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节能的含义和意义
工 程 科 技 义
王 明 虎
( 中国石油哈 尔滨石化公 司,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能源危机是 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 一 , 建筑能耗在能源领域 中占有很 大的比重 。因此建筑节能, 对 于缓解能源供 应、 减 少环 境 污染、 扩 大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 , 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 词 : 建筑节能 ; 可持 续发 展 ; 能耗
1概 述 力。
节能, 是指加强用能管理 , 采取技术上可行 、 经济上合理 以及环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 目标 , 大致可以作如下表述 : 境 和社会 可以承受 的措施 , 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 中的损 其一 , 不断满足 当代和后代人 的生产 、 生活和发展对于物质 、 能 失 和浪 费 , 更加有效 、 合理地利用能源 。这 既是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节 量 、 信息 、 文化的需求。其二 , 代 际之 间应体现公平 的原则去使用和 约能源法 》 对“ 节能 ” 的法律 规定 , 也是 国际能 源委 员会 的节能概念。 管理属于全人类的资源 和环境 ; 每代人都要 以公正 的原则担负起各 节 能不 能简单地认为 只是少用能 。 节能 的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 。以 自的责任 。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 的发展为代价 。 其三, 国 能源消费 的角度 , 能源效率是指 为终 端用户提供的能源服务与所 消 际和 区际之间应体现均 富 、 合作 、 互补 、 平等 的原则 , 去缩短 空间范 耗 的能源量之 比。 围内同代人之间的差距 , 不应造成物质上 、 能量 上、 信息上乃至心理 建 筑节能是指提 高建筑使用过程 中的能源 效率 ,主要 包括采 上 的鸿沟 , 以此去实 现“ 资源 一生产 一市场 ” 之间 的内部协调 和统 暖、 通风 、 空调 、 照明 、 炊事 、 家用 电器 和热水供应等 的能源效率 。即 其 四、 “ 创造” 自然 一社会 一经济支 持系统适宜的外部条件 , 使得 为居住者提供卫生舒适 的居住条件与所消耗的能源量之比。 人类生 活在一种更严格 、 更有续 、 更健康 、 更愉悦 的环境 之中 , 因此 2建 筑 能耗 是 能 源 消 耗 中 的重 要 部 分 应当使系统的组织结构 和运行机制 , 不断地被优化 。 建筑 使用过程 中所 消耗 的能量 , 即通常 所说 的建 筑能耗 , 在社 事实上 , 只有 当人类向 自然的索取被人类对 自然 的回馈 所补偿 会 总能耗 中 占着很 大 的比例 , 而且 , 社会经 济越发 达 , 生活水 平越 时 , 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被实现 。 高, 这个 比例越大 。西 方发达 国家 , 建筑能耗 占社会总能耗 的 3 0 % 站在可持续发展 的高度来认识建筑节 能 , 比能源供应更 为重要 4 5 %。美国一次能源消耗量 , 2 0 0 0年达到 3 6 . 5 5亿吨标准煤 , 其 中 的是能源活动引起 的环境 问题 , 简称能源环境 问题 。 我 国面 临的能源环境 问题 主要有 : 燃煤过程 中排放 的二 氧化硫 建筑能耗 占 3 3 . 7 %, 工业能耗 占 3 5 . 9 %, 交 通能耗 占 2 4 . 8 %。我 国尽 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都还不高 , 但 建筑能耗 已占社会 总 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 ;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 的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全 能耗 的 2 0 %~ 2 5 %, 正逐步上升到 3 0 %。在一些 大城市 , 夏季空调 已 球气候变化等。 成为 电力高峰负荷 的主要组成部分 。1 9 9 8 年, 上海住宅 空调安装率 全球气候变化 问题 , 特别是《 联合 国气候 变化框架公约》 对高度 使 超过 7 0 %, 空调用 电负荷高达 3 0 0 X 1 0 4 K W 以上 , 占高峰用 电负荷 依赖可耗尽 自然资源发 展物 质文 明的社会 经济模式 提出了挑 战 , 的1 / 3 。因此不论西方发达国家 , 还是我 国 , 建筑能耗状况都是牵动 可持续发展战略成 为新 的发展模式 。 这对我 国这样一个经济持续快 社会经济发展全局 的大问题 。 速增长 、 人 口众 多的国家来说 , 既是严峻 的挑 战 , 又是难得 的机遇 。 我 国是一 个发展 中国家 , 实现 经济和社会发展 、 消除贫 困是 首要和 3能源问题在人 类可持续发展 中的重要意义 能源是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 0世纪 7 0 年代 的石 压倒一切 的优先 目标 。在未 来相当长时期 内经济仍将保持 快速增 人 民的生活 水平必须有一个较 大幅度的提高 , 能源需求 和二氧 油危机 ,对石油进 口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 生了极大的冲击 , 长 , 给发达 国家 敲响了能源供应 的警钟 。 全世界都开始认识 到节 约能 源 化碳排放量还将增长 ,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 大国的形象将更加 突出。 可持续 发展 问题 , 直接关系到人类 文 明的延 续 , 无 论从 哪个 角 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 中所 占的重大比例 , 建筑节 都是新 千年全世界 面对 的中心 问题之一 。尽管某些地方 能成 为世界节 能浪潮 的主流之一 。 发达 国家通过立法 、 科技开发 、 节 度去考察 , 即使我们所掌握 的能源开采技术能 能技术产 品推广 到能 源管理 , 科 学普及等措施 , 显 著降低建筑能耗 , 能源供应 出现 了低水平的过 剩 , 满 足我们 传统 的、 不断增长 的能源消 在缓解能源供应 的紧张形势 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 由于发达国家能源 为我们 提供充足 的能源供 应 , 即使 我们的后代有能力 在煤 、 石油、 天然气耗 尽之时 , 开发 开 发与节流并举 , 石 油危机过去 了 , 国际能源供应充足 , 价格下 降 。 费需 求 ; 我们没有任何理 由和权利 , 不管全 但是一 波刚平 , 一波又起。 能源大量消费造成 了大气污染 , 全球 温室 出新 的能源 以满足他们 的需求 , 这就是为什 么在能 效应 , 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 使整个人类惊恐 的警钟敲响了。 国际建筑 球生态系统 的崩溃而继续过去的能源消费方式 。 源供 应不紧张 的情 况下世界建筑节能浪潮 持续高涨 的基本 原 因和 节 能的基本 目的 , 由缓解能源供应扩大为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 。 自从 2 0世纪 8 O 年 代以来 ,可持续发 展观念 的广 泛酝酿和 形 基 本 目的 。 成, 堪称为人类现代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事 件。 经过短短 1 0 余 年 4结论 因此 , 开展建筑节能 , 提高建筑物在使用期 间的能源利用效率 , 的时间 , 已被全世 界各国所基本认 同 , 并把 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 和原 提高居住水平 。 则融人到发展的行 动之中 , 成为指导 国家发展 的重大指 导方 针和基 才能改善建筑室 内热环境 , 开展建 筑节能 , 可 以相应地 降低 大气 污染 , 减少二氧 化碳 排放 , 本战略。 应在二 氧化碳 可持续 发展 ,一 方面已成 为全 球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 减轻温室效应 的影响 。中国作为最大 的发展 中国家 , 为保护人类 的生存环境作 出贡献 。 另一方 面也已成为诊 断区域开发合理 程度及其是否健 康发展 的标 减排 方面承担必要 的义务 , 开展建 筑节能 ,可以调动和集 中各级行政部 门的管 理等职能 , 准。 可持续发展从它被提出的那 一刻起 , 就 已迅 速地被作 为 2 1 世纪 发挥 建设行政 主管部 门的综合优势 , 促进建筑业与住宅 产业的工程 “ 自然 一社会 一经济” 系统 的发展规则和发展 目标 , 被 写入到各类 经 质量 、 性能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 促进建筑业 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 , 济计划和发展规划之中 。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 , 在于正确规范两 大基本关 系 : 一是 “ 人 实现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 开展建筑 节能 , 在发展新 型建筑节 能产业 的同时 , 有 利于带 动 与 自然 ” 之 间的关系 ; 二是 “ 人与人 ” 之间 的关 系。可持续发展 的理 增加更多 的就业机会 。 论, 还在 于它能深刻揭示 “ 自然 一社会 一经济” 系统 的运 行机制 。在 相关 产业 的发展 和经济 的持续增长 , 这个 系统 中 , 自然规律应被充分地 认识 , 人文 的规律也 应被 充分 地 参考文献 l 1 付祥钊 , 冯雅 , 张智强等. 建 筑节能技术[ M 】 .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 认识 , 自然 与人文相互交织并在更高层次上所 演绎 的规律更应被充 『 分地认识 , 尽管真正实现这一理想可 能还要继 续好 几代人的不懈努 版 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