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空观念)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空观念)


素养 水平
素养2:史料实证
知道历史材料的类型(如文字材料、图像材料、实物材料、实地材料等); 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历史有关的材料;能够基本读懂教学中提供的文献史料。 了解历史材料的来源与材料的性质及其价值的关系;掌握获取历史材料的基 本方法,能够根据有关的材料对历史进行思考;理解证据在进行历史论证时的重 要性,形成历史的实证意识。 能够自主地搜集有关的历史材料,并判断历史材料的价值;能够对历史材料 进行整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将材料与所学的历史叙述进行比较,说 出其中的关联。 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材料,判断材料所述是否可以作为证 据来支撑对历史的论述;在自己对历史的评述时能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将 有价值的史料作为证据;在自己的历史论述中能够符合规范地引用史料。
电力、内燃机 源于科学研究,科学 与技术紧密结合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 、汽车工业、石油 工业

从新兴部门 纺织业、煤矿业、铁 看 路业
中国为什么没有开展工业革命?

条 政治制度 资 本 劳动力 技 件 术

中国(清朝)
封建专制制度 买房置地 小农经济,束缚土地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概念解读
一、什么是工业革命?
请大家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指出:什么是工业革命?(100字 以内) 要点提示:时间//地点//标志//生产方式或生产组织形式变 化等。
示例:
工业革命是指发生于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以 英国为中心,以蒸汽机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它极大提高 了生产力,人类的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大生产,手工 工场逐渐被工厂制度取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发生于 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 20世纪初,德美为中心多国同时发生,以电力使用为标志的 技术革命。它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垄断组织产生,大企业时 代到来,促进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 科举僵化,文化专制


殖民扩张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谢 谢 各 位
素养
水平 水平2
素养1:时空观念
能够将某项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 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以及 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水平二:1、以时间为依据,梳理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和 主要成就,学案上展示此时段的历史年表,更方便直观地 让学生们把握时空观念。
(1)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 了洋务运动,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发展(6分) (2)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翻了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 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领导了戊戌维新运动,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② 清政府进行了预备立宪;③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 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3)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①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学习历程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②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出现了新式教育和新的学制 ,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 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学科理论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和具体 国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6分) 考生对公式进行补充,言之有理亦可,如补充: (4)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中国民众的物质 生活、社会习俗、交通方式、通讯手段等方面都发生深刻的变化。(6分)
素养
水平
水平4
素养1:时空观念
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理解中外共时性大事的关联,能够选 择恰当的时空尺度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水平四:1、时空结合,构建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 共时性大事,在大历史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素养
水平
水平4
素养1:时空观念
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理解中外共时性大事的关联,能够选 择恰当的时空尺度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素养
水平
水平3
素养1:时空观念
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 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相关史事的深远意义。
水平三:从纵向出发,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之深;从横向出发 ,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之广。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工业革命 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密切了国际交流,改 变了世界格局。
领域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织工) 阿克莱特 (钟表匠)
国别 领域/成就
英国 珍妮纺纱机
西门子 德国 爱迪生(科学家) 美国 格拉姆(工程师) 比利 时
电力
英国
水力纺纱机
卡尔· 本茨 福特
德国 美国
交通 石油
通讯
卡特莱特 克隆普顿 (工 人) 瓦特(机工) 史蒂芬孙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水力织布机 骡机 改良蒸气机 蒸汽机车 汽船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素养 水平 水平1
素养5:历史价值观
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了解并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世界发展是由多 元文明组成的观念。 能够判明历史叙述中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形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信念;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正确的国际意识。 能够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实的社会问 题;能够将历史学习与个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能够在自己对历史的论述中体 现出正确的历史意识,运用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论述对古今问题的看法。
如何处理好教学进度与教学效度的关系?
一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很多老师一味地赶 教学进度,包括我。 不能一味赶进度,要充分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表达, 要舍得给学生时间,阅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通过课 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要因为赶进度,而 丢掉了真正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我感觉宁可牺 牲进度,也不要牺牲效度。 本节课侧重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入手,强调时空观 念的培养。
素养
水平 水平2
素养1:时空观念
能够将某项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 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以及 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水平二:2、以空间为基础,分析来龙去脉,结合同时期 的欧洲其他国家,分析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
水平2
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水平3 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 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 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 水平4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 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 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贝尔(大学教师、 美国 发明家) 意大 马可尼(科学家) 利 诺贝尔(化学家) 瑞典
Hale Waihona Puke 化工富尔顿第一次工业革命 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 从领域上看 业
从范围上看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重工业为主 德美为中心,多国同 时进行
从英国一国扩展到各 国
从动力上看 蒸汽
从发明来源 源于实践经验,科学 看 与技术尚未真正结
时空观念的培养——以工业革命为例
素养 水平 水平1
素养1:时空观念
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 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水平一:知道工业革命起止时间,能够准确说出开展工业革
命国家的地理位置。设计了关于“工业革命”概念的解读,
从总体上把握工业革命的时空范围。 工业革命是指发生于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以英国为中心,以蒸汽机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它极大 提高了生产力,人类的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大生产, 手工工场逐渐被工厂制度取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素养 水平 水平1
素养4:历史解释
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事情;能够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比较清晰 地说出重要史事的内容(如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重要历史人物的事略、 重要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 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认识到历史叙述包涵记述者的分析与解释,能够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阐释,并识别构成某一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在论述历 史时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纵横联系、古今联系、中外联系,并能够 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加以联系。 能够对史事的前因后果进行合理的说明;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导致 其中差异的原因;能够根据有关的历史材料说明对史事为何有不同的解释。 认识到对史实的解释是对历史的建构;能够以史料为证据对历史进行正确的 解释;能够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的问题,运用正确的史观对史事进行正确的解 释,全面、清晰地论述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一轮复习重基础,二轮复习提 能力/素养。我感觉这种传统做法欠妥,一轮复习也要 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同时并举。 在教学中,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一味的强调基础 知识的教学,新课是基础知识教学,一轮复习还是基础 知识教学,结果基础知识熟悉了,知识框架建立了,但 这只是在基础知识再现再认这一层面上的低水平重复。 当然,学生基础有差异,但是,即使是基础差的学 生也应该适当贯彻素养教学。比如工业革命对中外共时 性大事时空观念的教学,让学生们结合三本教材梳理相 关历史事实也是很好的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