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管理 第三章
的机关和人来掌握。
(二)纵向分权:公共权力要在一个由下而上构建 的多级政府间进行分配。
第二节
分权原则
(三)管理理论上所说的分权,是指在组织的管理中, 管理权限必须在构成组织的各分系统间进行分配。 (四)公共财政管理上所的分权:
1.横向分权:指在现代政治制度中由宪法和相关法律规范 下的公共收支决策权在一级政府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 的分享;
行分配
第二节
分权原则
三、公共财政管理中如何体现分权原则的要求
(一)横向分权的一般要求:
1.行政政府拥有公共收支计划的建议权; 2.立法机构拥有审议批准权; 3.而司法机构则拥有宪法解释权(维宪),以此来监督行政 与立法之间的公共收支权力分配真正达到相互制衡以及解 决可能产生的纠纷。
第二节
分权原则
第三节
权责利对称原则
(二)公共财政管理中的权责利 1.公共财政管理中的权力:占有和分配社会财
富与资源。
2.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责任:提供公共物品满足
公共需求。
3.公共财政管理中的利益:一种量化了的利益
分配比例。
第三节
权责利对称原则
二、公共财政管理中为什么要遵循权责利对称 的原则
公共财政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正是一种处理利益分 配关系的活动,其活动的涉及面广,组织机构复杂, 因此,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坚持贯彻权责利相对称原 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权力为依 据、责任做保障的前提下合理地去分配国民收入, 从而在一定收入水平的制约下,恰当地处理好各方 面的关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第一节
透明度原则
(三)是妥善处理多级政府间公共财政关系的要 求 首先,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必须是透明的, 才能合理地确定一个收入分配制度。而在既定 收入制度下的收入状况也必须是透明的,才能 确定一个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而既定转移支 付制度下的转移支付活动也必须是透明的才能 最终保证在这制度下公共资源在政府间配置的 效率和公平。
2.纵向分权则:指公共支出权和公共收入权在一个多重决 策中心政府架构的各级政府间的分享。
第二节
分权原则
二、公共财政管理为什么要遵循分权原则
(一)公共财政管理坚持横向分权的必要性分析 1.源于公共财政活动的政治性特征:
权力者个人的偏好来替代公众的偏好,权力者的需求替 代公众需求。
2.源于公共财政活动所具有的强烈的再分配特征:
第三节
权责利对称原则
三、公共财政管理中应如何贯彻权责利相 对称原则
(一)制度的设计建设。
(二)监督机制的完善。
本章小节
1.透明度原则是公共财政管理的应遵循的首要原则。这主要是由公 共决策制度的特殊性、公共部门的特殊性以及妥善处理多级政府 间公共财政关系的要求确定的。遵循透明度原则就要做到:澄清 政府的作用与责任;使公众获得信息;预算过程;保证公共财政 信息的真实性。 2.公共财政管理上的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横向分权的要 求主要是为了防止公共财政活动决策权的滥用造成分配不公;纵 向分权则更多地是为了提高公共财政活动的效益。横向分权要求 公共收支的决策权要在立法、行政和司法间分享;纵向分权则要 求公共财政收支权限要地多级次的政府间合理分配与分享。 3.恰当的权力,明确的责任和按工作绩效进行利益分配的激励机制 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要则。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坚持贯彻权责利相对 称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权力为依据、责任 做保障的前提下合理地去分配国民收入,从而在一定收入水平的 制约下,恰当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公共财政管理
第三章
第三章 公共财政管理的原则
第一节 透明度原则 第二节 分权原则 第三节 权责利对称原则 本章小结与思考题
第一节
透明度原则
一、透明度原则的含义
在公共财政管理上所说的透明度是指一切公共 财政活动的内容和过程都必须具有公开性,与 公共财政相关的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了 解和获得与之相关的一切信息。在所有的公共 行政和公共管理的信息中,公共财政信息是最 重要的,公共财政知情权也是最重要的知情权。 为了让公众充分享有公共财政知情权,公共财 政活动就必须公开,必须坚持透明度原则。
思考题:
1.公共财政管理为什么要遵循透明原则? 2.应怎样实现透明度原则的要求? 3.公共财政横向分权的必要性是什么? 4.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应如何实现纵向分权的要 求? 5.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如何实现权责利对称的要 求?
权力滥用过程中会产生极度不公的利益分配。
第二节
分权原则
(二)公共财政管理坚持纵向分权的必要性分析
1.保证不同利益群体的权益和每个个人(人民)的权益不被 过度地侵犯。 2.更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能更加有效地在一国内去 供应公共物品。(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3.有效的管理活动都必须合理地在组织内对权力和责任进
第一节
透明度原则
三、如何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实现透明度原则 (一)政府作用和责任的澄清。 (二)使公众获得信息。 (三)公开预算过程(预算的编制、执行和 决算报告)。 (四)保证公共财政信息的真实性。
第二节
分权原则
一、分权原则的含义 分权思想首先来自于宪政理论,主要是 指对公共权力的分享与制衡。 (一)横向分权: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由不同
第一节
透明度原则
二、公共财政管理为什么要遵循透明度原则 (一)是公共收支决策制度特殊性的要求 三种公共选择的决策模式 1.直接民主的决策模式。 2.代议制的决策模式。 3.集中独裁的决策模式。
公共收支决策是一种集体的决策,每个人的受益受损 都会有所不同,要实现良好的效益和正义的再分配,决策 制度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越能体现和整合公众利益的制 度才是好的制度。
(二)纵向分权的实施要求
1.地方政府应有充分的自治权。 2.事权决定财权。 3.地方政府要有权力明晰、易于征管、负担落实的地方收 入机制。 4.恰当的政府分级和规模适当的行政区划。 5.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力去监控和评价公 共财政 分权的运行状况。
第三节
权责利对称原则
一、权责利对称原则的含义 (一)根据组织目标在组织内所进行的分工, 其实质也是一种对权力和责任的分配,而利 益则是调动积极性和责任心的必要手段。恰 当的权力,明确的责任和按工作绩效进行利 益分配的激励机制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要则。
第一节
透明度原则
(二)是公共部门特殊性的要求 1.公共部门结构复杂,公共物品的生产信息难以 清晰地为公众所了解 2.公务人员行为动机分析:通过控制和垄断信息 来为己谋利。 (1)加尔布雷斯的产出最大化模型。 (1)和(2) 的模型被称为 经济型低效。 (2)尼斯卡宁的预算最大化模型。 (3)则被称为 技术型低效。 (3)威廉森等的投入最大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