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张󰀁杰󰀁徐󰀁波󰀁那守海(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摘󰀁要󰀁概括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并就森林旅游的开展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应由教育体系、发展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防治体系、保障体系六大部分构成。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分类号󰀁S759.91EstablishmentofConservationSystemofEco-tourismEnvironmentinForestParks/ZhangJie,XuBo,NaShouhai(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P.R.China)//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2003,31(4).-20~23ThestatusofforestparksandforesttourismissummarizedinChina,andtheimpactofforesttourismonforesteco󰀁logicalenvironmentandthenecessityofbuildingofconservationsystemforeco-tourismenvironmentareanalyzed.Theconservationsystemofeco-tourismenvironmentincludeseducationsystem,developingsystem,monitorsystem,assess󰀁mentsystem,preventionandrecoverysystemandsupportsystem.Keywords󰀁Forestpark;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ervationsystem;Establishment󰀁󰀁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回归自然,走进森林,领略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利用森林的特殊功能来调节身心,恢复生理和心理平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森林公园的建立与发展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1982年我国建成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过20a的发展,截止到2002年,我国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200余处,其中国家级380处,遍布30个省、市、自治区,总经营面积达1130万hm2。全国森林公园拥有宾馆、饭店、商店等旅游服务设施40多万m2,接待床位近10万张,旅游车船4000台(艘),主要游线路达15000多公里。拥有森林旅行社、森林旅游公司近100家,森林旅游从业人员8万多人,年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近60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综合效益达150亿元,创造了极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森林旅游的开展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1.1󰀁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对森林生态景观的影响森林公园生态景观具有和谐性、稳定性和统一性。在原生生境地区开展森林旅游,伴随着旅游设施如建筑物、道路的修建,将会在原始的自然景观中引入人工成分,造成景观破碎化。从旅游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两种生态系统的交界最能吸引旅游者,如水陆交错带、森林和林中草地的交错带,但这些地带的景观破坏也最严重。如在森林公园修建的大型宾馆、饭店,既与自然景观不协调,又严重地影响了动物的重要生境和活动通道。1.2󰀁森林旅游活动行为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森林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践踏、采集、用火及垃圾堆放等。践踏会使游道两旁的植物树种更新困难,改变了植物群落的年龄结构;践踏使游道两旁的土壤板结,增加地表径流,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游客第一作者简介:张杰,女,1966年3月生,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副教授。收稿日期:2002年10月11日。责任编辑:张建华。有意无意地采集花朵、枝叶、真菌或带入的外来物种,会改变物种的组成或结构。森林旅游活动中用火不当,不仅会引起火灾,甚至会引发稀有植物种的消失。垃圾堆放不当,特别是白色垃圾,极难腐化,造成白色污染,破坏森林公园的生态完整性。动物对森林旅游者的活动非常敏感,森林旅游者及管理人员的活动,影响动物的正常取食和繁殖,使一些易受惊吓的动物远离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者乱丢吃剩的食物,会改变某些动物的食物结构。森林公园内动物的种群数量及种类组成常因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森林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发生显著变化。森林旅游活动还会造成森林公园大气、水质的干扰和破坏。没有经过处理或仅经过初级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水环境中,会把病原体带入水中;污水排入使水体的富养化加速。以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为基础建立的森林公园,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受经济利益驱使,对高峰期森林旅游者数量不加控制,严重超越生态环境容量;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措施,将会导致森林公园环境污染和生境退化[1~3]。2󰀁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必要性我国的森林公园产业是在缺乏足够规划的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虽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但在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森林公园内开展旅游活动对森林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搞好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仅仅靠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哪一个环节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靠建立一个包含教育、发展、监测、评价、防治、保障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系。笔者在研究了多个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工作后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以保障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有序地进行,促进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第31卷第4期东󰀁北󰀁林󰀁业󰀁大󰀁学󰀁学󰀁报Vol.31No.42003年7月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Jul.2003环和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针对我国森林公园生态环境防治措施不力的实际情况,在构建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时,应考虑六方面的问题:教育体系、发展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防治体系、保障体系[4~6](见图1)。各体系间相互协调、密切合作,共同承担起保护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责任。

图1󰀁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3.1󰀁教育体系3.1.1󰀁认识森林公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森林公园开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森林公园开展旅游活动加剧了环境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伴随经济效益的增长是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传统习惯等为此付出的代价。森林公园赖以发展的森林资源是有限的,那种对森林资源󰀁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法,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效益,造成森林公园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的状况,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总目标,因此尊重和保护森林公园资源和环境,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类和环境和谐共处是森林公园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必须从森林公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探寻内在规律,以针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研究,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及有效的措施,促进森林公园开发与自然、文化、环境融为一体。3.1.2󰀁进行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建立森林公园生态博物馆,对青少年进行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境意识,使他们明确应履行的环境保护义务、奉行的环境保护道德、倡导环境保护文明等。对森林公园管理者进行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管理者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意识,重视森林公园资源普查与科学评价,合理制定森林公园发展纲要与规划,确立森林公园发展的基本策略、方向、目标、重点和实施步骤及其相应措施,建立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坚持不懈地为旅游企业与森林旅游者传递有关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3.1.3󰀁进行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引导在森林公园内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立具有环境意识教育功能的基础设施,如位于景观旁边的环境保护宣传板,提醒森林旅游者注意环境卫生的告示牌等;󰀁利用多种媒体,使森林旅游者接受多渠道的环保意识教育,包括门票、导游图、导游册上添加的环保知识和注意事项;󰀁增加具有环境保护意义的交通工具;󰀁采取一定的惩治手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森林旅游者进行教育并适当罚款;󰀁提供标有󰀁带走的是照片,留下的是脚印󰀁的废品收集器等。3.2󰀁发展体系3.2.1󰀁制定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政策是发展的先导。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政策是森林公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经济政策为维护森林公园的美丽景观、田园特色以及󰀁原汁原味󰀁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一些对环境资源有破坏作用的产业,即使经济效益再高,也不应引进;而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部门和野生动物园的开发部门,虽然短期经济效益不高,但其发展有利于森林公园提高景观生态多样性,增强地方田园特色,可长期吸引更多的森林旅游者,应是当地政府与森林公园管理部门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部门。󰀁环境政策森林公园开展旅游的基础在于良好的森林资源和环境。为预防可能引发的环境退化、污染、破坏等,在制定森林公园发展规划时,务必弄清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对拟开发的每一个森林公园项目(产品)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坚决予以取缔;对正在建成运营的项目,根据国家或地方有关环境法规征收󰀁环境税󰀁,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技术政策森林公园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森林旅游者回归自然、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由于根据自然规律演化而来的具浓郁田园特色的技术容易使来自现代城市的森林旅游者留连忘返,因此,一些民间技术和生产部门,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也值得保存。一个融合老技术和现代技术21第4期󰀁󰀁󰀁󰀁󰀁󰀁󰀁󰀁󰀁󰀁󰀁󰀁󰀁张󰀁杰等: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的体系,如保存完好,将是一个诱人景观,其前提是对生态环境必须无害。󰀁社会政策森林公园不仅要使当代当地居民受益,也要使后代能继续分享,即代间分享森林资源和环境价值;森林公园的受益者不是特定的森林旅游者、居民个体或群体,而是所有与森林公园资源和环境有关的人和群体,其利益获得不能牺牲他人利益,即代内的公平性。森林旅游活动和居民的社会活动必须与森林公园的资源结构、功能及价值相协调,同时不损害当地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民族生活习俗等。3.2.2󰀁认真做好森林公园开发和发展规划森林公园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森林旅游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进行森林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的合理布局的一种规划。在规划时要考虑:森林公园的资源状况、特性及其分布,森林旅游者类别及其需求特征,森林公园的环境容量,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程度、保护条件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不破坏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基础的原则指导下,充分分析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功能分区,选择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森林旅游者活动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充分利用河、湖、山、绿地和气候条件,为森林旅游者创造优美景观,为当地居民创造舒适、卫生、静谧的居住环境。比如对森林公园旅游活动进行划区引导,充分利用道路、池塘、天然小径、停车场、厕所、饮食店及信息中心等设施的布局,引导森林旅游者分流;对森林公园实行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等分区模式;此外,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调节森林旅游者流向和流量,如实行淡旺季价格浮动调节,向森林旅游者征收较高生态资源使用税。3.3󰀁监测体系森林公园环境监测是运用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方法,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数量、影响范围及后果进行调查和测定,及时掌握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动向,为评价体系与防治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可以说,监测体系是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同时,环境监测也是一个由多种环节构成的全过程。3.3.1󰀁现场调查森林公园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及排放规律;污染受体的性质和污染受体与污染源的方位和距离;水文、地理、气象等条件,必要时要调查其有关历史情况。全面而符合客观实际的调查,是保证后续监测工作取得预测成果的基础,忽视环境调查会给整个监测工作带来盲目性和片面性。3.3.2󰀁布点采样应根据森林公园现场调查资料确定测定的范围和项目,进行合理布点,确定采样点的数量和具体位置,然后确定采样的时间和频率。森林公园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间断的定时采样或者长时间的不间断的连续采样。3.3.3󰀁分析和处理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样品分析、检验,测出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并对取得的数据做出客观分析和合理解释,然后将经过科学分析的数据记录入档。3.3.4󰀁提出环境质量报告根据监测数据评价环境质量的现状,判断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指出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污染过程发生的危害程度,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环境质量报告是森林公园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总结,既反映了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状况,又为下一步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3.4󰀁评价体系3.4.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效应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简称EIA),是进行环境预防管理的有效方法(见图2),最早是由沃顿提出,具有广泛意义。它将环境理解为由生物、物理、社会、经济、文化诸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有机系统,EIA是一个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对森林公园而言,主要是:确认风险,减少不利影响,确定环境容量,通过研究、管理和监测,以及有效的公众参与过程,提出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图2󰀁EIA的实施程序审计3.4.2󰀁环境审计环境审计一般被认为是一个预测企业运行过程,以确定其是否依从已制定的环境规章制度、标准和政策,这个过程主要包括评价、检验和证实3个步骤。很明显,环境审计在森林22󰀁󰀁󰀁󰀁󰀁󰀁󰀁󰀁󰀁󰀁󰀁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第31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