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申报材料(参考案例7)XXXX大学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优势,调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工作,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1+X”多元协同模式,通过校企(行业)协同、科教协同、政校协同、国际合作构建了高校实践育人新平台,形成了学校主导、行业参与、政府支持的实践育人新格局。
学校重点建设了“行业协同”创新实践育人平台和“三级递进”创业实践育人平台,着力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创业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成效显著。
一、建立“行业协同”创新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建设思路和目标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发展思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XXXX大学建材建工行业董事会、交通行业董事会、汽车行业董事会,制定学校与行业人才联合培养规划并分别与董事会成员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成立“学校+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的双主体或多主体的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开展各类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科技创新和支撑行业发展的卓越人才。
(二)平台建设情况平台由若干个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组成,基地数量多、协同主体多、合作内容多、覆盖面广,分布到不同地域、不同领域、行业的不同层次,基本上满足5万多名在校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了每个学科、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固定实践基地的工作目标。
从2000年至今已经建成403个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其中13个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被XX省批准为“XX省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个被XX省批准为“XX省实习实训基地”。
(三)前期实践育人情况承担全校学生各类实习实践活动。
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和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半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学分不低于2学分。
实践教学内容由实践平台负责完成,每年实践平台要接待2万余名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等。
开展卓越试点专业企业实习计划。
学校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共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28个专业是试点专业。
学校通过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完成试点专业企业学习计划。
2014、2015年开设了《典型过程工业系统及设备》、《企业自主选修课程》等81门企业课程,在企业完成各类实习5463人次。
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在基地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建立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团队培养模式”,培养“卓越能力+卓越追求+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专业硕士。
一是组建了跨学科的导师团队;二是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三是开展“1.5+1.5+1”的培养形式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四是专业论文选题、答辩在基地完成;五是由培养基地的合作导师根据培养实际编写教材或讲义。
目前学校已在基地建立研究生工作站86个,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2100名。
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推动科研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建立“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基地”,以科研团队吸纳学生参与的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截至目前,学校已在基地建立联合研发中心202个,产学研合作总项目数3371项,学校参与学生人数累计6000余人。
学校牵头成立“协同创新中心”,统筹配置三大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优质资源,联合培育拔尖人才。
已经组成3个协同创新联盟:绿色交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绿色建材协同创新联盟、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9项,获批科研经费6721万元,学生参与人数达200人次。
学校得到汽车行业董事会的推荐加入PACE计划,已获得价值4.33亿美元软硬件设备投入支持,真正做到把企业的工厂车间“搬”到学校,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直接接触到世界先进的软硬件设备。
全球有12个国家60多所高校加入了计划,国内仅有XX大学、同济大学、XX大学和XXXX 大学四所。
二、打造“三级递进”的创业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一)建设思路和目标遵循企业成长规律,建立创新创业园、企业孵化器、发展加速器的“三级链接,三级递进”的创业实践支撑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通过创业指导孵化服务培育优秀的企业家和新兴科技产业,最终建设成为学校创新项目转化平台、高科技企业培育平台、优秀创业型人才培养平台,力争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国家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以创新创业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具体目标为:一是近期的“155”目标,到2020年建设10个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节能环保、动漫设计等为主要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梦工场”,培育500个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学生人数达到5000人;二是中期的“111”目标,到2025年培养100位大学生成功创业人才、培育100个成功创业企业、创造100亿元的企业产值。
(二)建设基本情况创业实践平台共计23.5万平方米:创新创业园共4.3万平方米、企业孵化器4.2万平方米、企业发展加速器15万平方米,平台分别以初创期、成长期和加速发展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为孵化对象,提供基础层面服务、提高层面服务和发展层面服务,形成“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加速提升”的“三级链接三级递进”完整孵化链,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三)前期实践育人情况提供七大服务功能。
园区提供基础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七大服务功能。
园内设有孵化区、产品交易区、公共服务区,标准配置办公室100余间,每个办公室配置齐全的办公设施,创业企业“零成本”入驻。
园区开展公司注册、财务代理、科技成果鉴定、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报等服务21次,参与学生累计约2000人次,5家企业与投资机构实现融资总额1300万元。
打造特色服务活动品牌。
设立园区“专业服务窗口”。
引进法律、财务、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定期坐诊园区,实行一对一咨询与辅导。
每天都有财务专员、知识产权服务专员到岗,每周3、4、5法律专员到岗。
周三“创业门诊”。
每周三都邀请专业创业导师入园“坐诊”,为创业大学生和创业企业进行创业咨询和诊断。
内容包括:市场营销、政策咨询、经营管理、技术研发、项目投融资、科技项目申报等,累计服务咨询者23人次。
周五“项目路演沙龙”。
路演项目不定标准、不限数量,凡希望入驻创业园的创业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由创业园特邀专业评委对路演项目进行点评和选拔,优秀者当场给予入园邀约,入驻创业园。
拓展孵化平台。
与XX滨州市政府合作,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共建以新材料、信息、艺术设计为主要特色的开锐科技创业园。
开锐科技创业园规划占地350亩,建立研究中心、高科技企业和创意空间。
第一期建设经费近4亿元,总入驻人数250人。
与XX省X市政府合作,设立全国创业示范基地XXXX大学X 分基地,结合X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推送学校创业园区团队到X创业,已有10家创业企业与X创业孵化中心签订入驻协议。
三、构建支持保障体系,确保实践平台可持续发展(一)组织和政策保障学校成立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委书记任组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任副组长,统筹规划全校实践育人工作;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本科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全面协调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了创业学院,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创业教育措施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成立了各基地工作小组,负责协调落实专业实践计划、安排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实践考核等工作。
每年12月由研究生院、教务处、科发院会同学院(部)组织专家对各基地建设进行评估与考核。
学校先后出台了《XXXX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XXXX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意见》、《XXXX大学人才联合培养与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保障实践育人工作落实到位。
(二)资金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日常训练经费投入。
2010年以来,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设立3项基金——“XXXX大学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基金(本科)”、“XXXX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5000万元,到2016年大学生创业基金达到1亿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启动资金和扶持资金。
2010年以来,学校在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的年度预算中,对本科生科研项目已累计投入1300万元,对研究生科研项目已累计投入1506万元。
创新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经费投入。
2010—2015年学校用于本科教学实验室条件建设的经费达1.4亿,建设有13个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科化学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中心等。
用于研究生工作站和团队建设经费达400余万元。
每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每年500元预算专业实践经费,用于购买保险、差旅和支付校外导师酬金;投入3000万元建立了19个研究生公共实验教学平台;投入500万元用于工程案例库等课程建设。
近10年,交通部投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经费投入近2亿元;国际PACE计划投入4.33亿美元;地方政府对合作研究院的投入6.37亿元;三大行业骨干企业累计投入4396万元;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政府累计投入3300万元。
创业孵化链建设经费投入。
已共投入建设经费2.38亿元,其中学校投入2400万元、合作企业投入2.1亿元、XX市政府投入400万元;另外创业园二期得到教育部支持建设经费近2.4亿元。
四、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实践育人平台成效显著(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近3年,共实施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10余项,实施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发表论文198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88项;自主创新项目1600余项,直接参入学生达1.3万人次。
3年来,学校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数模竞赛、挑战杯、节能减排竞赛等重要科技竞赛中获省部级奖2000余项,位居XX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连续6年获XX省“挑战杯”大赛第一名,连续2年获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第一名;XX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2012年获奖数在全省排名第一,2013年获奖数在全省排名第二。
(二)孵化企业成效明显2013年开园至今,29家企业已孵化出园,在孵企业102家,服务300名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