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发展初步研究学号:学生姓名:所属学院:专业:班级:课程名称:授课教师:目录农村信息化发展初步研究摘要农村信息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新途径。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工作。
因此,要加强基础农业地位,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发现农业现代化、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信息技术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AbstractThe "three rural issues" in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and in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the great journey of Chinese. Rural inform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provides new historical opportunity, is co 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new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ree rural".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s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is the main work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to promote r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gricultural market, we must further promo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 for the discovery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s:rural informat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引言本文主要研究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意义它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作物与市场的适配性、快速整合农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信息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城乡居民共享信息资源不对称、信息资源实用易用信息延伸不足以及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很多道路要走;农村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解决方式主要有培育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培育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加大对农村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的力度、逐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开展试点示范以及推广工作。
1农村信息化的含义农村信息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
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
它不仅包括农业信息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在农村生产、生活、管理等方面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村信息化包括了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又包含在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1]。
2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意义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重要的环节以及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和服务中己经表明信息化已经融入到农业现代化中。
比如装有卫星定位系统(GPS)的联合收割机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实现了自动测产功能,它可以提前预测到加油站及维修网点的分布情况,为农机手能轻松查找所需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自动采棉系统能准确掌握每台采棉机的运行路径、精准计算油耗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
更有趣的是机器人能代替人或帮助人从事一些繁重而且复杂的农事操作,比如说苹果收获、黄瓜采摘、挤奶等各种农业操作。
生产效率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被大量应用而迅速提升,如今多层次农产品加工信息网络也已经形成,这不仅仅创建了农产品加工国际标准跟踪和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对接等平台,还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加工市场信息预警服务体系。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与市场的适配性中国幅员辽阔,信息化水平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差距之一,在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时,又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四化同步”过程中,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则是最薄弱而且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
若想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则,建立起一套高效完整的农业信息化系统。
这是一种以建立一套风险、预警、警戒域值以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的方案为主旨的软投入。
农业信息化产业的建立对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实行所产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当然这样的信息预警系统决不会是简单的信息收集及整理,而是进行更为重要的预测、加工和深分析工作。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快速整合农村的信息资源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资源整合,规范农村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搭建可以运行农村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网的硬件平台,就能发挥信息交流的各种功能。
通过不同层面的农村信息中心群和共享服务网的建设以及共享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形成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多层次的国家农村信息化共享服务体系。
并纳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的工程系统,将农村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的水平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增强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发展和农村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农村信息资源保障。
有效整合农村信息资源,为农业现代化服务[2]。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取得显着进展,这对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电子信息终端的进一步普及,3G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又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统计,我国目前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络、平均每一户农民家庭拥有一部手机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新时代的“数字生活”。
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引入,必将彻底改变农村这种“信息贫穷导致物质贫穷”的局面,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3农村信息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城乡居民共享信息资源不对称与城镇相比,城市与农村在信息资源共享上存在倾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基础信息设施上的差距仍然体现在信息分布的密集性和范围上。
因为现代城市中己有着丰富的无线网络资源,而农村家庭相对拥有的信息资源服务却仍然少的多。
(2)信息化应用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农村信息化更多地应用在指导农业生产和基本娱乐方面,将其作为生活甚至是学习的工具的比例则较小。
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无法掌握运用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以及农业技术信息,由此可见农民的信息文化水平对信息化作用的发挥有着深远的影响[3]。
(3)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意识存在较大差距。
除占少数的文化层次比较高、头脑灵活的种养大户、经纪人、村干部、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人群外,更多的农民因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获取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信息资源实用易用信息延伸不足各地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差距,资源分散,信息更新慢以及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信息进村入户目前的显着问题,信息化建设目前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的作用比较小。
县域部门主要集中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资源,但还没有切实的结合农民的信息需求,导致了实用、易用的信息资源的依旧缺乏。
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很多道路要走农村依旧处于信息化手段普及的初期阶段,首先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要的资金还有待解决,否则无法保障长期规律的运转;其次,国家及政府还并未重视制定运用信息化农业的激励政策,现有的省级相关奖项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
想要实现“工业引领农业、城市扶持农村”这一理念,只注重科技创新而忽略技术普及的做法是存在缺陷的,这将导致社会力量很难积极的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
4发展农村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对策培育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主要做法为:(1)法规需完善,标准需合理,全面推进农村信息的信息发展制定相关的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采集和处理标准等,重点制定农村的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加快制定农业的信息分类和编码的标准[4]。
(2)加强领导,切实规划(3)加大投资基金并寻求多元化的投资(4)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信息装备的消费能力。
要想推广信息化,前提是要保障农民在信息化产业的基础上有着持续增高的产率,这也能够保障农村全面小康的道路,我们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提升农民信息装备的消费能力[5]。
提高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关装备的水平(1)能更好地发挥电信运营商的功能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优势资源,成功推动了农村信息服务进行产业链式的跨越性发展,所以进一步发挥电信运营商的作用是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