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之城市化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之城市化



在美国, 1780 ~ 1840 年的 60 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 2.7%上升到8.5%。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 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
城市化发展特点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1.起步晚,发展快。
1.起步早。
2.城市化水平较低。
建国40 多年来,中国经历了几度经济上的冒进和
政治因素的冲击,使城市化出现过几次大起大落, 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城市化进程的缓慢和波折。 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化是渐进式的推进。城市人 口基本上是逐年有所增长,其中 2 / 3 都是城市人 口自然增长,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机械增长) 约占1/3。
中国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户籍管理政策的放松,2011年
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 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
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渐进式的发展,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和经济发
展水平的。
3,小城镇主导型城市化
1、产业的集聚效应不足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甚至部分沿海发达地区,
不少小城镇人口数还不到 1 万。这些小城镇规模过小,导致城镇功能 不健全。
2、土地有效利用率低 一些城镇的实践表明,同样面积的土地,城镇
建设如过能够合理规划和布局,可能多出70%以上的使用面积。
6,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对劳动
者和高级人才的需求骤然大幅度增加,促使了一场从西到 东、从北到南的普通劳动者和高级人才的大流动。
据有关统计,全国“民工潮”的人数高达 6000 万,大部
分流向东南沿海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等限制,许多人无 法扎根于城市,在城里干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生他养他 的家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 8000 万农村人口因户籍制 度成为亦工亦农的城乡两栖人口,他们的职业虽然已经发 生转变,但是没有完全实现空间上的迁移。这就是我国城 市化进程中特有的“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的 情况。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快于世界城市化
2、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历史前提是政治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这同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历史前提 截然不同。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使城市的聚集功能 日显重要,向城市集中劳动力、资本、技术、资 源等。
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争取最大收益
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率高。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同样是十分密切的正相关
关系。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与从事非 农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的提高是相适应的。
6、发达国家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无制度障碍
发达国家无户籍管理制度和政府食品供给制度。
政府无“城市偏向”政策和对乡村居民的“乡村 歧视”观念和行为。
如何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1调整城市发展战略, 完善城镇体系
.......
2 发挥大城市的优势, 促进其健康发展
5.完善产业政策, 推动产业发展
3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4坚持以民为本作为 提高城市化的出发点
一方面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自然
增长较快,而且增长的绝对量大于转移量,必然造成城市 化的速度缓慢。目前,中国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但城市人口的绝对数并不少。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布, 城镇人口为2965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26.15%。
2,城市化进程是渐进式的发展态势
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 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 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 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之比仅为 0.69,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 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 度地孤军深入。
3、城市用地浪费现象严重 一些城市为了要使城市全新,进行大规模
的拆迁,造成大量的居民迁徙。
4、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带来巨大影响 受城市土地利用利益分配机制
不合理、制约手段不得力、政策引导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盲目招商 引资上项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等。
4,城市化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这一特点主要受两大要素的规律支配。这两大要素是人权 和资本。
人权:使得人们能够为了获得最大收益,从农村自由地流 入城市。 资本:资本为了获得最大利润,流入城市。因为城市是资 本获得最大利润的场所。
4、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是“六化”同步的过程。
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产业革命化、市场国际化、 社会现代化和人口城市化。
中国由于受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 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生产力布局和城市 分布不均衡,城市化在 各个地区的发展极不平 衡。沿江、沿海、沿路 点城市相对集中,城市 化水平较高。西部内陆 地区,地形气候比较复 杂,经挤发展相对缓慢, 人口密度小,城市稀疏, 城市化水平较低。
5,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之 城市化
1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池国勇
何为城市化?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由农业 (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
(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和 信息产业(第四产业) 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 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中看 出,人口城市化与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产业革命化、 市场国际化、社会现代化基本上是同步的。是资本主义市 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高度化的物质基础。社会的 现代化,则是高度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5、发达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2.城市化水平高。
3.城市发展不合理。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中国城市化特点
人口形式上流动而 实质上不流动
6、 1、
城市化水平比较 低,城市人口绝 对数大
城市化发展相对 滞后
5、
中国城 市化特 点
2、
城市化进程是 渐进式的发展 态势
城市化的地区分布 不平衡
4、
3、
小城镇主导型城市 化
1,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城市人口绝对数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