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和检测技术 1 / 8 互换性与检测技术 一.填空题 1.互换性表现为对产品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要求是:装配前 ,装配中 ,装配后 。 2.影响零件互换的几何参数是 误差、 误差、 误差和表面粗糙度。 3.从零件的功能看,不必要求零件制造得 ,只要求在某一规定范围内变动,该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 。 4.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 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 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变动量的要素称为 要素。 5. 形位公差用于限制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对 要素通常只需给出形状公差要求, 对 要素则应给出位置公差要求。 6.形位公差带是限制 要素变动的区域,它由 、 和 、 四要素构成。 7.对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采取彼此无关的处理准则称为 ,反之则称为 。 8.理想边界为设计所给定,按其功能要求可分为和 和 两种。 9.图样上标出的基准,按其形式可分为 、 、 三种。 10.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轮廓的高度参数有3个(填名称和代号) 、 、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 。 11.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参数是 参数,附加评定参数是 参数和 参数,它们也有3个(填名称和代号) 、 、 。 12. 表面粗糙度用铣削的方法获得,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um,Ry的最大允许值为12.5 um,其符号记为 。若用冲压变形方法获得,Ra的最大允许值为6.3 um,记为 。 13.某传动轴的轴径尺寸为Ø40 0 mm,圆柱度公差为0.004mm,该轴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可选 um。 14. Ø55h6圆柱销经磨削加工,该圆柱销长60 mm,设轴线直线度公差等级为6级,表面粗糙度可选Rz为 。 15.测量表面粗糙度时,Ra值用 测量,Rz和Ry宜用 测量。 16.平键联接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 制,矩形花键联接的配合采用 制。 17.普通平键联接的三种配合为 、 、 联接。 18.花键联接与单键联接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和 。 19. .矩形花键有三个主要尺寸,即 、 、 。GB/T1144-1987规定.矩形花键联接采用 定心。 20.矩形花键有联接的装配形式有 、 和 三种。根据规定,花键数为偶数,有 、 、 三种。 21.花键的检测分为 和 两种。当花键小径定心表面采用包容原则,且位置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原则时,一般应采用 检测。 互换性和检测技术 2 / 8 22.满足螺纹互换性的基本要求是 和 。 23. 普通外螺纹中径合格的条件是 和 。 24.国家标准对内螺纹规定了两种基本偏差,代号分别为 和____,对外螺纹规定了四种基本偏差,分别为 、 、 和 。 25.普通螺纹精度分为 、 和 三个级别。当螺纹精度相同时,S组的中径公差等级比N组的 一级,L组与N组则 一级。 26.当普通外螺纹的公称直径为24 mm,中径和大径公差带代号分别为5g和6g,粗牙左旋,长旋合长度时,它的标记为 。 27.尺寸链有两种特征,一是 ,二是 。 28.尺寸链由组成环和 构成,组成环包括 和 。 29.在建立尺寸链组成时应遵循 原则,其目的是 。 30.当增、减环的判断比较困难时,可采用 法判断。 31.某轴应镀铬,镀层厚度为15 ±2um,镀铬后与孔形成的配合Ø75H7/f7,该轴在镀铬前的尺寸应为 。 32.测量是把被测量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四个要素 、 、 、 。 33.我国的法定长度计量单位为米(m),技术图样和技术测量中分别采用 和 。 34.量块按其制造精度设分为 级,按其检定精度分为 等。在精密测量中,按 使用的精度比按 使用的高。 35.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 、 、 。 36.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四类 、 、 、 。 37.随机误差通常服从 规律,这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 、 、 。 38.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Ø35 0.050 mm的轴,若安全裕度A=0.006mm,则该轴的上验收极限为 mm,下验收极限为 mm。 39通过圆锥轴线的截面内两条素线间的夹角叫做 。 40.圆锥配合的种类有 、 和 三种 41.在图样标注中,锥度C常写成分数或 形式,例如C=1/20,可写成 。 42.常用的圆锥标准有 和 二种,其中 广泛应用于机床制造和工具制造。 43.对于一般用途的圆锥,通常只给出具有综合性的圆锥直径公差 ,对于配合要求较高的圆锥零件,还应该给出 。 44.圆锥直径公差数值一般以 为基本尺寸 45.有一外圆锥,已知最大圆锥直径De=20mm,最小圆锥直径de=15mm,圆锥长度L=100mm,则其圆锥角= 。 互换性和检测技术 3 / 8 二.判断题 1.互换性要求零件按一个指定的尺寸制造。( ) 2.零件的互换性程度越高越好。( ) 3.当零部件的装配精度很高时,宜采用不完全互换生产。( ) 4.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 ) 5.对大批量生产的同规格零件要求有互换性,单件生产则不必遵循互换性原则。( ) 6.对小批外协件在预先指定的部位进行辅助加工,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该批零件同样具有互换性。( ) 7.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尺寸,因此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越好。( ) 8.最大极限尺寸一定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一定小于基本尺寸。( ) 9.公差,可以说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10.凡间隙配合,孔轴间必出现松动。( ) 11.从制造上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 12.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其上偏差必大于零。( ) 13.最小实体尺寸是孔、轴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 14.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 ) 15.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因此轴承内径与轴颈的配合应为基轴制,轴承外径与外壳孔的配合应为基孔制。( ) 16.尺寸公差用于限制尺寸误差,其研究对象是尺寸;形位公差用于限制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其研究对象是要素。( ) 17.实际要素即为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即为理想要素。 ( ) 18.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公差框格的箭头必须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 19.由于形状误差是单一要素,故所有形状公差项目的标注均不得使用基准。( ) 20.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其评定的数据不仅最小,而且是唯一的。( ) 21.平面度误差包含了直线度误差,直线度误差反映了平面度误差。 ( ) 22.圆度和同轴度都用于控制回转体零件的实际要素,故二者可互换使用。( ) 23.圆柱度公差带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是相同的,只是前者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后者的轴线是浮动的。( ) 24.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可用线轮廓度来解决面轮廓度的问题。( ) 25.平行度和垂直度可以认为是倾斜度的极限状态。( ) 26.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都应为中心要素。( ) 27.位置公差就是位置度公差的简称,故位置度公差可以控制所有的位置误差。( ) 28.对同一被测要素给定相同的公差值,注全跳动比圆跳动要求严格。( ) 29.理论正确尺寸是不注出上、下偏差的未注公差尺寸。( ) 30.实效尺寸是唯一的,当给定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值后,它就是一个定值。( ) 31.符号0 M的“0”表示被测要素在任何状态下其位置公差值均为零。( ) 32.三基面体系不只是三个相垂直的平面要素构成,也可由一根轴线和与其垂直的平面构成。( ) 互换性和检测技术 4 / 8 33一般来说,形状误差小于位置误差,定向误差小于定位误差。 ( ) 34.最大实体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边界,最小实体要求遵守最小实体边界。( ) 35.零形位公差只能用于最大实体要求。( ) 36.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只能用于中心要素。( ) 37.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 38.同一公差等级时,轴的粗糙度应比孔的小。( ) 39.配合性质相同时,小尺寸结合面的粗糙度值应比大尺寸结合面小。( ) 40.如果被测表面的均匀性较好,表面粗糙度的取样长度即为评定长度。( ) 41.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的外面或里面指向被注表面。( ) 42.光切法既可以测量外表面,也可以测量内表面。( ) 43.切向综合误差△Fi'能全面地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ff。( ) 44.采用单项指标时,应该径向指标和切向指标各选一个,以保证评定齿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 45.一齿轮切向综合误差△fi'的数值包含了齿形误差△ff。( ) 46.测量公法线长度比测量齿厚方便准确,故常用它取代齿厚极限偏差的检测。( ) 47.任何一个检验组都可评定齿轮的精度,故每个检验组所评定的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 48.对单件小批生产,为提高检验精度,宜选用综合性指标对其进行检测。 ( ) 49.齿轮的接触等级可以低于工作平稳性精度等级。 ( ) 50.规定圆柱齿轮齿坯基准端面对基准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目的是保证载荷分布均匀性。( ) 三.单项选择题 1.Ø20f6、Ø20f7、Ø20f8三个公差带( ) (1)上偏差相同且下偏差相同 (2)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相同 (3)上偏差不相同且下偏差相同 (4)上下偏差个不相同 2.基本偏差代号为J、K、M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可以构成( ) (1)间隙配合(2)间隙或过渡配合(3)过渡配合(4)过盈配合 3.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 ) (1)基本尺寸(2)极限尺寸(3)基本偏差(4)标准公差 4.作用尺寸是( ) (1) 设计给定的(2)加工后形成的 (3)测量得到的(4)装配时产生的 5.下列那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不符合实际,它是( ) (1)车可能达到7-17级(2)铣可能达到8-11级 (3)磨可能达到5-8级 (4)钻可能达到 6-10级 6.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Ø50H7孔和Ø125H6孔,应理解为( ) (1)前者加工困难 (2)后者加工困难(3)两者加工难易相当(4)无从比较 7.选择滚动轴承与相配件配合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 (1)套圈旋转状态和负荷大小(2)轴承的径向游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