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第27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月 Vol. 27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5────────── 收稿日期:2004-03-15作者简介:赵明杰(1980-),女,辽宁沈阳人,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2003级硕士研究生。

- 87 -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赵明杰(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系,四川 南充 637000)摘 要:城市化受着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但工业革命对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工业革命打破了人们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近代史阶段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也正是这两次工业革命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反过来城市化又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工业革命;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K7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1-0087-04当今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同时又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之一,从美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人们很难想像出“它竟然是靠悠久的反城市的传统抚育起来的”。

[1]那么是什么使其城市化进程如此的迅速呢?是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引起了各国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变革,观念的更新同时也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本文对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中的第一次转折 城市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1)人口由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大量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

(2)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和作用逐步加强,城市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

(3)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城市化。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美国城市情况。

美国独立战争后人口不到4 000万,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一个也没有,农村人口370万,“在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美国8 000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6个,它们是:费城、纽约、波士顿、查尔斯顿、巴尔的摩、塞勒姆,人口最多的费城仅有4.5万人,其次是纽约3.3万人,全国大约有3.35%的人口居住在这种8 000人以上的城镇里。

”此时的美国还没有开始城市化进程。

1784年第一座应用瓦特复式蒸汽机的纺纱厂诞生,人类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化运动才正式开始。

此时美国的城市化刚刚起步。

在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70年代完成。

工业革命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也使美国城市化速度和规模都呈现出与早期不同的特征,可以说美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工业革命普遍确立的大机器生产以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旧城市进一步扩大,同时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城市。

美国的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棉纺织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其他轻工业的发展,后来又进一步带动了重工业。

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蒸汽机是18世纪机械方面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亚·雷格雷夫1860年就指出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2]城市化完全是由工业化产生的,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过去以水力作为工业动力主要来源的局面,蒸汽动力越来越普遍地被采用。

蒸汽机的使用“主要集中于城市,并把工厂乡村转变为工厂城市”,[3]并推动原有城市的扩大。

由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新城市逐渐在西部崛起,如匹兹堡、辛辛那提、圣·路易斯、密尔沃基、底特律、克利夫兰、不法罗、路易斯维尔。

新英格兰等北部各州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成为美国最早的纺织基地。

马萨堵塞、康捏狄格、新罕布尔、纽约等地都先后建立了一批新型纺纱厂。

19世纪20年代,北部进入了工厂制盛行时期,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北部已经能够用机器制造机器。

此时美国在新兴工厂工业的推动下,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第二,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厂制度的确立,大批新型工厂的出现,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这样城市人口与城市数量迅猛增长。

与1790年的那次美国人口普查相比,到1820年城市人口已达50万之多,8 000人以上的城市已增至13个。

全国范围内城市数目1820年为61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5%,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5.5%。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城市人第27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88 -口数不断增大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三,工业革命期间吸引了大批外国移民来到美国,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新鲜血液,同时扩大了人力资源,对城市化进程有积极的作用。

在工业革命之初,移民只有393万人,“1820年来到美国的移民为8 385人,1850年达310 004人,1854年为427 833人。

1820—1860年,大约有5 000万移民来到美国,其中多数为劳动者,有船员、制鞋匠、裁缝、矿工、纺织工人、工程师、教师等等。

从民族成分分析,移民大部分来自英国,其次是德国、法国还有西班牙、挪威、瑞典、意大利、中国、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

”[4]当时恰逢工业革命之时的美国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移民正好是美国所需要的,这些移民在北部建城,筑轨道;在西部垦地万亩,广植玉谷。

广大的移民不仅给工业革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而且使全国人口和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很明显地扩大了,这就对美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城市化得到了推动。

第四,城市化的程度与城市中的交通运输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城市中的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会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乡等的经济联系,使城市经济快速地发展起来,加速城市化进程。

19世纪初,美国交通甚为不利,1800—1900年美国经济仍以农业为基础,但东北部、西部和南部的经济有很大不同,东北部工商业较发达,南部是植园经济,西部是生产粮食的商业农场经济,三大地区生产逐渐专业化,只有不断改善交通运输才能使其形成统一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这就使交通运输业革命成为必要了。

19世纪初美国开始第一次改善交通运输的浪潮,其中包括修筑公路、铁路和开凿运河,国家公路于1818年由马里兰的坎伯兰修到佛吉尼亚的惠林,1833年修到俄亥俄的哥伦比亚。

这些道路连接沿海城市,并打开了东、西部的通道,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和贸易。

运河的开凿是从1817年建设伊利运河开始的,它成为哈得逊河到伊利湖的东西交通线,联结大湖区与纽约城,直达大西洋,促进了纽约城的繁荣。

到1840年美国运河长度达3 300英里,到1850年达4 000英里,形成了贯通东西南北的运河网。

对于人口不断增长和有些未拓殖土地的西部来说,铁路是最适宜的。

1830年美国只有约100英里长的铁路,10年后总长度达3 328英里,为全欧洲铁路总长度的一倍。

到1840年铁路长度增加5 500英里,到1850年铁路长度增加四倍,1860年时美国的铁路长度猛增到30 626英里,长度已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

罗伯特·富尔顿在工业革命史上因发明汽船而举世闻名,1807年他的“克莱蒙”号首次试航于哈得逊河,开创了汽船航运业。

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湖区、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都开辟了汽船航线。

恩格斯指出:“蒸汽机不仅在陆路交通工具方面引起了革命,而且使水陆工具有了新面貌。

”[3]它连接了港口和陆上交通,形成了水陆运输网。

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革,使许多城市都繁荣起来,如芝加哥、纽约等城市,这样它也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上述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美国已经初步实现城市化,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与工业水平是同步发展的,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制度盛行,城市的数目和人口迅猛增长,美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多数城市为近代工业基地,从而大大加强了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最大的城市纽约为首,初步形成一个城市体系,城市体系的形成也加速了美国工业化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基本实现19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而且使其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工业强国,而此时国家已经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美国的经济可谓是飞速发展。

这就使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城市化的基本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普遍应用为标志,此时美国充分利用已有的理论突破和发明,不断改进创新,推出一大批实用性成果。

据1790年美国设立的专利局统计,在1860—1890年30年间,发布的专利不下44万项;进入20世纪更多,1900—1915年授予专利96.9万多项,平均每年获得专利的发明数超过1860年以前整个历史上所获得专利的总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堪称“发明时代”。

这一时期的发明遍及各个领域,但冶铁技术和电力应用对城市的影响最大。

1889年美国钢产量居世界首位,形成了钢铁时代。

钢铁工业的发展引起了采掘业、燃料工业、加工运输业的大发展。

由于电力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是最早使用电力的国家,19世纪70-80年代莫尔斯的电报、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电灯等都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此时,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

到1910年已用汽车引擎代替了蒸汽机和畜力,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比80年代提高近1/4,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人口迅速地减少,在1880年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9%,到1910年降低到了32.5%,农业人口的减少正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城市提供了足够的生活资料和生产原料,使城市化可以顺利地进行。

第二,城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随着工业化的实现,美国的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地扩大,尤其是在西部地区。

在此次工业革命期间,西部的主要城市呈跳跃式发展,这是美国工业化向纵深发展的直接结果。

整个西部地区,从1860年到1910年间,城市人口总数由600万增加到4 200万,城市化的比例由20%增长到46%,高于全国水平。

[6]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发展相当快大约用50年时间。

在西部原是小村落的旧金山和落基山东麓的丹佛以“速赵明杰: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89 -成式”城市而著称。

旧金山从1860年到1890年人口从5 000增加到30万,而丹佛1860年时还未在地图上标出,到了1900年人口已达到13 400人,其他一些城市的人口增加也非常明显:“在1860年—1890年30年间费城和巴尔的摩的人口增加了1倍,堪萨斯城和底特律增长了3倍,旧金山增长了4倍,克利夫兰增长了5倍,芝加哥增长了9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