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课堂导入的方法一

生物课堂导入的方法一

1.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
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导入可
以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力;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
活性;导入可以起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
教学目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
2 导入的“七字”原则
导入技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七字”原则,即准、启、
联、形、趣、巧、简。
2.1 “准”字原则
“准”字原则是指导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导入的
实际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也就是说
要紧扣教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来构思导入。对与同一个教学内容,
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
性原则,否则,导入的形式再新颖,导入的内容再充实都很难达到很好
的效果。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2.2“启”字原则
“启”字原则是指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导入要引导
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
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
教学内容。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2.3“联”字原则
“联”字原则是导入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导入内容既要与新
知识紧密相连,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如果脱离新知识的导入,
形如虚设,起不到衔接作用。注重导入的关联性,可以使学生对新内容
不感到陌生,利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促进知识同化和应
用。
2.4“形”字原则
“形”字原则指导入要体现直观性和形象性。直观事物往往
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而生物教学内容大多的具体而形象的,这样可以
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维而形成概念,从而理
解原理。
2.5“趣”字原则
“趣”字原则指导入要有趣味性。有趣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
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
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2.6“巧”字原则
“巧”字原则是指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导入的作用之一是
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导入不仅要在形式上新,在语言上也要精雕细
啄。总的来说,导入的语言要求精辟、准确、朴实易懂,更要实事求是。
2.7“简”字原则
“简”字原则指导入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导入虽是教学的重
要环节,但是它不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时间分配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导
入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导入过于繁冗,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学生也
许会厌烦,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3 导入的方法
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发展,导入的
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3.1 以旧拓新,承前启后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法,是从旧知识入手,复习
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旧知识为基础
发展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探索目标 ,从而进入新教学内
容的学习 。它以回忆 、提 问 、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 容 ,
从旧教材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在学习 “光合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初中我们
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知道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可以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原有的知识一起深
入的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评析】生物学科中许多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利用旧
知识来引入新课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但作用很大,它
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
识的兴趣。
3.2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直接导入就是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
内容及教学程序 , 明确学习 目标和要求 ,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
备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案例】在学习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时,可以这样导
入:全球的环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评析】 这种导入方式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点明了学习内
容,提出了学习要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意志中的积极
因素。
3.3 引用实例,贴近生活
生物学有许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有亲
近感和实用感,不失为一中好的导入方法。实例导入能起到触类旁通
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 ,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
境。
【案例】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
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
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
【评析】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
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
3.4 设置疑问,层层递进
设置疑问导入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提出带
有悬念的问题,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要疑问和
悬念设计的恰当,学生就会急切的产生“愿知其详”的心情,促进学
生学习。
【案例】在讲解 “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可以这样设疑:“为
什么父母和子女有相似之处?”“父母传给子女的是什么物
质?”“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专
心学习。
【评析】 案例中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三个问题也许正是学生的疑惑,
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5 实验导入,印象深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是学科,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
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前教师巧妙的设计实验,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
观察、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便是新课内容。
【案例】在讲解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中“扩散现象”时,可以在
课上做实验,准备两杯水,往其中一杯水中滴墨水,让学生自己观察实
验现象,总结特点。
【评析】“扩散现象”实验十分简单,但是效果确实很好,通
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仅亲身体验了科学方法,还真正
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自总结,印象尤为
深刻。
3.6 情境导入,感情共鸣
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
境会使所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感情,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
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案例】在讲到 “食物链”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来导入新
课,视频最好是鸟语花香,春色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学生的思
绪徜徉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中。然后教师质疑:“你知道吗?在这百花盛
开的森林中存在着吃与被吃的现象……”然后再一步步讲解事物链
的相关内容。
【评析】情境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学生
对生物课产生农厚的兴趣。通过视频来导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画
面中,不经意间进行了美育,做到事半功倍。
3.7 矛盾导入,出奇制胜
这是向学生揭示事物矛盾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要求
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在讲解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时,可以这样
导入:“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3对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是精子和卵
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子代个体。如果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
不变的话,子代个体的染色体数就是46对,这就与“每种生物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
这个 “矛盾”。
【评析】本案例是利用矛盾导入法导入新课,“矛盾”是吸引
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就是这个“矛盾”极大的带动学生的思考,集中
了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8 故事诗词,引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地利用
故事、谜语和笑话来导入新课。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
了动人的故事;古代诗词中也有很多佳句;引人思考的谜语等都是导入
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选择内容,可避免平铺
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
【案例】在讲到食物链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大家都听过这样
的话“螳螂捕禅,黄雀在后”,那么,它反应什么样的生物学现象呢?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评析】这次导入是结合古诗词“螳螂捕禅,黄雀在后”,在生物课上
出现古诗词是很新颖的,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3.9 类比导入,印象深刻
类比导入就是把抽象的食物与形象的事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建立
模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在讲解“特异性免疫”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想一想,在古代,
为了御敌城堡有几层保护啊?我们知道从外依次是护城河、城墙、官
兵。其实护城河与城墙就相当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那
么官兵就是第三道防线,那么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御敌的呢?这就是我
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评析】案例中把古代城墙等实物与人体防线类比,十分新颖,具有
创意,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是实现高质量生物教学的具体
化,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提到的是几种常用的导入
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创新,让导
入更加艺术化、专业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