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01T14:34:07.3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阮芳
[导读]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可危及生命阮芳(广西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一病区广西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360-0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可危及生命[1]。

2000年,Pappone等[2]首创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取得成功后,已经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应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为57例房颤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取得较好疗效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男42例,女15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6.23±1
2.26岁;合并冠心病23例,合并高血压10例;阵发性房颤22例;持续性房颤12例,房颤病程0.5~2年;心超提示:左心房直径30~45mm;术前均予食道超声检查提示左房内无血栓。

1.2方法常规消毒,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穿刺右颈内静脉和双侧股静脉,分别放置十极冠状窦标测电极、四极希氏束或右室标测电极及2根SL1 房间隔穿刺鞘,行左房-肺静脉造影,随后送入Lasso 标测电极导管和Carto冷盐水消融导管,在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标测和重建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图,选定消融靶点依次行左右侧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

1.3结果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胸闷、心悸、气促现象明显减轻或消失,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复发的4例,经再次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治愈。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房颤虽然是心律失常中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它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栓塞等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即使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但其效果不佳,而且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大,还会引起其他心律失常,所以选择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是有效的手段。

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对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颤的了解,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

因此,根据评估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文化层次,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程度[3],因此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心理指导, 详细介绍射频消融手术的大致过程,房颤治疗的新进展,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2术前准备协助病人做好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五项等;做经食管心脏超声及心脏CT等检查以了解左心耳及左心房是否有血栓;皮肤准备,即穿刺部位备皮,左右颈胸部和双侧腹股沟;做青霉素皮试;左上肢置静脉留置针;手术治疗前禁食8h,按需给予静脉补液。

2.3术前用药监测为避免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影响射频消融术中不能诱发房颤,影响手术判断,术前2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手术治疗前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者,于治疗前3天改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于手术前12h停用。

在抗凝治疗期间严密监测INR,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及血便等现象,根据INR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

3 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入CCU进行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情况,每30分钟测量P、R、BP,直至平稳。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变化,观察有无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发生。

3.2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双侧腹股沟穿刺处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肢体制动12h[4],密切观察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变化[5],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3饮食护理房颤射频消融术部位与食管接近,为防止出现心房-食管瘘并发症,术后第一天给予凉流质饮食,术后2周予凉软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嘱患者少食多餐,增加营养,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

1月后无异常可恢复正常饮食。

3.4用药指导据国内外临床资料显示: 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血栓栓塞率0~7% ,多发生在术后24h内,甚至到术后2周均为血栓栓塞多发期。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当日开始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5d后停用,术后患者均应服用华法林至少2个月,服药期间监测INR,使之维持在2.0~3.0。

如果患者的心律成功维持窦性心律,则在术后3个月左右左房功能恢复后可以终止抗凝治疗。

3.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5.1栓塞栓塞是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并发症之一,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的变化,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温度、颜色变化,以及早发现栓塞的发生。

术后24h ,患者生命征平稳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本组患者术前均充分抗凝无一例发生栓塞。

3.5.2心脏压塞为最严重和凶险的并发症。

术中术后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发现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出冷汗、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静脉压升高、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早处理。

本组患者发生心包填塞2例,均经内科治疗好转。

4 小结
Carto 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已成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

护理关键主要是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善各项检查,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要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强调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完善出院指导, 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张澍,胡大一. 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1,5(2):70-81.
[2]Cappato R, Calkins H, Chen SA, et al.World-wide survey on t he Methods , efficacy , and safety of cat heter ablation for human at rialfibrillation[J]. Circulation ,2005 ,111:1100–1105.
[3]刘翠荣,符雅明.心理干预对安装起搏器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7):57-58.
[4]董建增.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的围术期处理策略[J].心电学杂志,2008,27(1):37-40.
[5]张代富,李莹,祁炜罡,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8(4):219-2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