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龄前孩子的阅读特点总结起来都大同小异,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着重了解一下:
1. 阅读方式:学龄前儿童都会经历撕书、吃书、听书到读书的过程。对于一岁左右的孩子来 说,他们会对图画书感兴趣,但更喜欢把书放进嘴里,或者用力地摔打。当孩子把书当作 玩具的一种,逐渐产生兴趣时,家长就可以读书给他听。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识字量慢慢 增加,就可以让他也参与阅读,和家长一起看书。 2. 阅读内容:一些歌曲或童谣,比如催眠曲,有关花、树、鸟等大自然的童谣,有妈咪和宝
量、体重增加;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注意力、想象力、主动性;
对儿童学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造成阅读障碍、学业缓慢;
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亲子关系、人际交往、道德观。
要有心
1、爱上阅读是父母送给孩子终身的礼物
自己爱
2、父母要先做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
在孩子刚入小学的家长课堂讲到:一个识字很少的
农村妇女,老公外出打工,儿子们在家做作业、读书的
时候,他就假装在家里看报纸,营造读书的气氛,孩子 超级爱阅读,后来这家出来2个博士,一个硕士,孩子
们取得的成就与孩子妈妈的阅读有一定的关系。
身边的事情:一个朋友家的孩子不喜欢阅读,我建议 他自己回家拿着书看,把孩子的房子里放一些他喜欢的
书籍,朋友坚持两天后,孩子开始看书了,到第三天给
三岁的孩子与父母一起上街,看到自己认识的字,兴奋地说:“妈妈,这是
‘一’,这是‘儿’,我也认识……”(字形与字音的对应)
什么是早期阅读? 说到早期阅读,很多家长都会将其与看书、识字联系在一起,以为阅读就是为了让孩子
掌握多少字为标准。其实,对于学前期幼儿来说,阅读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北京师范大

英国的洛克更是认为:“
”。
(三)儿童行为习惯的阶段性
1.婴儿期(0-3岁)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习惯。 2.幼儿期(3-6岁)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3.小学时期(6-11岁)巩固和扩展婴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
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我保护的习惯。
他爸说,我洗完脚看一会儿书再睡觉,是不是父母让孩 子感受到环境的熏陶,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家长要经常以身作则,经常看看书,爸爸看书时妈妈可以告诉宝贝“爸爸在看书,我们不 能打扰他。”等,通过这样的话告诉宝贝看书是需要安静的,而且看书有很多的好处,引起宝 贝对阅读的兴趣。
别功利
3、让孩子热爱阅读本身而不是过分强调收获
因为其它三种习惯可以通过阅读获得相应的方法,今天重点讲:
学习习惯中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为什么要阅读呢?
(一)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初始阅读的表现
6个月的婴儿抓着一本书,咿咿呀呀地玩着,甚至在撕书……(对书功能 的认识) 妈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翻着一本图书,对孩子说:“宝宝,你看,这是一只 小狗。”孩子却只顾自己用小手拍着图画书,拍得越重越开心……(对书功能 的认识) 看见大人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孩子也拿起报纸,学着大人的样子,装模作样地 看,但报纸却拿反了……(对阅读行为的认识)
图画书时期:孩子比之前更关注图画,那些色彩艳丽、画面形象生动有趣的图画总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这个阶段,孩子能通过图画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真善美和假恶丑。 听故事时期: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潜能开发。孩子在听的过程 中既能听到别人的故事,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联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发现自己的力量,完成自 我修复,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宝等家庭成员为主的歌曲和儿歌;还有图画书,都是孩子喜欢的对象。
3. 阅读偏好: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偏好也是比较明显的,他们更喜欢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或事 物,比如熊宝宝的形象;会对书中的某一细节图片或者故事情节特别关注;也会对同一事
物持续产生兴趣,比如喜欢听同一个故事。
对儿童身体发展的负面影响 :引起视力(散光、弱视)、运动减少
学教育系的刘炎教授认为:“婴幼儿凭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
低幼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早期阅读。”我们成人阅读的材料主要是文字,而对于幼儿来 说,除文字外,图画、成人的语言都是他们的阅读材料,都是他们文字阅读的基础。成人阅 读主要依靠视觉,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触摸书籍、听成人讲故事、自己复述故事、发表自 己对故事的意见都属于阅读的范畴。就是说,所有有助于幼儿学习阅读的活动行为,我们都 可以称之为阅读。
3. 寓言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
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当他师傅指出这样的习惯不好时,小和尚总是说,真的剃头时我会注意
的 。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的时候,小和尚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在我们周围发生的习惯性违章与 小和尚剃头不是如出一辙么? 4.一位高中班主任看见很有潜质浪费。 5.著名企业招聘的非常规面试:例如某企业到一所大学中去招聘毕业生,考官要求学生就“从我做起,从小 事做起”进行两分钟的演讲,许多学生侃侃而谈,言辞动人。就在演讲的同时,另外几名考官逐一到这些学 生的宿舍中检查他们个人平时的卫生状况。演讲一完,考官当场公布了卫生检查的结果。有一位演讲时还神 采飞扬的女生,听考官说到她宿舍中被子未叠、衣服未洗等情况时,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习惯养成了好了, 再忙的时候也会自动反应,做好自己的卫生。有点“窥一斑而知全豹”、坏习惯就是自己的短板,短板托自 己后腿,也许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从小要养成好习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给自己的坏习惯找任不改正的借口,“勿以恶小而为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当然,这个好处不是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就能体现出来的。可能要一学期,可能更长
一点时间,但是一定会有帮助的。有一句话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莎士比亚曾说“人的美丑是先天带来的命运,有没有素养则是书籍造就的命运。”
(二)学龄前儿童的阅读特点(1-6岁)
学龄前儿童阅读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分为四个时期:胎教时期(0岁)、床边故事时期(1-2 岁)、图画书时期(3-4岁)、听故事时期(5-6岁)。 胎教时期:妈妈可以每天定时念故事给腹中的宝宝听。通过温和的声音和重复的阅读,给宝宝一种安 全与温暖的感觉,同时训练他的神经系统对语言的敏锐度。 床边故事时期:孩子的视觉能力、辨认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开始迅速发展,如果父母每天给孩子朗读床 前故事,不仅可以刺激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其大脑及视觉方面的发展。
小启迪他们的智慧。
举例说明读书的作用:
1.“新东方”教学机构的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爱读书,在大学里,他是北大英语系的学生,读 了800本书,大学四年,平均一年读200本,差不多2天不到读完一本书。俞敏洪是在农村长大
的,到今天取得这样的成就,我想和他喜欢阅读是分不开的。
2.孩子的语文水平:(我身边一个妈妈的经历)当孩子觉得作文、造句很难。作文、造句拖了你 语文成绩的后腿吧,你是不是被别人说写出来的句子不通顺啊?比如测验时,给“词语编顺序” 部分你经常会失分……那是因为你的“语感”不好,好的“语感”怎么练出来呢?老师要求多看 多读其他的文章,就是要阅读。阅读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帮助你提高语文成绩和写作文的水平。
要重视
4、课外阅读广的孩子智力发展后劲更足
舍得买
5、给孩子买书视野要开阔,数量要买够
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 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 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
一般说来,到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
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
叶圣陶先生曾在《新教育评论》里说过: 什么是教 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我们的行为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
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
好,则终身受累。举例来说: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偷人家的东西,他的父母不直接的加以纠正, 那无异是一种间接的鼓励,后来他就会慢慢养成一种偷的习惯了。所以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儿童良 好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好基础。 良好的习惯是指符合当前社会规范和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认知学 习诸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习惯是有规律的、整洁卫生的;独立的、不 妨碍他人的;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 而形成的,它可以使幼儿对社会生活有更好的适应行为。
举例说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1.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提到拥有很多资产的“成功人士”,在外人眼中的成功者却常常认 为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因为他们的孩子不成功。当他们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至痛时,他们才明白是孩子, 而不是公司,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事业。但可惜的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还能被“经营”的时候, 他们没有去努力、去管教。当孩子上了高中甚至大学,很多坏习惯已经形成了,这些父母方开始意识 到孩子的重要性。到了那个时候,虽然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但一切为时晚。因为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 2.阳光喔的校长讲:(他们主要教小学作文培训)如果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好了,送到他们学 校2—3年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如果孩子习惯养成不好,我得花掉管一个班的精力去管着一个孩子,而 且难度很大,一定程度上会耗费我的大量精力,影响孩子们作文水平的提升。
、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
帮孩子建立自己的藏书架
让孩子有自己的阅读空间,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富有” (精神上的),培养与
书的亲近关系。让孩子知道积累和珍藏图书。当然,也需要带孩子去图书馆、 书店阅读和购买图书,让孩子真正与书交上朋友。
幼儿初始阅读的作用 早期阅读不仅对幼儿的认知,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且对幼 儿的非智力因素也有直接的影响。开展早期阅读能够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