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石油污染

土壤石油污染

基于土壤石油污染目前状况和治理技术探究进展-生命环境论文logo设计分享到:本站编辑:admin 日期:2010-05-09 19:57 点击:次摘要摘要:本文首先对土壤石油污染目前状况及危害做了扼要的叙述,对土壤石油污染治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进行了评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并对该技术的远景及存在的新题目进行了阐述。

摘要:石油污染;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随着产业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并且在开采、运输、贮躲、加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治理不当,导致石油排放到农田、地下水、海洋,使环境遭受污染,直接危害人类生产和生活。

据资料统计,目前每年有800多万吨石油进进世界环境,污染土壤、地下水、河流和海洋,其中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通透性,损害植物根部,阻碍根的呼吸和吸收,终极导致植物死亡。

其次,被污染到土壤的石油芳香烃类物质对人及动物的毒性较大,其中的苯、甲苯、二甲苯、酚类等物质,假如经较长时间较大浓度接触,会引起恶心、头疼、眩晕等症状[1。

此外,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强烈的三致功能,能通过食品链在动植物体内逐渐富集,它在土壤中的富集更具危害。

鉴于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治理土壤石油污染势在必行,已引起很多国家高度重视,不断采取办法,治理石油污染。

1.土壤石油污染目前状况及危害1.1 土壤石油污染目前状况石油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石油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石油产品的广泛使用,使石油污染成为世界性公害之一。

当今世界石油总产量每年约22×108t。

其中17.5×108t是由陆地油田生产的。

仅石油污染一项每年全世界就有8×106t进进环境。

美国环保署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10万个地下油罐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生产条件、环保技术等方面相对落后,石油污染新题目相当突出,尤其是土壤的石油污染新题目日益严重。

在有机污染土壤中,石油污染占相当比例。

我国自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108t大关而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以来,勘探开发的油气田和油气躲己有400多个,年产石油污染土壤近1×105t,累计堆放量近5×105t。

以油田为例,每口油井污染土地面积为200~500m2,全国共有油井2×105t口,由此造成的土壤污染可达8×107m2,这一数字每年还在增长中。

1998年,全国石油、炼化企业生产含油固体废物量达4.29×106t,利用率低于50%,由此造成土壤污染可达3.3×106hm2,我国每年有6×105t石油经跑、冒、滴、漏等途径进进环境,造成土壤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使用污水浇灌而导致土壤污染面积达9.3×103hm2,全国类似农田有1×105 hm2。

在北方产油地区原油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在辽河油田的重污染区,土壤原油含量达到1×104mg/kg,是临界值(200mg/kg)20的倍。

探究结果显示,当土壤原油含量为3100mg/kg时,玉米减产10%,若原油含量达到500mg/kg,则苯并芘在玉米中的残留量超标,玉米不能食用[2。

综上所述,石油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

因此,石油污染治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新题目,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土壤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1.2.1破坏土壤石油物质进进土壤后,会引起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如堵塞了土壤的孔隙结构,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其富含的反应基能够和土壤中的无机氮、磷结合并限制硝化功能和脱磷酸功能,从而使土壤的有效磷、氮含量减少,导致土壤有机质的碳氮比(C / N)和碳磷比(C / P)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一方面恶化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石油自身对土壤中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了反映土壤活性的微生物数目减少,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使得未污染的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的五大功能明显降低,土壤的活性降低甚至没有活性,破坏土壤微生态环境31.2.2 污染水体土壤中的石油向下渗漏污染地下水,或被雨水携带污染地表水体,影响用水平安和农作物平安。

长期使用含油污水浇灌,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受阻,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直接导致粮食的减产,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产生残留、富集效应,并通过食品链危及人类健康。

如沈抚灌渠上游污灌区水稻出现生长缓慢、烂根、粒瘪等现象,生产的大米有浓重的石油味,感官指标极差。

正因这些危害使得很多影响四周环境的加油站封闭,如北京安家楼加油站和六里屯加油站近年来均发生过严重漏油事故,使四周自来水厂一度停止运行。

1.2.3 污染空气土壤中的石油向空气中挥发、扩散和转移,使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生命安危和后代繁衍。

某些脂溶性物质能腐蚀中枢神经系统;一些挥发性组分在紫外线照射下和氧功能形成有毒性气体,危害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多环芳烃类物质影响肝、肾和心血管系统等的正常功能,甚至引起癌变。

综上所述,土壤石油污染的隐弊性大,潜伏期长,涉及面广,治理困难,危害日益凸现,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新题目。

2.土壤石油污染治理技术探究进展2.1物理修复技术的探究进展物理修复技术是利用土壤和污染物的各自特性,使污染物固定,不易在土壤中扩散、迁移、降低其对环境破坏的一类环境物理技术。

土壤石油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焚烧法、隔离法、换土法等。

(1)焚烧法焚烧法是利用石油类物质易燃烧的特征,在温度为850~1200℃的条件下焚烧污染的土壤,使石油类物质通过燃烧的方式变为气体而脱离土壤本体,进而往除石油类污染物,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4。

该方法只适用于石油烃类严重污染土壤的治理,进进焚烧炉的污染土壤需要进行干化处理,并将其粉粹成直径不大于25mm的土壤颗粒,同时应考虑对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收集处理,该方法处理用度高,一般不适宜于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治理,只适用于小面积石油烃污染严重的土壤治理。

(2)隔离法隔离法是采用粘土或其它人工合成的惰性材料[5,将石油污染的土壤和四周环境隔离开来,该方法并没有破坏石油烃类污染物,只是起到了防止污染物向四周环境(地下水、土壤)的迁移,由于石油烃类物质对隔离系统不会产生影响,所以该方法适合于任何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控制。

对于渗透性差的地带,尤其比较适用。

此法和其它方法相比,运行用度较低,但对于毒性期长的石油烃类,只是暂时地防止了石油烃类物质的迁移,不能作为永久的治理方法,并且存在着土壤四周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3)换土法换土法是用新鲜的未污染的土壤替换或部分替换原来的污染土壤[6,以稀释原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增加土壤的自净容量,利用环境自身的能力来消除残余的污染物。

换土法又可分为翻土、换土和客土三种方法。

翻土就是深翻土壤,使聚集在表层的污染物分散在土壤的深层,达到稀释和自处理的目的。

换土就是将污染的土壤取走,换进新的干净土壤。

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且污染物又易扩散难分解的土壤治理,需要对换出的土壤进行治理,在操纵过程中,操纵职员将可能直接接触到污染的土壤,可能会直接导致污染物对人的危害。

因此,人工用度比较高,一般适用于事故后的简单处理。

客土法是向污染土壤内加进大量干净的土壤,覆盖在表层或混合均匀,使污染物含量降低或减少污染物和植物根系的接触。

对于水稻类等浅根作物和移动性较差的污染物,采用覆盖法较好。

新加进的客土应尽量选择粘质或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以增加土壤的环境容量,增强土壤的自净能力,减少客土量。

物理修复技术的焚烧法、隔离法、换土法等都充分发挥了土壤和污染物的各自特性,不用外加其他化学药剂或生物来进行处理,但也存在着处理本钱高,工作量大,并只能处理小面积污染的土壤的局限性。

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壤本身特性,突破其局限性,将是物理修复技术的探究方向。

2.2化学修复技术的探究进展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污染物和改良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固定、氧化、分离、提取等,来降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的一类环境化学技术。

土壤石油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萃取法、土壤洗涤法、化学氧化法等。

(1)萃取法萃取法是依据相似兼容原理,使用有机溶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进行萃取,然后对有机相中的石油进行分离回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7。

该方法适用于石油污染含量较高的土壤,处理后的石油污染物含量可低于5%,但对于大面积石油污染含量较低的土壤,其处理本钱投进太高,可能会引起二次污染。

因此,选择该方法前对要处理的土壤进行本钱评估,再决定是否可行。

(2)土壤洗涤法土壤洗涤法是将污染土壤粉碎,混进足够的水和洗涤剂,得到土壤、水和洗涤剂相互功能的浆液,静止,使污染物和洗涤剂一起上升,从水相中将部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8。

重复上述操纵步骤,使土壤和水混合并加进微生物活性剂和过氧化氢,使污染物降解。

将分离出来,洗涤后的土壤回进环境。

过滤含有机物的污水,将水排出或将污染土壤放进容器内,将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形成洗涤水,表面活性剂为8~15C 的直链醇和2~8 个环氧乙烷单元的加成物。

洗涤水加进容器后,用于洗涤污染土壤,往除土壤中的石油。

为了防止油和洗涤水形成乳化液,通常限制表面活性剂的加进量应小于0.5%(V/V)。

土壤洗涤法本钱较高,且操纵较复杂,如异位化学淋洗[9。

该方法是将挖掘出来的污染土壤和淋洗液混合,投加到淋洗反应器中,并控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搅拌等外力的辅助,使污染土壤和淋洗液发生功能,待土壤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转移至液相后,将洗过的土壤分离出来,回填或作深度处理,富集了污染物的淋洗废液经处理后排放或回用。

异位化学淋洗修复污染土壤时,通常要先进行粒度分级再分别加以处理。

污染物的种类不同,在不同粒径土壤上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也不相同,大部分污染物强烈吸附于粘土和粉砂等细小土壤颗粒上,而此类土壤颗粒又通常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且这部分土壤颗粒又易于粘附到砂和砾石等粗土壤颗粒上。

因此,粒度分级的首要目标就是将污染土壤中的细小颗粒分离开,以利于对其进行深度化学淋洗,剩余大部分土壤则可通过简单淋洗后回填或异地处置。

目前,异位化学淋洗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的工程应用还远远落后于实验室探究,要实现其广泛的工程应用,还有一系列的技术新题目需要解决。

随着相关探究的逐步深进,该技术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一定会向着实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3)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向石油烃类污染的土壤中喷洒或注进化学氧化剂[10,使其和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净化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