般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方法,按不同的新闻时态诉求,分为“时鲜型”电视新闻杂志和“盘点型”电视新闻杂志两种节目类型。

一般也就是日播型和周播型(包括一周二播、三播)。

——电视新闻杂志由于其新闻性的要求和播出的便捷性,一般最长播出周期也都是周播。

⏹第二种分类方法,按内容分为事件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和板块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

⏹《新闻周刊》就是属于周播型、板块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2、事件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事件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就是在每期节目中,播出几则相同形态的深度报道,通过记者或主持人的点评串联,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电视新闻杂志形态。

⏹事件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在中国电视屏幕上还不多见,而欧美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大多属于这一类。

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美国广播公司《20/20》、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日界线》。

⏹3、板块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板块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是指在一个统一栏目名称下,由内容、形式、品质各异的多个栏目板块精心编排、组合而成的电视新闻杂志形态。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今天》是板块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的典型代表。

⏹在我国,人们对电视新闻杂志概念的理解,更多地倾向于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为代表的板块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三、板块式电视新闻杂志的结构特点⏹▲1、板块式电视新闻杂志的结构⏹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局部结构,主要处理节目素材之间的关系,赋予每一个局部相对确定的意蕴和相对完整的形态;⏹二是整体结构,即根据节目方针、本次节目的预期目标,把各个局部联结为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

⏹局部和整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尽量做到局部的合理性和整体的紧密性相统一⏹▲2、板块式电视新闻杂志的结构特点:⏹(1)超大时段⏹板块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一般由三个以上的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又具有内容充实、形式完整、品质优良的特点,因此它的规模通常比较大,一般都要超过30分钟的长度,更长的甚至可以达到两、三个小时。

⏹(2)板块分割⏹真正体现“杂”的特点,将大时段分割开来,再在每个小时段中嵌入风格各异的板块,最大限度地实现观众细分化和新闻节目综合化的统一。

——而传统的节目格局一般采用指向性单一、对象性精准专题方式,分门别类办节目。

⏹(3)板块固定⏹各板块的内容、形式、时长、播出时间等,都是相对固定的。

这样的结构方式,一方面方便观众收视行为,培养观众收视习惯,形成定时收看的约会意识;另一方面,规范节目制作,稳定节目风格,使栏目宗旨和意图得到持续地贯彻。

⏹(4)板块连续⏹各板块虽然相对独立,但与传统的各节目自立门户相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连续性,减少断层,消解观众“关机”意识或“转台意识”。

第二节电视新闻杂志的差异元素⏹内容的广博性⏹(1)板块结构在题材内容上的多样变样,犹如一个个兴趣点,把观众的收视积极性调动起来。

⏹随着主持人串联词的巧妙过渡,观众收视兴趣自然地从上一个兴趣点转移到下一个兴趣点,不同内容环环相扣,观众感觉持续连贯、浑然一体。

⏹(2)按多元要求组织内容,注意在提供信息的同时提供背景材料和相关知识,引导思考,激发联想,形成与电视消息报道、新闻专题和新闻谈话等节目差异化特色。

⏹形式的灵动性⏹特别注意发挥主持人组织和串联节目的作用,在主持人的串联下,调动和组织各种表现形态,如新闻谈话、现场连线、动画演示等等,以及画面、声音、文字等符号为表现内容服务更加灵活,形式的灵活性与内容的综合性表里相应。

⏹功能的协同性⏹电视新闻杂志包括若干部分,每个部分都有预先设定的功能,但这些功能不是节目各个局部简单相加,而是局部功能统分协同,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

⏹功能的协同性,要求每次节目在体现节目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争取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种协同功能的产生,在于对各种结构手段的调动,尤其是串联手段。

那种把电视新闻杂志笼统地称为综合性电视新闻节目的说法,我们之所以说它不确切,就是它可能使人只注意内容或形式的综合,而忽视了这一节目形态的协同性这一更为根本的元素。

⏹《新闻周刊》栏目简介:“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

……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

”新闻世界中云雾遮挡不了的艳阳——《新闻周刊》带你领略深度新闻的魅力新媒体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剧了信息爆炸的程度,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都有数不清的信息通过各个渠道涌现在我们眼前。

电视新闻、报纸新闻、网络新闻、广播新闻,有价值的信息、无价值的信息,混杂在一起,给我们的有效信息接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而2003年5月3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的一档典型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中国周刊》,使得我们的有效信息接受比起以前容易了许多。

《中国周刊》于2006年更名为《新闻周刊》,从名字开始更加的贴近了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特征展现。

区别于日播节目,周播型、板块组合式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新闻周刊》在有限的45分钟的时间里,将一周中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观众最关注的人物都在节目中进行了展现,另外《新闻周刊》也为观众补上了由于各种原因错过的一周以来的一些重要新闻并使得观众对于这些新闻有了更加深度的了解。

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视点,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

这种栏目定位,使得《新闻周刊》明显区别于其他的新闻栏目,更好的体现出了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优势。

从《新闻周刊》的栏目结构来看,⏹《新闻周刊》组成一共有五个小板块:每期节目的开场白,主持人都会口述一段事件评论,作为节目的开端。

这个议题在选择上也会有一些用意,所以,开场白所述议题也将被包括在第一个部分中。

⏹最新一期的新闻周刊,以高考为开篇评论事件,即关注了时下热点,也说出了关于高考评论的对立观点,让人们全面了解高考,引人深省。

⏹由此:第一部分包括:开场白、“新闻回顾”、“视点”,盘点重要新闻;⏹而在【新闻回顾】环节,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介绍,还包括了一定的背景说明和事实评述,就像是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有其应有的深度探讨区别于简单的讯息介绍,这样就避免了与其他新闻节目的同题材新闻,增加了节目的受众接受度。

第二部分包括:“人物回顾”和“人物”,盘点重要人物;⏹在人物回顾和“人物”环节中,栏目仍然牢记本期的核心高考,新闻始终围绕“高考”一词展开新闻。

使得各个环节都不脱离主线整档节目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三部分是“特写”,以故事性叙述大新闻背景下的微观事。

⏹各板块虽然相对独立,但与传统的各节目自立门户相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连续性,减少断层,消解观众“关机”意识或“转台意识”。

⏹最新一期的新闻周刊,以高考的新闻开场,在【视点】环节,又重提高考新闻,“今年高考的考生数额是933万,但是这个数字比起另外一些数字比起来,还是少了一些,这个数字是1000万,是中央部署的今年11月底以前,必须全部开工的保障房的数量……”这样就成功的将高考新闻转场成了关于保障房的新闻,使得节目的不同环节间产生了连续性和关联性,减少了断层,消解了观众的“关机意识”和“转台意识”。

⏹“面临中考的保障房”(标题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新闻播放的前中后均配有主持人的评述,引发受众的思考。

关于同一个主题的新闻,新闻内容覆盖全国,反映出的问题,类别多,向受众反映了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问题。

⏹每一个板块的开始,主持人都会以围绕“高考”的词,开场。

在整个新闻的播放过程中,会有不断的“标题”提醒,这样就留住了观众的关注。

⏹《新闻周刊》组成一共有五个小板块:每期节目的开场白,主持人都会口述一段事件评论,作为节目的开端。

这个议题在选择上也会有一些用意,所以,开场白所述议题也将被包括在第一个部分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