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深圳市南山区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深圳市南山区知识产权局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六日《深圳市南山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推动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文明进程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深圳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2005年12月就发布了《深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6-2010)》,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2007年12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知识产权强市合作议定书》。
目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探索转型期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路。
南山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倡导“创新南山”的建设,大力扶持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创新活动,努力增加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促进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热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使社会各界了解南山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现发布《深圳市南山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
一、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大幅提升(一)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专利质量进一步提升截至2007年底,南山区累计专利申请量为28026件,授权量为16071件。
2007年,专利申请量为11303件,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48%。
其中发明专利7314件,实用新型专利2515件,外观设计专利1474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84%, 10% 和8%。
专利授权量为393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7%。
其中发明765件,实用新型2039件,外观设计1129件,分别占授权总量的19%,52%和29%。
PCT申请量为798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0%。
200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65%,其中来自企业的职务发明占94%。
专利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第十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南山区获得5项专利优秀奖。
其中中兴通讯3项,大族激光1项,腾讯1项,占深圳市获奖总数的71%。
2007年广东省专利奖评选中,南山区获得4项专利奖。
其中腾讯、大族激光分别获得1项专利金奖,占深圳市获奖总数的67%;朗科、创维-RGB和海王药业各获得1项专利优秀奖,占深圳市获奖总数的60%。
(二)产业和企业优势凸显2007年,南山区专利申请基本反映了区域经济行业优势。
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制造、家用影视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等行业,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量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2007年专利申请中,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占50%,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占7%,电子计算机制造行业占1%,电子元件(器件)制造行业占1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占2%,光学仪器制造行业占2%,软件业占6%,其他行业占20%。
在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中兴通讯专利申请累计10946件;在家用影视设备制造行业中,康佳集团专利申请累计达1329件,创维-RGB专利申请累计达652件, TCL王牌电子(深圳)专利申请累计达552件;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中,迈瑞专利申请累计达576件;在软件行业中,腾讯专利申请累计达1200件;在其他行业中,方大集团专利申请累计达1420件。
2007年,南山区有15家单位专利申请量排名在深圳市前20名,比例高达75%。
上图中,A:电子计算机制造,B:电子元件(器件)制造,C:通信设备制造,D:家用影视设备制造,E:光学仪器制造,F: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G:软件业,H:医药制造,I:其他2007年南山区专利申请前15家单位名单(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商标战略,品牌意识深入人心截至2007年底,南山区累计商标申请量25000件,占深圳市18%,核准注册达12719件,占深圳市18%。
全区拥有驰名商标8件、广东省著名商标39件,分别占深圳市的29%和25%。
南山区荔枝品种糯米糍、桂味、妃子笑自2006年10月26日起获得“南山荔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四)软件登记数量稳步增长在软件迅速渗透进各个产业的形势下,南山区拥有一批软件领军企业,如中兴通讯、腾讯、金碟、同洲等,软件登记量稳步增长。
据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7年南山区企业软件登记共636件,同比增长6%。
(五)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实施专利标准化战略“发明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南山区不遗余力地推动专利标准化战略,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话语权。
截至2007年底,有21家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共达443 项。
其中,国际标准58项,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349项,涉及领域有电子通讯设备、计算机设备,数字移动设备和医疗仪器设备等。
(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07年底,南山区有106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7年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
(七)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有实质性飞跃继中兴通讯等大型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开拓性的许可实施后,南山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也有了实质性飞跃。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其自主研发抗肿瘤药物“西达本胺”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发明专利许可给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允许其在指定领域和地区应用,专利许可费为2800万美元。
深圳捷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靶序列富集多重PCR”专利转让给美国一家公司,成交额达4000万美元。
二、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日趋完善(一)健全协调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工作合力南山区2005年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的区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知识产权局。
区知识产权局负责区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及知识产权的宣传推广、专利管理等工作;区文化局负责出版物、音像市场的管理与打击非法盗版出版物、音像制品;区农水局负责植物新品种的管理与保护;区工商分局负责商标的管理和保护等工作;区质监分局负责标准化工作、名牌产品管理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蛇口海关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口岸监管。
几年来,各部门为履行好各自法定职能,优化内部工作流程,不定期组织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管理、服务、执法工作交流,使南山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方面完善的行政体系。
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
由区知识产权局牵头,文化、工商、海关、质监等行政执法机关和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积极参与,制定了南山区知识产权案件行政与司法处理衔接操作流程和《南山区知识产权案件行政与司法处理衔接操作规程”(草案)》。
强化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特色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二)司法保护手段不断创新“保护促创新、保护促发展”,是南山区长期的工作方针。
公安、检察院、法院在履行各自法定职能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建立联动机制。
区公安分局履行打击、服务、参谋的经济犯罪侦查三大职能,在加大对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打击的同时,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和研判,借鉴香港“喝咖啡”制度,主动介入、“提醒”相关人员,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的知识产权犯罪行为。
区人民检察院成立了知识产权犯罪办案组和专门检控组,完善与区公安分局办案协调机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刑事犯罪预防工作。
区人民法院是广东省首批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之一,2005年6月成立知识产权庭,首创民事、刑事、行政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的审判方式。
2007年又引入专家咨询制度,提升案件审判的权威性、正确率,强化对知识产权权利人损失的赔偿,在办案中加大调解力度,有效化解案件双方当事人的矛盾。
(三)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保障。
南山区企业拥有优秀的科研开发团队,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专利意识比较浓厚。
企业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将知识产权融入企业文化,大中型企业高管人员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设置了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的部门,由专门人员负责知识产权工作,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逐步规范和完善。
截至2007年底,朗科、黎明网络、创维-RGB、中兴通讯、康佳、安科、方大、迈瑞、腾讯、赛格导航、同洲、大族激光、盈宁投资等13家企业已成为“广东省百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评选中,南山区有18家,占全市的60%。
(四)中介服务机构实力不断增强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是智力成果获得有效保护的重要保证。
截至2007年底,区内共有知识产权中介机构11家,涵盖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中介机构不断提高代理、咨询、诉讼等业务水平,努力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高端服务,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007年4月23日,在南山成立了国内首家彩电联盟——深圳市中彩联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要为会员单位提供专利许可谈判、开展行业最新技术跟踪、建立行业“专利池”等服务,协助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该公司的启动运作,为其他行业应对国内外专利纷争起到了借鉴作用。
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加强南山区采取预防与打击相结合、日常工作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一)行政执法部门严厉打击侵权行为2007年,区文化局开展了“反盗版天天行动”、打击盗版“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等专项行动,破获非法音像批发窝点6个,查获各类非法音像制品24万多张,向公安部门移交犯罪嫌疑人2人。
在联合执法行动中办理案件40余宗,查缴非法光碟2万多张。
2007年,区工商分局对南山赛格、西部电子市场及集贸市场等开展各类专项行动10余次,出动工作人员600多人次、检查门店560家、查扣侵权物品2万余件。
受理并协调解决涉及商标投诉的案件26件。
组织参与统一“销假”行动,销毁假冒伪劣商品约2.3万件。
全年共立案13宗,其中结案3宗。
2007年,区质监分局共立案查处涉及高科技产品的案件9宗。
查处假冒STAR SAT卫星电视解码器产品,罚没款达9万多元。
2007年,蛇口海关共查获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80宗,涉及100多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比去年同期增长25%。
(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区公安分局先后开展了“大鹏1号”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专项行动,共受理各类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6件,立案12件,警示处理3件,其他处理1件;共破案10件,抓获并逮捕涉嫌知识产权犯罪的嫌疑人27名,比去年同期打击处理提升23%,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