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6例临床分析

广P 蜃基I 大、惹。

u 盖报2010De c ;27(6)928J O U R N A l O F U A N G M E D I (A V E R S I T Y G xI ’I 。

U N l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6例临床分析谢焕琴黄璐韦胜文1(广西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530001)关键词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中图分类号:R 587.1;R 65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930X (2010)06—0928—02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多种感染,细菌性肝脓肿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

为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6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50~75岁。

平均(65.5±2.5)岁,<60岁者3例(18.7%),>60岁者13例(81.3%)。

12例(75.0%)有明确的糖尿病史2~9年,但均未住院进行正规治疗,仅口服降糖药,平时血糖控制欠佳(8.5~15.5r e t ool /L );4例(25.0%)首诊为糖尿病。

16例患者均符合文献El l Z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确诊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

本组病例均排除阿米巴肝脓肿、结核性肝脓肿、肝囊肿并发感染及原发性肝癌。

1.2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16例中l o 例(62.5%)为急性起病,畏寒、发热14例(87.5%),热型多呈不规则波动,一般均超过38℃,最高达41℃}6例(37.5oA )以低热(37.5~37.9℃)缓慢起病;右上腹痛及肝区不适者9例,肝大2例,肝区叩痛8例,黄疸1例;右侧胸腔积液3例。

其中合并胆管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

1.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入院时患者空腹血糖9.5~21.6m m ol /I 。

,平均(14.8±3.2)r et ool /I 。

;糖化血红蛋白(H bA l c )8.6%一16.2%,平均(12.5士2.2)%;白细胞计数(8.75~21.36)×109/L ,平均(13.6±3.4)×109/I 。

;中性粒细胞0.8~0.94,平均0.85士0.05。

肝功能异常13例(81.3%)。

其中丙氨酸转氨酶(A I 。

T )>80U /L 13例(81.3%),总胆红素(T .B I I ,)>20t l m m ol /I 。

9例(56.3%)。

本组病例均存在低蛋白血症,其中<25g /L 4例,有12例(75.0oA )呈不同程度贫血。

(2)影像学检查:入院前或入院时B 超及C T 证实肝脓肿¨例(68.7%),人院后7~12d 复查发现者5例(31.3%)。

病灶位于右叶12例(75.o %),左叶1普外科收稿日期:Z O I O 一07—152例(12.5oA ),左右叶2例(12.5%),脓肿直径最小1.8c m ×2.9e m 。

最大9cm ×12cm ,其中12例(75.0%)为单发脓肿,4例(25.0%)为多发脓肿。

8例(50.0%)行M R I 检查,3例(18.7oA )胸片或C T 检查提示有胸腔积液。

(3)16例均行病原学检查:血细菌培养16例。

阳性10例(62.5%),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6例,大肠杆菌3例,溶血性链球菌1例。

血培养阴性的6例均没有查出其它病原体。

8例行脓肿穿刺液堵养.阳性5例(62.5%)。

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

大肠杆菌1例,溶血性链球菌1例。

药敏结果示上述细菌对第4代头孢菌素、舒巴坦、亚胺培南、氨曲南敏感。

对青霉素及氨基糖苷类不敏感。

1.4治疗方法:16例均在发热初即应用抗生素治疗,包括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甲硝唑。

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即改用第4代头孢菌素及舒巴坦等。

本组8例予单纯抗生素治疗}7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B 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抽脓,一次抽出脓液6~105m l 。

抽出脓液后用含庆大霉素的甲硝唑液(8万U /100m L )冲洗脓腔。

并根据病情及抽出脓液量5例患者放置引流管。

1例因脓肿直径达9(:ITI ×12em ,行开腹手术。

16例均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

并监测血糖、尿糖。

同时予高蛋白、低糖、富含纤维素的易?肖化饮食,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将血糖控制在5.9~8.6m m ol /L 。

1.5结果经有效控制血糖和积极抗感染及适时脓肿穿刺抽脓或脓肿切开引流术等综合治疗后,16例患者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

脓腔缩小后好转出院。

出院后随访2~3个月,复查B 超或C T 14例脓腔消失,肝脓肿痊愈;2例脓腔缩小。

本组患者住院15~32d 。

平均(24.5±2.5)d ,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

2讨论2.1临床特点: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下降.单核巨噬细胞及调理素活动减弱,抗体生成减少而导致抵抗力下降,肝脓肿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且易形成播散性感染【2“]。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除具有一般细菌性肝脓肿的特点外。

尚有以下特点:①多见于老年患者。

本组16例中有13例患者年龄>60岁,占81.3%;②多谢焕琴,等.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6例临床分析·929·发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

本组12例患者平时血糖控制均不理想;③病情复杂严重,易诱发多种合并症及并发症。

本组患者合并胆管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④临床表现不典型,局部定位症状不明显。

本组16例中有6例以低热缓慢起病。

7例患者没有明显的右上腹痛。

8例患者没有出现肝区叩痛现象,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内脏植物神经损害,痛觉减低有关,⑤肝脓肿以右叶多发,多为单个病灶。

本组病灶位于右叶12例(75.0%),左叶2例(12.5%),左右叶2例(12.5%),其中单发脓肿12例(75.O%),多发脓肿4例(25.o%);⑥致病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及溶血链球菌。

2.2治疗: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加重,因此在治疗上宜两者并重,不可偏颇,否则病情无法控制[5]。

故本病患者的治疗,在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同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用两联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必等药敏结果,以免延误病情。

待药敏回报后可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

本组血和穿刺脓液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均居首位。

与文献报道相似[6]。

抗生素应用疗程必须足够,脓腔闭合后应继续使用1~2周。

疗程中可调整用药方案。

但不能只根据发热消退。

病情稳定即予停药17.83。

本组8例患者脓肿直径≤4cm且为单发或多发脓肿给予单纯性抗生索治疗。

7例患者脓肿直径在5~8em之间且有明显液化现象,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抽脓术。

若脓液黏稠不易吸出,可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稀释后抽吸,亦可外接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

抽尽脓液后以庆大霉素或甲硝唑溶液反复低压冲洗脓腔.直到回抽液基本清亮或呈淡血性,吸净冲洗液。

于脓腔内注入庆大霉素16万U。

该方法适应证广,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和心、肺和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不能耐受手术、全身麻醉的病人【2]。

1例患者脓肿直径为9cm X12cm,且呈高热、寒战,故转外科行经腹腔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D e c;27(6)综上所述。

本组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

缺少典型的定位症状。

易诱发多种并发症或合并症。

对其治疗应采取个体化原则,早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及适时脓肿穿刺抽脓或脓肿切开引流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E13陈青,郑冬梅,管庆波,等.2型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48例I临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14(4):211-212.E23秦建民。

顾新刚。

张敏,等.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口].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14(6):660-663.[3J C hen SC,Lee Y T,I ai K C,et a1.R i s k f act or s f or devel o—pi ng m et ast at i c i nf ect i o n f r om py oge ni c l iver ab sces sesEJ-I.Sw i ss M e d W kl y,2006,136(7-8):119—126.[4]T om s en R W,J eps en P。

Sor ens en H T.D i a bet e s m el l i t usa nd py oge ni c l i ver absc ess:r i sk and pr ognosi s l-J].C l i nI nf ect D i s,2007,44(9):1194一I201.E53向俾庭,陈鸣。

张伟.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九例临床诊治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3):47—48.E63W ong w M,W ong B C,H ui C K,e t a1.Pyo geni c l i ver ab—sce ss:r et r os pect i ve anal y si s of8010一yearper i od FJ].J G a st r oe nt e r ol H e pat ol,2002,17(釉:1001-1007.E73孔连宝。

王学浩。

钱建民,等.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45例分析l-J-I.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22(7):414-415.[83徐文启,王启全.细菌性肝脓肿86例临床分析l J3.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6):76—77.3例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宗少晖陈前芬(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南宁530021)关键词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诊断;手术中图分类号:R68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930X(20L O)06—0929—02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di ff use gi ant ce l l t um or of t endon s heat h,D-G C T T S)是一种发生于大关节周围的罕见软组织肿瘤。

由J a ff e等‘13于1941年首次报道,目前国内对胁G C T T S的报道多侧重在影像学表现,缺乏对该病的系统认收稿日期:2010—10—08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