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微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微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上海恩宝公司对灌溉系统的施工安装谨慎严密,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施工要求 1施工前深入规划灌区,全面踏勘、调查了解施工区域情况,认真分析工作条件,编写施工 计划。大工程还应按照要求制订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安装必须按批准的设计进行,需要修改设计或变更工程材料时,应提前与设计部门协 商研究,较大的工程必要时还需经有关部门审批。 3、微灌工程施工涉及工种较多,必须加强各工种间协作,按照工序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工。 4、 全面了解专用设备结构特点及用途,严格依照技术要求安装。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可行的 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前题下提高工效,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5、 开工前应先了解施工准备工作情况,检查施工现场条件,对影响安全之处必须采取可行措 施,同时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全面了解和熟悉微灌工程的设计文件,包括灌区地形、供水、首部枢纽、管网系统等全部设 计图及对灌水器的选择方案;同时核对有关设计技术参数,对不理解或达不到施工工艺部分, 应在开工前向设计部门提出,以统一认识,合理地修订设计。 2. 根据工程规模编制相应的简明施工计划, 指导各工种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计划内容应包括 以下几方面: ① 建立施工组织,确定分管技术、后勤的工作人员,明确各自职责。 ② 拟定放样、定线各项施工顺序。 ③ 依照各工种工作特点,编拟工种劳力组合及全部工程所需劳力计划。 ④ 编制工程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⑤ 明确施工的进度、检查质量的方法和有关措施。 ⑥ 组织领导和安全措施等。 3. 核查设备器材:开工前必须逐项查对设计文件中所提岀的各种设备、工程材料,主要是首都 控制枢纽、供水配水管网,灌水器的规格、质量、数量及组装构件是否成套。大工程还应检查 水泥、钢材、砂石备料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以便顺利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 4. 施工与设备安装工具准备: 微灌工程施工包括土建和专用设备安装两大部分, 土建工程施工 应视工程规模、施工难易、工程量等准备施工设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型系统除一 般工具外,有条件地区应提供平整、开沟、牵引管道、混凝土拌合等施工机械。小工程只需准 备施工用铁镐、铁锹、运输、夯实等工具。 施工与安装 1. 施工放线与土石方开挖 a. 放线根据设计图上标定工程部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尾部原则放线。为了便于 控制、监测工程标准,较大工程系统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测量控制网。放线起点先从首部枢 纽开始,划出枢纽控制室轮廓线,标定干管 (或主管)出水口位置、设计标高,由此点起用经纬 仪对干、支管进行放线。 b. 蓄水池、首部枢纽基础开挖 根据放线标桩、设计高程开挖土石方。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在动工前先具体了解工作段地质、土壤状态。挖方较 深土质松散地段,可加宽开挖线,必须保证边坡稳定。 枢纽房基础一般需挖至底板以下,中型动力机泵 (3英寸泵、10千瓦电机以上设备)基 座必须浇筑在未搅动的原状土上。清基开挖基槽应四周留有余地,便于施工作业。 蓄水池施工前应先清基,在大于设计池底面积内打深孔,预测有无隐患,了解地质结 构。挖基中做好施工记录,针对具体条件采用相应技术措施,把水池修建在可靠地基上。 C.管槽开挖依照放线中心和设计槽底高程开挖。平坦地区布干、支管,管槽开口宽为 30厘米 左右,地形复杂挖方较深工段,应视地质条件适当加宽开挖面,以达到边坡稳定,防止滑塌。 管槽深一般为60厘米左右,寒冷地区应视当地具体情况加深至冻土层以下,防止冻胀影响管 道。 管槽底部应当一次整平,清除石块、瓦砾、树根等硬质杂物。开挖土料堆放一侧,虚 土不得堆得过高,以防塌入沟内造成返工浪费。为了便于排除管内积水,一般管槽应有 丨%。〜

3%。坡降;按照设计高程开挖土料,不得超挖;管槽通过岩石、砖砾等硬物易顶伤管道地段, 可将沟底超挖10〜15厘米,清除石块,再用砂和细土回填整平夯实至设计高程。沿管槽计划 修阀门池、镇墩处必须照设计标准一次做完土石方,四周留有余地,夯实、整平底部,方便下 道工序施工作业。 2. 首部安装 我国当前微灌工程首部枢纽设备一般有水泵、电机、蓄水调节池、控制阀门、调 压阀、化肥罐、压力表、过滤器和量测仪表等组成。当水源位置高,有自压条件的地方,通过 压力管道将水直接引入枢纽房。 在高于供水设施水面处装上开敞式化肥罐并与系统连接, 这样 就构成一个较完整的自压微灌枢纽。为了达到坚实耐用,确保正常运行,必须严守技术操作规 定,精心安装。安装时应做到以下 6点。 a. 全面熟悉枢纽设计图上各系统组装结构,了解设备性能,按具体要求施工。 b. 详细核查各种设备。由整体到零部件全面核对数量、规格、质量、达到系统完整。发现毛刺 阻水、口径变形、密封不严等构件,必须全面检修或由生产厂更换才可安装。 c. 微灌系统是有压输水,各种设备必须安装严紧,胶垫孔口应与管口对准,防止遮口挡水。法 兰盘螺丝应平衡紧固,螺纹连接口需加铅油上紧,达到整个系统均不漏水。 d. 压力表连接管应采用螺纹形缓冲管加上仪表阀门再与水管连接,以防水锤损坏仪表。 e. 电机水泵组装必须达到同一轴线, 用螺拴平稳紧固于混凝土基座上, 同时按照电机安装说明 接通地线,确保运行安全。 f. 在易积水处应加排水通道和阀门,以便冬季排除余水,防止冻坏设备。 3. 管道安装 微灌系统输、配水管网大都采用塑料制品。大型微灌工程输水管道亦有采用水泥 制品管或金属管。这类管道安装与一般工程规定相同,可参照有关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施工,这 里只重点阐述几种塑料管道的施工安装方式。 微灌工程上用的塑料管一般有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硬管,支、毛管用聚乙烯半软管。干、 支管理于地下、毛管除移动式灌水系统铺设在作物行间外,为了防止老化和损坏,大多数也设 置于地下。 对于塑料管,施工前应选择符合微灌系统设计的管道,检查质量和内径尺寸。为了保 证工程质量,对有破裂迹象,口径不正,管壁薄厚不匀、管端老化等管道不能使用。 塑料管连接方法较多,除正常用配套管件连接外,还有承插连接、开水煮浴法连接、 热熔对口粘接等多种连接形式。 对于管道铺设,根据设计标准,由枢纽起沿主、干管管槽向下游逐根联结,夏天施工 应在清早或傍晚进行, 以免在烈日下施工时塑料管受热膨胀, 晚间变凉管道收缩而导致接头脱 落、松动、移位,造成漏水。 连接管道时,可每距 8米左右在绕开接头部位处先回填少量细士,压稳管位,以便施 工。 铺设聚乙烯半软管,应将管道以圆盘形沿管槽慢慢滚动把管子放在沟内,禁止扭折或 随地拖拉,以防磨损管道。为了防止泥土进入管内,施工前应将管子两端暂时封闭。或将上端 管口先与输水接口连接紧,再由上向下铺放管道。 微灌系统主、干管道多用硬质聚氯乙烯塑料管 (PVC),PVC管对温度变化反映比较灵 敏,热应力易引起热胀冷缩变化,宜采取安装伸缩节方法予以补偿,以免导致管道与设备附件 拉脱、移位。为此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连接管长超过 60米时宜安装伸缩节。 对于小管径半软管,管道铺放时不应拉得过紧,可以放松让其呈自由弯曲状设置于管 槽内,以补偿温度差引起的变化影响管路。总之,无论那种管道,施工时都应选择天凉温差变 化不大时向管沟覆土,尽量减少温度对管道施工质量的影响。 附件安装包括调压控水阀,螺纹接头、分水三通、活动接头,通气阀等部件,根据设 计要求在便于施工作业条件下铺设管道时一次组装,达到位置准确,连接牢靠,不漏水。 3英 寸以上阀门应设置在砖砌底座上,斜坡上施工可用卡箍固定, 2英寸以下阀门装置时底部可悬 空,一般距阀门底10厘米左右。采用螺纹口连接阀门,一般应安装活接头,便于检修时装卸。 阀门上口应加钢筋混凝土盖板,板上预留钢筋提手,方便起闭和检修,冬季加盖亦可防冻。 4. 毛管安装 a. 毛管布置数量多、较集中。一般施工顺序是先主、干管再支、毛管。以便全面控制,分区试 水。支管与干管组装完成后再照垂直于支管方向铺设毛管。 移动式毛管必须沿等高线或梯地设 置在地面上,固定式系统大多数把毛管埋没在果树行间,为了避免冻害和机耕影响,毛管理深 约40厘米或埋在冻土深度线以下。 b. 按照设计标准将毛管沿果树宽行向或等高线方向顺序摆放整齐、铺放时必须将两端暂时封 闭,严防泥土、砂粒等杂物进入管道而引起灌水器堵塞。 c. 安装旁通和毛管。沿着已布置好的支管,按照设计规格,用小于旁通插头 丨毫米左右的钻 头在支管上由上而下打孔, 打孔时钻头必须垂直于支管, 不能钻斜孔,防止由旁通插管处漏水。 为了预防打孔和安装旁通时,泥土、砂粒进入支管,采取打一个孔即装一个旁通。为 使旁通与支管紧密连接,防止漏水,安装旁通时先给旁通插管周围涂粘合胶,或者装上薄橡皮 垫片,然后将旁通安在支管上,随即用细铁丝或专用管卡扎牢固,同时往旁通接头段上装根毛 管,让其竖直通向地面,上端封闭以防泥土灌人管内。一条支管装完旁通和毛管连接段后便将 支管放入管槽内,放水冲洗、试压后即可覆土填管槽。 5. 灌水器安装 a. 微管安装:按设计长度准确地剪取微管。按照规定间距用平头打孔锥在毛管上垂直打孔,只 能打通一面管壁,严防锥通毛管两壁造成漏水。 为防止微管管口变形, 需用锋利剪刀剪断微管, 微管一端宜剪成斜面以便插入毛管,微管插入深度为毛管管径的 丨/4为宜,各条微管插深应 当一样,另一端安装滴头,并用插杆将滴头固定在所需位置上。对成年果树灌水时,一般将微 管以辐射状布置于果树周围,或者将微管以缓弯曲形式均匀布设;移动式微灌密植作物时,应 将微管绕缠于毛管上,绕管时严禁弯折,必须以缓弯形绕管,再用塑料细线绑扎在毛管上。 b. 管上式滴头安装:用直径小于孔口滴头接口外径约 1毫米锥子(又称打孔器)在毛管上按设计 距离打孔,随即装上滴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