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验医学阶段的医德思想介绍

经验医学阶段的医德思想介绍

·工作探讨·2012年7月第9卷第21期

中国医药导报CHINAMEDICALHERALD医学是与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相呼应的,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医学伴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并和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从远古的小亚西亚文化到公元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前,均属于经验医学阶段。早在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一部法律,史称《汉漠拉比法典》,其中记载了许多医生的活动情况和在各种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公元前7世纪,出现了以楔形文字刻在陶瓷片上的各种各样的记述,其中同样包括许多与医学有关的事情。医德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并且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的,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1]。经验医学阶段的医德特点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并逐渐形成理论体系,带有明显的自然哲学的特色,是一种以尽义务为宗旨的行医美德。1古希腊的医德古希腊作为西方医学的发源地,希波克拉底被尊为“西医之父”。公元前7~前6世纪,希腊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希腊人汲取埃及、巴比伦的文化长处,创新发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希腊医学是后来罗马以及全欧洲医学的基础。至今欧洲人所用的医学符号:手杖和蛇,即源出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古希腊医学在公元前6~4世纪形成。随着医学的产生,医德也伴随着出现。古希腊医德最早是由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年)提出来的,他既是西方医学的创始人,也是西方传统医德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生活的年代,医巫并存,医德也带有浓厚的僧侣医学和寺院医学的色彩。他的代表作是《希波克拉底全集》,这是一部经典的医德文献,其主要内容:第一,阐明了行医的宗旨,是“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第二,强调医生的品德修养,“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的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第三,要求尊重同道,“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如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第四,提出了为病家保密的道德要求:“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第五,也提出了行医的品质和作风:“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这些医学伦理思想都曾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医学和医德的发展。至今仍然是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的基本教材。但是,作为医学伦理学的古典文献,它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自己的医术和行医成绩是神授予的,传授医学存在家传和行会的特点,对人工流产采取绝对排斥等,这些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一些消极影响。2古罗马的医德

罗马时代的医学发展,与古代希腊时代的医学有继承性的联系。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占领了原来希腊的地区──巴尔干半岛南部,希腊医生到罗马来的很多,如罗马最著名的医生盖伦(Galen,公元129年~公元216年),原籍就是希腊,他对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很有研究,继承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发展了机体的解剖结构和器官生理概念,创立了医学和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打开了早期实验医学之路,使古希腊医学和罗马医学后来发展成为整个西方医学。盖仑不仅对医学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推动古罗马医德发展方面也有不少建树。他曾愤怒地指责当时罗马的一些医生把目标全放在用医疗技术换取金钱上,指出:“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艺术———医学”,“我研究医学,抛弃娱乐,不求身外之物”。这些医德思想,对西方医德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盖伦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如他认为人体的每个部分的功能都是上帝精心安排的结果,因而被

经验医学阶段的医德思想介绍段金宁曹玺盛朱慧芳杨瑶北京同仁医院,北京100005

[摘要]本文介绍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经验医学阶段的医德的发生和发展,论述了经验医学阶段

的医德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并逐渐形成了理论体系,带有明显的自然哲学的特色,是一种以尽义务为宗旨的行医美德。[关键词]经验医学阶段;医德;思想

[中图分类号]R-0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7(c)-0164-02

MedicalethicsthoughtofexperiencemedicalstageDUANJinningCAOXishengZHUHuifangYANGYaoBeijingTongrenHospital,Beijing100005,China[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medicalethicsintheexperiencemedicalstageinAncientGreek,AncientRome,AncientIndiaandArad.Theauthorsdiscussthatethicsthoughtofexperiencemedicalstagecamefromtheaccumulationofexperience,andgraduallyformthetheorysystemwithobviouscharacteristicsofnaturalphi-losophy,itisapracticingmedicinevirtuewithconsiderationforthepurpose.[Keywords]Experiencemedicalstage;Ethics;Thought

1642012年7月第9卷第21期

CHINAMEDICALHERALD中国医药导报

·工作探讨·基督教神学所利用,致使在中世纪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医德深深涂上宗教的色彩,医学和医德的发展较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3古印度的医德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公元前四世纪,印度人打败了希腊人的侵略,建立了孔雀王朝,佛教成为国教,医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根据史料记载,印度的外科很发达,大约在公元4世纪时就能做断肢术、眼科手术、鼻的形成术、胎足倒转术、剖腹产术等;印度人除应用植物药外,还采用动物药和矿物药。由于毒蛇多,印度还有专门治蛇咬的医生。印度医学认为健康是机体的三种原质———气、黏液、胆汁正常配合的结果。以后希腊医学的“四肢液说”影响了印度,使原有的三体液说增加了血液,成为“四大”学说。同时,佛教“仁爱慈悲”的主张,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其医德最早主要表现在公元前5世纪名医、印度外科鼻祖妙闻(Sruta,约公元前5世纪)的《妙闻集》,和公元前1世纪印度名医、印度内科鼻祖阇罗迦(公元120~162年)的《阇罗迦集》的言论中。他们对医学本质、医师职业和医学伦理都有精辟的论述。妙闻在文集中指出:“医生要有一切必要的知识,要洁身自持,要使患者信仰,并尽一切力量为患者服务。”并说:“正确的知识、广博的经验、聪明的知觉及对患者的同情,是为医者的四德。”4阿拉伯的医德当西欧步入中世纪后,文明历史也随之进入一个相对停滞时期,人们的一切都在教会和《圣经》的统治下,科学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而阿拉伯人却异军突起,版图不断扩大,征服不少民族,也为他们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医学伦理学虽有发展,但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使医德成为以宗教观念为轴心的医德,但阿拉伯地区的医德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以来的医学和医德传统,成为医学伦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阿拉伯医德思想上有建树的突出代表人物是犹太人迈蒙尼提斯(Maimonides,公元1135~1208年),他著有《迈蒙尼提斯祷文》。《祷文》是古代医

德史上一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文献。《祷文》中提出:要有“爱护医道之心”、“毋令贪欲、吝念、虚荣、名利侵扰于怀”,要集中精力“俾得学业日进、见闻日广;要诚心为病人服务”,“善视世人之生死”,“以此身许职”,“无分爱与憎,不问富与贫。凡诸疾病者,一视如同仁”。总之,《祷文》在行医动机态度和作风方面表现出了高尚的医德思想,它是在医德史上堪与西方医德中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相媲美的重要文献之一。尽管如此,《祷文》把行医的成绩都归功为神的功劳,仍可看到宗教神学的深刻影响。在漫长的经验医学阶段,人类积累和掌握了丰富的救治患者的知识,但终究是医学发展史上的初级阶段,对疾病的认识还仅限于表面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此阶段的医德特点表现出与宗教密不可分的关系,始终摆脱不了“神”的控制。古代西方医德思想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基调,强调为患者谋福利的医德,近代西方提倡为患者省钱的医德。当代西方医德思想强调古代与近代的思想有机结合,追求伦理与医德品质的对应[2]。[参考文献][1]章爱先,赵志昌,宣邦东.中外医德思想的初步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

2005,23(3):30-31.[2]汪幼琴.西方医患伦理思想的演变[J].中国伦理学,2006,19(3):112.(收稿日期:2012-03-26本文编辑:冯婕)

·编读往来·论文写作技巧———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题名下方,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作者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

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即为通讯作者,且不在文中显示。2.作者工作单位应注明全称(到科室),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名(省会城市可以略去省名)和邮政编码。不同工作单

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并列排列。3.凡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头的单位名称,“中国人民”字样可以省略(例如: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内科);军区总医院和

军医大学名称可以进一步省略“解放军”字样(例如:北京军区总医院,第一军医大学)。省会及名城(如大连、鞍山、大庆、齐齐哈尔、锦州、唐山、保定、包头、大同、青岛、开封、洛阳、徐州、延安、宁波、苏州、厦门、瑞金、深圳、桂林等)的医院和所有医学院校均不加省名。省、自治区等行政区划名要写全称。例如:“山东省某县”,“内蒙古自治区某旗”,不要写“山东某县”、“内蒙古某旗”。4.英文摘要中,中国作者的姓名用汉语拼音标注。汉族作者姓在前,复姓(如:欧阳)连写,双姓(如:陈冯)之间加“-”,全

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不加连字符;名不缩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对于复姓、双姓或双名的汉语拼音音节界限易混淆者,应加隔音号“ˊ”。少数民族作者姓名按照民族习俗,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姓名之间用中位“·”。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应尊重其传统习惯。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5.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应与中文一致。单位的英文表达中,开头字母和句中各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遵从“由小

相关主题